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科学院联合体发布关于公众科学的报告

已有 5782 次阅读 2018-11-15 09:42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科学院联合体发布关于公众科学的报告

武夷山

 

    2018年11月13日下午,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听了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几位专家讲述的关于Citizen Science(目前没有统一的译法,我原先译为“公民科学”。由于它的近义词是“公众参与科研”,且参加者可以是孩子,现在我将其译为“公众科学”)的故事。今晨,又得知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即美国科学院联合体)于11月5日刚发布了一篇报告,Learning through Citizen Science: Enhancing Opportunities by Design(通过公众科学活动进行学习:通过设计强化学习机会)。

     报告认为,学校并非开展科学学习的唯一场所。“公众科学”,指非科研人员也可以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我2008年写过“从业余科学爱好者到公民科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3367.html;2013年写过“公民科学的前世今生”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39102.html。故此处我不再仔细讨论这个概念的定义和公众科学的例子,感兴趣者可参看那两篇博文。简单说,公众科学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有些科研活动需要“人海战术”,公众科学正可以帮忙;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公众科学可能是比课堂教学更有效、更有趣的学习科学的方式。本报告比较侧重于后一个方面。

    为起草该报告,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Rajul Pandya,她是印度裔的肯尼亚公民,目前在美国工作,是科学传播专家。她说,只有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虑及对学习的支持作用,青少年才能在参与公众科学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实践与科学内容,所以,项目设计至关重要。

    报告认为,公众科学项目程度不一地具有8项共性特征:

·        将参与者能动地调动起来;

·        让参与者收集处理数据;

·        利用系统性的路径来产生可靠的数据;

·        满足科研诚信的标准,采用同通行的科研做法;

·        能将与项目无直接关系的科学家也调动起来;

·        试图利用公众科学项目中所获得的信息为科学和/或社区优先事项做贡献;

·        凡是参与公众科学项目者都能获益;

·        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播。

    公众科学项目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反复开展的;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开展,也可以在实体环境下开展;可以是做实验,也可以是纵向研究;项目的目标可以是对参与者所在社区发生良性影响,也可以是推进科学;目标群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成年人;可以在正式教育环境下开展活动,也可以在非正式教育环境下开展活动。 

    报告指出,如果项目目标之一是促进科学学习,就得做好三件事:确定希望达到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利用询证策略来达到这些学习成果;允许迭代式设计。迭代式设计的意思是,参与项目设计的科学家在做出初步设计后,要在反馈与优化的多重循环中与各个相关方反复互动,以期将无效的设计成分去除掉。

    为了推进公众科学,需要研究的东西还很多,报告指出了三点。首先,公众科学超出了学术议题的范围,也就是说,公众科学的哪些做法有助于推动科学学习之证据,在现有同行评审的文献中是找不到的,要在别处寻找;其次,开展相关科研时要将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第三,在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都要强调多样性(博主:主要指的是,要让男性和女性、白人和非白人、健康人和残疾人等都能广泛参与进来,而不是偏向某一群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46325.html

上一篇:与年轻人讨论----日记摘抄694
下一篇:学生买了我的书----日记摘抄695
收藏 IP: 124.127.223.*| 热度|

15 郑永军 苏德辰 黄永义 文克玲 杨正瓴 李学宽 赵凤光 刘立 程少堂 王福涛 梁洪泽 强涛 zjzhaokeqin xqhuang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