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艺术史家Martin Kemp谈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通约性悖论 精选

已有 3931 次阅读 2021-3-22 07:25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艺术史家Martin Kemp谈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通约性悖论

武夷山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Leonardo杂志202012月在线预发表了一个专题(The Science of Art: Visuality at a Disciplinary Crossroads,艺术之科学:处于学科交叉处的可视性)的导言。这组专题文章的主编之一、英国艺术史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Martin Kemp的文章,Lots of Questions. As Yet, Few Answers(问题很多,但迄今答案很少) 。他写道(大意):

 

    我们正处于(或应该处于)一场潜在革命的开端,就是如何将视觉艺术与如今的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但这里有一个通约性悖论。

    一个很大的方法问题在于,每个艺术家、每件艺术品都在处理具体的事物,在规范之内个性化和差异化。故艺术史家关注细微和不那么细微的差异。而科学家和科学则抓住艺术和自然中的参差多态的变化,在因果网中寻找共性。我这里谈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或科学论文的内涵,而且同样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观赏者在不同与境中呈现的纷繁各异的解读欣赏艺术之行为。科学论文并不希望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读,尽管这也可能发生,但不是论文作者所愿意见到的。

    如果一件艺术品利用了Voronoi泡沫(这是俄国数学家提出的一种胞元结构,有人觉得它可以作为星系之组织模型)中相邻“气泡”的形状,创作此艺术品的艺术家此时并未提出一项理论,尽管他(她)也许有一个理论。其实作品的缔造者在邀请观者进入一个阐释场,此处也许发生细胞回声、宇宙回声和其他结构回声——不限于视觉。这种畅想不是艺术家所能控制的。如果我们是在科学博物馆的展览中看到泡泡艺术品,观者就难免会关注作品的“科学”维度;如果在当代艺术展上看见这件艺术品,观者看到的“科学”就会较弱。我在艺术家或科学家的陪伴下观赏它时,我的观赏行为不太可能是一样的。科学的目标是消除科学家最初接触一桩新现象时感受到的“杂乱”,而利用这个“杂乱”感恐怕是创作出艺术品的关键。

    作为历史学家,我一直希望有神经科学家来系统地研究“特殊”的观众,而不是实验人员所青睐的“一般观众”。我这里想到的不仅是艺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观赏方式不同,这一点人所共知。我还想到,一名俄罗斯艺术专家观看一尊16世纪的圣母与圣婴像时,与莫斯科教堂里一名顶礼膜拜者的观看方式有何不同。一名文物保护人员或许会注意到圣像上的裂纹、油漆起皮的地方和修复过的地方。我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研究专家,就会把圣像看作我认为圣像该是的那个样子。这尊圣像一旦放进美术馆,它就变成另外一样东西了。现在它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了,在艺术风格和艺术主题的演变进程中占有一个指定的位置。

     这种情形提示我,我们需要一些精诚协作的研究计划,让艺术史家和科学家找到一些双方都能驾驭且对艺术和科学均有意义的问题。

 

博主:我以前有多篇博文介绍过Martin Kemp的观点,如:

“这是艺术还是科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26510.html

沙粒中的天堂”,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4878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77954.html

上一篇:2002年发表的“域外新书——数字创造性:面向数字媒体和因特网的技艺”
下一篇:谁在读什么(2002年的短文)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2 张忆文 陆仲绩 曾杰 郑永军 刘玉仙 赫荣乔 晏成和 杨正瓴 黄永义 范振英 李学宽 段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