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草根科普能否剥开科学的坚果? 精选

已有 5502 次阅读 2009-2-26 11:36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下面是科技日报昨天的报道,其中引用了我的一点看法。)

草根科普能否剥开科学的坚果?

 

本报记者刘莉
    还没有过完中国的传统新年,正月初一,桔子就踏上了从北京返回芝加哥的航班。短暂的春节假期结束,她要返回学校继续自己的生物学博士生生活。

  与往年不同,这个假期除了与家人团聚,桔子还与自己参与工作几个月的科学松鼠会诸位朋友小聚数次。平常虽然天各一方,但他们在网上有个共同的家———科学松鼠会。

  春节前刚刚出炉的“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中,“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位列其中。借助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和平台,近一两年各类科学博客开始崭露头角并受到关注。他们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热情似火地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的科学传播、科普创作领域吹入一股新风。

  科学博客:几个月间“闹大了”

  “我们就是草根科普。”《冰点周刊》科学版编辑周欣宇如是评价松鼠会的工作,挺早就掺和其中的她,近几个月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周围朋友推荐她们的群博。

  这个群博的主人是一帮80后为主的新生代,100多人中绝大多数是像桔子一样在读的理工科博士生硕士生。其他还包括大学教师、中学教师、科学记者和编辑,以及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人等。用讲故事的方式写科学文章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坚硬的外壳,没什么物质上的追求,图的就是个“乐”。

  从2008年4月上线,一群人忙忙活活乐呵了几个月,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上天到三聚氰胺、橘子生虫,科学松鼠会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写得既好看又不失水准”。事情就这样“闹大了”,2008年底,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评选结果在柏林揭晓,科学松鼠会摘取了“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两个奖项。一时间,不知道松鼠会简直就像是落了伍。

  草根科普:独辟蹊径尽显风流

  自诩为“草根”,大概是与政府行为的各种科普活动相对而言。从建国伊始,我国的科普工作就被纳入政府工作之中,文化部科普局、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中国科协先后承担全国科学普及组织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研究所陆续成立,一大批专门从事科普创作的专业人士聚集一堂,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让公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但近些年随着人员的老化、创作方式传播手段缺乏创新,科普工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似乎成了中国科普界的一块心病。

  近一两年,一批敢于尝鲜的科研人员、科学爱好者、博士生硕士生陆续在网络上开设博客,将自己创作的一些科学文章、随笔体会随时贴上。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24日仅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网上开通的科学博客就有1800多个。这些博客成了网络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公众多了一个近距离了解科学和科学工作者的窗口。其中一些高水平的博客迅速受到追捧。以松鼠会为例,目前日访问量已达到2万次左右,总访问次数超过200万,RSS订阅用户超过5万。

  互动激励:来的正是时候

  松鼠会的创始人是个笔名叫做姬十三的小伙子,2007年拿了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自认为是“理工生里比较文艺的一个”,当初只是为了让周围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个共同的舞台,如今“松鼠”和网友们如此巨大的热情是他始料未及的。

  人还是这些人,为什么之前“隐匿闹市”,现在突然间都冒了出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参与了科普事件评选的初评活动。对“博客科普受关注”这条候选项目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是Web2.0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科学博客的兴盛。

  Web.2.0的出现让网络上的互动成为可能。像国外的《维基百科》,以前只有大专家才有资格编写百科全书,现在通过网上互动形式由爱好知识的公众编写,只要你对某词条的修改之处受到大家认可,就用你的修改版本。这种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武夷山看来,科普工作者非常需要获得激励,因为现实中的情况是,这种工作一直不被普遍重视,科研人员写科普文章有时还会被看作不务正业,因此积极性逐渐下降甚至完全消失。但在博客上,网友们强烈的反馈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激励,它把热爱科普、热爱写作的理工科人士的热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

  松鼠会的几位年轻人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博客上的文章被杂志要去了,订阅数升高了,文章后讨论的帖子增多了,就特别有成就感。”桔子告诉记者,互动让她更了解读者需要什么,为了更适应读者需求,以前不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她尝试着主动改变,好在本来都是年轻人,适应改变相对容易。

  除了技术力量,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理事长、科普作家赵致真觉得,社会需求的发展也为科学博客的兴盛提供了沃土。“许多事物的出现虽有偶然性,但却都需要基本的客观条件。当社会公众开始对吃喝玩乐、声色犬马的东西感到腻烦和厌倦,便会将追求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从而为松鼠会提供了社会需要;80年代的青年逐渐成熟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为松鼠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野生松鼠”:激情能持续多久

  自称科普队伍一名“老卒”的赵致真,对新兴的科学博客十分关注。“人才的涌现有时是成批的,就像寒武纪的生命。可贵的是,他们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野生”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更鲜活的生命力。

  桔子现在是“小红猪翻译队”的资深翻译,除了定期翻译国外优秀的科学文章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校对网站中其他作者的翻译文章,一周一到两篇,这些工作大多是在每天做实验的间隙完成的,这几乎占用了她所有的业余时间,但她乐此不疲。她们的原则是:培养好译者。

  这种热火朝天的激情能持续多久?

  姬十三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上下工夫,组织20多位志愿者一起翻译《科学写作教程》,放在网上帮助“松鼠们”提高写作能力。同时组织征文,培养更多作者(松鼠会有很高的准入门槛,进入其中成为能自由发稿的作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能力考查)。过完春节,姬十三还计划能到各个大学去和有同样兴趣的大学生们聊天,培养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探索和尝试能够“自身造血”,理想的状态是线下有一部分活动能够获得收入,来支撑其他的纯公益事业。他们的第一本作品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1月初刚刚出版,目前出版社已经决定第二次加印,但出版所得收入摊到众多作者头上仍是杯水车薪。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能获得中国科协等官方机构的科普项目资助。

  赵致真曾经主持过的“科技之光”网站一度是中国十大科普先进网站,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无疾而终;“三思科学网”曾经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普网站,但目前已经难以为继。在赵致真看来,“野生”状态下科学博客的“可持续发展”,的确是个应该提前进行冷静思考的问题。他觉得这需要博客主人们的智慧,也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呵护,但任何时候都别把“松鼠们”圈进不用觅食的“动物园”。

  ■核心提示

  Web.2.0的出现让网络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有强大的吸引力。科普工作者非常需要获得激励,因为现实中的情况是,这种工作一直不被普遍重视,科研人员写科普文章有时还会被看作不务正业,因此积极性逐渐下降甚至完全消失。但在博客上,网友们强烈的反馈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激励,它把热爱科普、热爱写作的理工科人士的热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

  ■延伸阅读

  “野生松鼠”的线下活动

  与个人科学博客不同,除了在网络上写文章,松鼠会还组织许多线下活动,春节前由桔子主持的《植物的私生活》看片会,是松鼠会的第五场看片会,她们播放科学纪录片并配以专业的讲解。“看到妈妈带着几岁的孩子大老远从天津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心里就觉得特满足”。刚刚开始的“小鹿读书会”也已经组织了第一次活动,在北京3号会所10多位网友一起交流了《自然史沉思录》读后感。在上海成立的“达文西哒哒哒小分队”也即将在年后开始活动,第一站也许是带领网友走进解剖实验室。

  “野生”和“家养”的区别有时候也很现实。负责“小姬看片会”的小姬是某中央媒体的编辑,为了组织一场场看片会,她需要付出大量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跑前跑后联系能够免费放映影片的咖啡馆、确定影片联系主讲人……没有任何物质收益的同时,有时还要自掏腰包。

  创始人眼中的“松鼠们”

  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这样描述他的伙伴们: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这些人本来猫在一个大房子的各个角落里,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武侠,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道“该出发了”。

  

  

  后一篇

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7271.html

上一篇:研究生请用这几条对照一下自己 (外一则)
下一篇: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
收藏 IP: .*| 热度|

12 杨学祥 徐磊 廖永岩 王桂颖 叶鹰 谢柏松 张檀琴 胡业生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陶依红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