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二战后美国如何攫取德国技术 精选

已有 10364 次阅读 2021-3-5 07:15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二战后美国如何攫取德国技术

■武夷山

(发表于2021年3月4日《中国科学报》)


2019年6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Douglas M.OReagan(道格拉斯·M.奥里根)的著作 Taking Nazi Technology:Allied Exploitation of German Scienc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本文作者译为“攫取德国技术:二战后同盟国对德国科技的榨取”)。

作者奥里根201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是研究技术史、工业史和国家安全史的专家。

本书记叙了二战后美国及其他同盟国抢夺、控制和利用德国科学技术的努力,可以说这是一桩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间谍活动,也是史上规模最大的“技术转移”活动。本书还描写了美国一些间谍以科学家身份在德国完成旨在窃取技术的秘密使命。

二战后,美国派出大批科技间谍(其中有些就是科技专家)去德国,他们力图找寻德国的工业秘密和能够揭示这些秘密的技术人才。

他们闯入德国的工厂和科研机构,抢走或复制各种资料,包括专利申请书、工厂的生产数据和科学期刊。他们盘问、雇佣甚至劫持了数百名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技术人员。这些科技间谍关注的技术领域非常宽,包括航空、录音磁带、玩具制造、机床、化学品、木工设备,等等。他们掠夺了德国学术图书馆的馆藏,并想方设法不让德国发明成果在其他国家(包括盟国)落地应用。

奥里根利用大量解密档案,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试图回答不同战胜国采用的攫取德国技术的招数哪些比较管用、哪些不大管用及其原因。

他的研究表明,同盟国获取德国技术的原因、方式和时机,对当今仍有启示意义。他还论证说,攫取德国技术的这番努力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不仅仅是传播推广了德国的产业科技,而且迫使全世界的企业家和政治家都重新思考,如何将科学技术与外交、经济和社会发展嵌合在一起。

有人曾问:这本书到底写的是谍报还是科学情报呢?奥里根觉得,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人们往往一提到“谍报”就想到007,想到那些秘密、危险、违法的惊心动魄的行动。相形之下,二战结束后美国及盟国获取和攫取德国科学技术的行动计划则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秘密行动(例如旨在了解德国核技术进展的Alsos使命),也包括非常开放的行动,美国甚至在报纸杂志上登广告宣传这些行动计划。

另一特殊情况是,德国战败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别占领,在每一占领区内,各国政府自行决定哪些行动属于合法,哪些属于非法。因此,战胜国对德国科学技术的“调查”是完全合法的。那么,这样的合法行动也算是谍报或情报活动吗?

奥里根说,其实,情报机构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涉及对“开源情报”的处理,即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学术资源、政府出版物、社交媒体等一切公开渠道搜集信息并从中提炼出情报。

美国认为,攫取德国的科学技术,属于从战败国获得“智力补偿”。美国攫取德国技术的相关活动基本上属于开源情报活动,具体做法包括复制德国的科技资料和盘问不愿意开口的德国科学家。

从解密档案来看,美国和英国的情报机构都不说自己干了哪些事,却详细记载了法国和苏联的特务如何“窃夺”德国科学家。例如,法国军事安全部的特务曾走访德国顶级科学家,威胁他们不许将有关秘密透露给英美当局,否则就将他们打入同盟国的战争罪犯名单。

美国和苏联的特务都悄悄地将柏林的各种科技机构像过筛子似的访问了一遍,两国都争相与德国科学家签署相关合同。英国人则力图搞清,美国人给德国科学家开出了多高的薪酬价码,那么他们抢夺德国科学家时才不会落在美国人后面。英国人还曾认真考虑过甩开美国,自行招聘德国科学家,后来他们才同意与美国联合行动。

根据档案记载,美国特务似乎很少采用硬性措施,逼迫德国科学家“合作”,但据参与调查行动的一些人事后写的回忆录,他们对德国科学家提出的“要求”,对方除了答应其实是别无选择的。

长期以来的国际竞争,最根本的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其焦点又是人才的竞争。美国二战后攫取德国技术的大规模行动计划表明,他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无情地付诸行动。

《中国科学报》 (2021-03-04 第7版 书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75056.html

上一篇:2001年一季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工作汇报提纲
下一篇:域外新书——瓶中的妖怪: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神奇化学的67篇全新评论(2001)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26 谢力 李学宽 赵凤光 杨金波 杨顺楷 晏成和 王安良 贺乐 周忠浩 刘钢 周阿洋 鲍海飞 杨正瓴 郁志勇 苏德辰 黄永义 尤明庆 俞立平 汪晓军 石晓燕 范振英 马鸣 史晓雷 闻宝联 晏丽红 王玺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