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9》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已有 2798 次阅读 2019-11-25 07:14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9》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武夷山

 

    20191124日,我出席了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组织的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9----生活质量现代化研究》专家座谈会。我的发言要点如下。此处的文字内容比我口头发言内容略有补充细化。

 

    1998年以来,何传启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坚持开展现代化问题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出了大量有分量的成果,可敬可贺!为改进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我提出一点建议。

 

    本报告标示了所采用的每一指标的性质,它们不是正指标就是逆指标。正指标的意思是,该指标值越高越好,比如人均国民收入就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正指标。逆指标的意思是,该指标值越小越好,例如,自杀率就是逆指标。仔细考察一下本报告的指标,可以看出很多指标其实既不应列为正指标,也不应列为逆指标,它们是适度指标,其指标值“适度”才好,而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很多比例性指标都是适度指标。随便举几个例子。

    “汽车普及率”就应该是适度指标,而本报告将其列为正指标。它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太高,环境污染、高排放、交通拥堵等问题不就更严重吗?有人觉得,如果都用电动车,就不存在高排放问题了。其实不然,假定彻底淘汰了燃油汽车,统统用电动车,公路上的排放量倒是大大减低了,但是,统统用电动车,就需要发更多的电,而我国煤资源丰富,必然以火力发电为主体,发更多的电就意味着在发电过程中有更多的排放。未来电动车时代(如果实现的话)总的排放量比燃油汽车时代更低还是更高?得算算账才知道。

    又如,本报告列为正指标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量”也应是适度指标,不是越高越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很大,意味着消费者对肉禽蛋奶的摄食量过大,健康就要出问题了。

    再如,本报告列为正指标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应是适度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就说明人们生活中太浪费了。

    对于适度指标,应该找到一个阈值或临界点,在阈值的这边,指标值越大越好;在阈值的另一边,指标越大越不好。

     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适度指标都视作正指标或逆指标来处理,会有严重后果。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工业现代化研究》说,2010年的中国工业水平比德国等国家落后100多年。这个说法引起了很多争议。发生争议的原因之一,是现代化研究中心据以做出此判断的指标之一----工业劳动力占比----并非正指标。如果你采用的所有指标都是名副其实的正指标,越高越好,人家在100年前就达到某个数值,我国现在才达到,那就是落后100年,无可争议。工业劳动力指标显然不是正指标。服务业崛起了,制造业重要性相对下降,服务业从业人员急剧增加,工业劳动力占比自然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中国落后100年,受众有理由不服气。

    怎么办呢?

    首先,在报告的“技术注释”部分,审慎地标示每一指标的性质:正指标、逆指标还是适度指标。然后可以说明,由于阈值难于确定,只好在某些情况下将适度指标视为正指标或逆指标。例如,在开展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时,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本应是个适度指标,它不可能越高越好,难道除了研发,别的地方不需要花钱吗?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并没有哪个国家在研发上花钱过多,那么,将研发强度作为正指标来处理亦无不可。

    其次,对于某些适度指标,就要动脑筋找一找阈值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过各种营养素的每日供给量标准,包括蛋白质的每日供给量标准,由此似乎即可拟定“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这个适度指标的阈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07437.html

上一篇:2015年9月14日接受CCTV《创新之路》摄制组采访 (五)----美国的科技教育
下一篇:让作者拥有更大的权利,搞一个“论文竞录中心”如何?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13 张忆文 郑永军 刁承泰 许培扬 陈立新 朱豫才 杨正瓴 史晓雷 刘立 吴斌 孙颉 李学宽 苏保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