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不同的细分学科领域,信誉度的构成不同

已有 1970 次阅读 2020-4-29 07:31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主按:下面这篇博文是2013年写的,但网上搜不出来,可能是当时写完后忘记贴出了。

 

不同的细分学科领域,信誉度的构成不同

武夷山

 

荷兰Rathenau InstituutRathenau研究所,该机构专门研究科学、技术与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Laurens K. Hessels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哥白尼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所的Harro van LenteMinerva杂志2011年第2期发表合著文章,Practical Applications as Source of Credibility: A Comparison of Three Fields of Dutch Academic Chemistry(作为信誉度来源的实际应用:荷兰三个学术性化学领域的比较)。原文可在以下链接处下载: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1498786_Practical_Applications_as_a_Source_of_Credibility_A_Comparison_of_Three_Fields_of_Dutch_Academic_Chemistry

 

文章说,学者的信誉度来自6个方面:经费、人员与设备、数据、论证、论文等科研产出、学术承认。这6个方面又是递进循环的:有经费,就容易招募到科研人员,采购来科研设备;有人有设备,就易于产生体现着原始发现的宝贵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阐释,就能为科学论争做出贡献;有了数据,有了阐释,就能产出论文或其他东西;有了像样的论文,科学家就能取得相应声誉;有了声誉,获取经费就更容易。

他们对三个化学领域的调查表明,不同领域对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在催化化学领域,从事工业应用对于信誉循环的多个环节都有帮助。

在环境化学领域,从事实际应用产生的信誉度要小得多。应用导向的研究有助于获得经费,但无助于发表权威论文,无助于赢得同行的信任。

在生物化学领域,从事实际应用对学者提高自己的信誉度几乎没有帮助,因为该领域偏向于探索基础性的问题。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主要因为不同领域的上游终端用户的实力不一样。如果上游终端用户有实力投资于具有潜在长程效益的学术研究,则通过科研成果的工业应用来获取经费就不那么重要了。

 

博主:在同属于“大化学”的不同细分领域,都存在着如此复杂的情况。可见,一刀切式的评价思路是多么可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0684.html

上一篇:支持科学的诗人
下一篇:有趣的故事 深刻的认识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6 郑永军 熊泽泉 梁洪泽 杨正瓴 许培扬 吕秀齐 李学宽 魏瑞斌 王汉森 孙志鸿 陈想南 赵凤光 史晓雷 郁志勇 杨金波 王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