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画廊:科学与艺术碰撞

已有 2456 次阅读 2020-2-29 07:01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都柏林三一学院科学画廊举办的“塑料”展览的海报

 

科学画廊:科学与艺术碰撞

武夷山

(发表于2020年2月28日《科普时报》)

 

    科学画廊最早出现于2008年,爱尔兰的都柏林三一学院将校园一个被忘却的角落改造成了一个“科学画廊”,在这里,设计者让科学和艺术碰撞,鼓励年轻人循着兴趣开展学习,激发他们创造和发现。

    科学画廊通过新奇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去探讨一些复杂的伦理挑战,比如精神健康和垃圾处理问题。迄今,该画廊已经办了43个别致的展览,参观人次逾300万。目前,一个名为“塑料”的展览正在展出。“全球科学画廊网络”是都柏林三一学院发起的,目前有8家成员单位,分别处于亚特兰大、班加罗尔、底特律、都柏林、伦敦、墨尔本、鹿特丹和威尼斯。

     每一个科学画廊都植根于一家大学,汲取多个学科的学术营养。到现在为止,墨尔本大学的科学画廊已经开展了三场艺术快闪活动,其永久性展示场地设在斯旺斯顿街,将于2021年间正式开放。

     2018年,墨尔本科学画廊号召年轻人参加“科学好奇心顾问组”,其宣传口号是“让年轻的声音处于前列,处于中心”。参与者一般签约两年,帮助科学画廊规划其活动。墨尔本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的数字馆藏专家凯思琳.科尔曼博士一听说有科学好奇心顾问组这一新鲜事物,就下决心对它进行深入调研,开展跟踪研究。

    这项跟踪研究的合作伙伴包括墨尔本科学画廊的工作人员和科学好奇心顾问组的成员。该课题想回答的问题是:年轻人期望从文化机构获得些什么,教育计划如何能更有效地吸引年轻人,参加科学好奇心顾问组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她旁听了科学画廊的第一次会议,并陆续了解到,科学画廊试图回答的很多问题,如身份认同、创造力、实践等,都是她所关心的问题。

    她说,“我们在机构中所做的太多的事情都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类型。你是科学家,他是数学家或是作家,而不是看重每人的创造性身份。以往,从来没有任何画廊是在学科之间的空间运作的。”

    她认为,科学画廊给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了解年轻人的极好机会:哪些东西能激发他们接受正式学习框架之外的新观念的挑战?由年轻人组成的专业化学习社群是个什么样子?科尔曼说,科学好奇心顾问组也好,科学画廊也好,都在利用年轻人日益增强的参与变革的动机。在世界各地的气候危机大游行中,年轻人都在搜寻和努力建立这样一个社群,以帮助自己思考相关的宏大问题。

    国际科学画廊(Science Gallery International)是协调全球科学画廊网络运行的一个组织,该组织的全球运行专员萨拉.杜尔詹女士说,“世界经济论坛告诉我们,如今,年轻人所信任的组织没有几个。但他们对大学、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仍有相当程度的信任。于是,我们就有重大的责任让年轻人发出声音,发挥力量”。她认为,科尔曼的跟踪研究有助于就科学画廊的影响作出定量估计。她说,测度每个展览的影响是很困难的,但是,科学画廊植根于大学的好处是,才华横溢的众多年轻人总能想出测度方法,并且有可能一年年地做下去。

    自2020年1月起,跟踪项目课题组将开始对科学好奇心顾问组的成员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是事先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的。之后,课题组将在顾问组的每次会议上都发放一次问卷,看看顾问组成员的态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调查内容涉及:顾问组成员与科学画廊、其他正式机构和本人所在教育机构的关系;他们怎么定义自己的身份;他们除了科学好奇心顾问组外还参与了其他哪些社会文化类组织的活动,等等。

    项目组还在采集顾问组成员用于相互交流的动态图片、模因(meme)和其他数字形态的物品,因为这些东西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在顾问组内的感受。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仍可深入了解很多东西,又不用参与者填写冗长的调查表。比如,用在蹦床上面上蹿下跳的狗之动图来表达“我很兴奋”,完全能反映发出动图者在那一瞬间的感受,可能比书面应答更能捕捉住参与者的心理状态。

    杜尔詹女士说,我希望,这个跟踪项目能表明,科学画廊有助于给年轻人赋权,增强他们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信心;有助于理解年轻人的潜力和其他学科的潜力;有助于认识到专业知识、科研和非正式学习的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0949.html

上一篇:毛主席在1944年就提出西医医生和中医医生要合作
下一篇:谈“以及”的误用滥用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5 郑永军 王安良 杨正瓴 王德华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