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德国的预见电影节

已有 2708 次阅读 2019-6-7 06:36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将怎样生活?

德国的预见电影节

□ 武夷山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6月7日)


获奖者留影


    科文交汇


       在英语中,foresight这个词经常与technology连用,technology foresight的意思是“技术预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瑟夫·F·寇茨对技术预见的定义是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实现对不同可信度、完整性和科技合理性的信息之理解和欣赏的过程。自2005年起,德国东部的哈雷市搞出了一个“预见电影节”,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学者认为,电影可以视作科技未来的文化投射。电影展示科技的方式也许影响着人们对未来创新及其社会影响的感知。因此,通过电影可以研究人们对未来的文化感知。于是,一些热心的德国人策划出了将技术预见与电影结合起来的预见电影节(Foresight Filmfestival)。

       首届预见电影节于2015年7月2日在哈雷市举办,以“科学遇上远景”为主题,让人们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未来10到20年后的社会有什么影响。电影节的主办方是哈雷大学,合作方有两家,一是本地的一家名为“科学到公众”的科学传播机构,另一家是夫琅禾费学会下属的系统与创新研究所(ISI)。负责技术预见研究的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BMBF)向电影节提供了经费支持,为的是将预见过程的结果更好地传播给公众。主办方宣称,电影节的目的是让科学与社会进行对话,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对社会的冲击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道路走向何方”的问题进行辩论。

       教育科研部的预见过程识别出了一些面临的挑战,电影节的3个征召主题就是围绕相关挑战展开的:第一,人的自我优化,或量化自我:一个人有可能做到多么成功、多么美丽、多么幸福、多么健康?第二,人工智能,或明日的工作世界:计算机、机器人和人类创造力。第三,后隐私时代,或数据洪流会把我们冲向何方?论信息时代中连牙刷和油都会泄露隐私的现象。

       电影节设立了若干奖项,欢迎电影制作者和科学界提供短片参赛。举办方要求应召作品必须既有展望未来的视野,又符合科学原理,具备科学性。每部短片应不短于30秒,不超过两分钟。每个主题的获奖短片制作者将获得奖状和3000欧元的奖金。

       为了鼓励尽可能多的人参赛,电影节组织者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参赛渠道——“科学题材电影学院”,通过该渠道报名参赛者免交注册费。“科学题材电影学院”是一家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培训机构,培训方邀请经验丰富的电影人和媒体专家对学员进行辅导。

       最后征集到的近50部参赛短片的制作者包括科研人员、新闻记者、电影人、大学生等。这些短片中,由艺术学院、电影学院、设计学院和传媒学院制作的将近一半,约四分之一来自大学的理工科院系,其余四分之一来自其他类别的机构,如小型媒体制作公司。绝大多数短片的制作人是德国人,少数制作人来自外国。电影节开幕前,由22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评审团(其成员包括制片人、记者、社会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技术预见专家等)对参赛短片进行了评审。评审标准涉及的几个侧面是:主题吻合;创新潜力;科学性;创造性与原创性;传播力;均衡的代表性;美学质量。

       评审团对每类主题各选出5部短片,电影节上只播出这15部短片。在电影节现场观看短片的观众约300人,他们当场投票。与此同时,15部短片也在线上播放,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投票。最终的3部(每个主题1部)获奖影片都是由艺术学院或传媒院系制作的,科研人员提交的作品无一获奖。电影节还附加了一场小活动,即展示与电影节主题相关的图书。

       2016年6月30日,第二届预见电影节在哈雷举办。这一次的三个征召主题是:数字能力;从自己做到一起做;未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评审团从56部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了16部在电影节上播映,在电影节的官网(http://foresight-filmfestival.de)上可以看到这些影片。第二届电影节增添了两个奖项:年轻天才奖和观众奖。2017年10月26日,第三届预见电影节举办。这一届的参赛类别确定为两个主题,一个是“最新预见结果”,即用电影来回答技术与社会即将面临的迫切问题,另一个是“城市、国家与交互空间”:未来我们将居住在哪里?高楼大厦林立的超级城市,还是通过数字方式与全世界连接的平坦的乡村?2019年9月26日,第四届预见电影节将在柏林举办。

       每一届预见电影节的具体征召主题会有变化,但电影节的总体主题永远不会变: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将怎样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3514.html

上一篇:关于《牛虻》作者伏尼契
下一篇:中学母校一位班主任的高考前赠言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2 尤明庆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