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R

博文

“康师傅的悲伤”——兼论企业的危机沟通 精选

已有 11419 次阅读 2014-9-23 11:22 |个人分类:危机评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近日,台湾馊水油风波已经卷入多家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并且不断发酵,大陆著名的方便食品生产企业“康师傅”也被波及。

  在此之前的2013年11月,台湾地区曝出橄榄油用铜叶绿素掺混造假的传闻,康师傅就深陷其中。在刚刚过去不久的9月14日晚上,“康师傅控股”发布公告,确认使用供应商劣质猪油制造的产品是“精炖葱烧排骨汤面”,由康师傅授权台湾味全使用“康师傅”商标在台湾制造和销售,但在中国大陆制造及销售的所有方便面,并不涉及向台湾进口该原料或产成品,且全部生产过程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下,不存在隐患,康师傅新闻发言人陈功儒还强调:“事实上,从问题油企业到康师傅中间经过了三层供应商,我们只是考虑到可能被影响到,所以我们提前说了。作为第一个站出来说明的企业,反而无法得到大家的理解,甚至被泼了脏水。有人想隐匿馊水油的事,但康师傅作为有责任感的大企业主动披露相关信息,却遭到舆论误解和棒打,这让我觉得很气愤。”从理性的角度说,作为此类事件中的主动披露者,康师傅本应得到更多的谅解和赞赏,但事实确实在沟通和维护企业形象的过程中备受伤害,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在这个信任普遍缺失的时代,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易粪而食”成为常态,公众多已成惊弓之鸟,在尚未洞悉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心理恐慌,容易轻信谣言,甚至添油加醋地肆意扩散。而作为信息传播“把关人”的媒体,承担着连接企业和公众纽带的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受众接受的信息,很容易将口头传播的信息经由“放大效应”生成轰动性新闻,充当“羊群效应”中煽动者的角色,按照传播的基本规律,一条传闻经过报纸杂志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可能变成民意。媒体的虚假报道甚至造谣,对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前不久发生的农夫山泉和一些媒体之间的矛盾争执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就难有所作为,如此环境下,企业在形象维护方面更应该积极应对。作为沟通的主动方,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及时发表事实清晰的公告来把住舆论的主动权,不让媒体牵着鼻子走,21世纪网利用负面消息来敲诈企业的前车之鉴为时不远,企业如果只是试图通过买通媒体回避危机,总会最后引火烧身。所以,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坦诚面对危机、客观求证,在第一时间找到危机处理的关键点。在日常时期,也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危机公关管理体系:提高危机意识,健全预警体系,确立危机评估分级体系,完善危机应对指挥体系以及确立企业的新闻发布制度,以积极面对危机而非拖延怠慢,仅仅试图依靠时间来洗刷清白是不现实的。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品牌危机和政府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舆情管理存在着共同点,那就是,以媒体为中介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政府发生突发事件,信息通常不会被故意曲解,只是需要注意避免媒体和受众的误读、揶揄和嘲讽。民众和政府闹事、对抗,都是从很小的一件事情由于没有得到重视才被激化。因此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对于涉及到公众利益的信息发布应该公开透明、快速准确、斟酌字句、言行一致。
  “人言可畏”!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在突发的危机事件出现中,都应投给舆论更多的关注,使公众对于新闻信息不再像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而公众,也应该理性面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每次都按照“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思路去理解企业的辩解行为。
                        (周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42678-830097.html

上一篇:粮食主产区的干旱是突发事件吗——兼谈突发事件怎样才算发生
下一篇:当应急碰上拥挤———试论地铁不明气体的应对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9 陈安 文克玲 赵美娣 李伟钢 李健 戴德昌 shenlu eastHL2008 wonderfulclou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