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明天我们吃什么?

已有 3491 次阅读 2019-7-13 07:41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明天我们吃什么?


(发表于2019年7月12日《中国科学报》)



 

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再增加30%。那么,在今后几十年中,如何可持续地喂养90亿人口呢?


武夷山


2019年6月,美国Harmony出版社出版了Amanda Little(阿曼达·李特尔)的著作,The Fate of Food:What We’ll Eat in a Bigger, Hotter, Smarter World (本文作者译为“食物的命运:在人口更多、更热、更智能的世界里我们将吃什么”)。

李特尔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专题记者,采访过众多人物,包括奥巴马总统、希拉里·克林顿、资深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等。她也是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调查性报道和科学写作专业的教授。在本书中,她讲述了食品科学、农业和气候变化研究前沿中全球最具创造力亦最有争议的创新者的故事,描述了可持续食物革命的前景。

气候模型显示,由于可预期的干旱、酷热和洪灾,本世纪剩余岁月中每十年计的全球作物产量将逐步下降。同时,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再增加30%。那么,在今后几十年中,如何可持续地喂养90亿人口呢?

李特尔花了三年时间,走访调查了十几个国家和美国的大多数州,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苹果园到上海的遥控有机农场,从挪威的养鱼场到埃塞俄比亚遭受饥荒的地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

她提出,目前全球食物体系面临双重挑战:既要解决工业化农业的现存问题,又要应对未来的压力。通过对农夫、科学家、工程师和环保活动家的采访,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李特尔讲述了人类创新的动人故事,探讨了食物生产的传统方式和新鲜路径,描述了一场有可能重新定义食物之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运动之成长势头。她访问了从事永续栽培的小农场主,也会见了食品巨头公司的老总,拜访了研究古代超级食品的植物学家,也探访了肯尼亚率先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农民。

一些地方似乎与未来人类的食物保障无关,其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她访问了加利福尼亚的污水处理厂、美国陆军的一家科研实验室。她还上天观察了印度孟买上空季风云的内部景象。

李特尔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食物体系的潜在贡献,比如,她介绍了除草机器人、生态水培技术、卫生间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等。她既关注高技术创新成果,也不忽视传统的生态保护手段。

李特尔的这种平衡感也反映在其观点表述上。对于尚未取得共识的争论话题,无论是肯尼亚农民种植转基因玉米还是美国尝试生产人工培养肉(指通过细胞样本培育而长成的可以食用的组织),她都能客观地加以介绍。她在书中写到:每一个重要的全国性科学社团,如国家科学院体系,还有世界卫生组织,都作出结论说,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不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百万美国人一直在食用转基因食品,但多数人是稀里糊涂地食用了转基因食品而不知情。”

李特尔不断提出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转基因生物真的对环境有益、对人类有益吗?我们是否面临着传统食品的末日?从农业生产中完全去除有害化学品将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能够承受气候变化的清洁食物供应体系有可能惠及所有人吗?

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讨论,一路思索,李特尔对气候变化威胁人类食物供应的认识日益深化,她也不断将自己的认识传播分享出去。同时,她对人类在解决吃饭问题上获得的历史教训和展现的丰富智慧怀有深深的敬畏感,对人类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持乐观态度。

多位书评人对此书的共同评价是:教育意义大,文笔优美,论证的说服力强。因此,这样的作品可能影响人的行为。

有一位美国读者在评论此书时写到:李特尔指出,人工饲养三文鱼的饲料一般含有抗生素和生长素,这些饲料的70%将回到或保持在水中,有的是尿液和粪便的形态,有的是喂给三文鱼但未被摄入的饲料。这样,饲养三文鱼的水域就被污染了……以后我再也不买虾了,因为市面上90% 的虾都是养殖虾。


《中国科学报》 (2019-07-12 第7版 书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9293.html

上一篇:轮岗决定终于下达了----日记摘抄715
下一篇:作家怎么当上了高技术实验室的值班主管?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17 郑永军 尤明庆 王从彦 陈楷翰 吕秀齐 刘钢 杨正瓴 周忠浩 邱敦莲 段含明 晏成和 代恒伟 张珑 文克玲 谢力 陆仲绩 杨思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