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解释一下“为什么专利不能反映创新?” 精选

已有 14829 次阅读 2018-8-16 07:3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解释一下“为什么专利不能反映创新?”

武夷山


2018815日的博文“专利不反映创新,那么怎么测度创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28751.html),引起了不少博友的兴趣,也招致一些误解。有些博友认为,专利肯定具有创新性啊,怎么不能反映创新呢?这里有双重误解。第一,专利需要novelty(新颖性),不一定需要innovativeness。而在中文语境下,可能把novelty也理解为创新,这就乱套了;第二,按照熊彼特的定义,innovation(创新)是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的,未达致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材料、新市场阶段的研发成果不算创新。所以,在英文语境下,innovation往往是个狭义的概念。而在中文语境下,只要与过去的思路、做法不一样,就是“创新”,创新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个往往被滥用的概念。滥用之后,一个好概念搞不好就变成了烂概念(从“滥”到“烂”)。千万不要拿中文语境下的“创新”与英文语境下的innovation去打笔账,纯粹浪费时间。

下面,将“Beyond Innovation”一文(http://issues.org/34-4/beyond-patents/)中关于专利的一些内容也摘译一点,这样大家就知道Funk先生的原意是什么了。

大家早就知道,多数重要创新并未申请专利,许多专利并不代表重要创新。理由有几条。第一,多数重要创新是创意的组合,其中有些创意是新颖的、可申请专利的设计,有些创意则不是。第二,对于很多种类型的创新,专利所获得的收益不足以抵消成本,于是一些公司对这类创新不申请专利。在专利分析中,那些未申请专利的创新活动自然就未被视为创新,尽管其中很多创新活动给用户带来很大效益。

比如,让我们看看《华尔街日报》推出的“10亿美元创业俱乐部”榜单。上榜的这170家新公司都被估值10亿美元以上,它们肯定是十分具有创新性的公司 。但截至2018年1月,170家公司中,拥有至少1项专利的只占41%,拥有至少10项专利的只占20%,拥有至少50项专利的只占9.4%。在专利分析中,这些专利不多的公司是被低估的,于是,专利分析对美国创新给出的总体图景是扭曲的。

经济学家最关心的是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因为生产率的长期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早就意识到,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与专利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弱。早在20世纪60年代,创新元勘(innovation studies)学者Jakob Schmookler就指出,专利是创新“活动”的较好指标,而不能反映创新活动导致的实际经济产出。他关心的是:专利能测度什么,而不是我们想用专利来测度什么。可惜,许多创新元勘学者忘记了他的告诫。

几十年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势头不减,而生产率增长却并未随之同步增长,可见专利不是测度创新的好指标。

观察一下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变化趋势图,我们甚至想提出一个假说:专利申请也许是生产率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专利阻碍了信息扩散,另一方面,专利申请分散了工程师、科学家和管理者的精力,因为专利申请过程和处理专利诉讼涉及大量的行政工作量。在美国,申请一项专利的成本约1万美元,如果将工程师、公司内部法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时间费用都打进来,则每项专利的成本可能高达5万美元。美国2015年有63万项专利申请,也就是说,专利活动的市场高达3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民用研发投资总量的一半!既然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环境规制、卫生规制、安全规制都对生产率增长有负面影响,他们为什么不认真设想一下这样一种可能性:专利申请涉及的大量事务工作分散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精力,使之不能更专注于真正的创新活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29434.html

上一篇:[转载]文学史视域中的《山花》现象与延川作家群
下一篇:我“布置”的作业质量不错----日记摘抄660
收藏 IP: 1.202.66.*| 热度|

27 代恒伟 史晓雷 王宝济 周健 刘立 李剑超 冯大诚 卢文全 张忆文 叶建军 刘钢 晏成和 季丹 杨正瓴 王铮 王大元 宋歌 郑永军 曾杰 周忠浩 鲍博 文克玲 汪晓军 ljxm chenhuansheng zjzhaokeqin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