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ming102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ngming1028

博文

硕士毕业总结-天中医 精选

已有 8847 次阅读 2015-7-21 09:4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硕士毕业总结

毕业总结尾幕“第六幕”—硕士毕业总结

 

摘要: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硕士生涯,转瞬即逝。

匆匆三载,历历在目;蓦然回首,仿如昨日。

情深意重,同苦共甘;醍醐洗礼,承蒙恩师。

指点滨海,激扬文字;感悟良多,溢于肺腑。

凭手书心,借古鉴今;路遥漫漫,共勉与君。

进德修业,继承创新;感恩戴德,不忘初心。

 

关键词:滨海;毕业总结;情;硕士生涯;感悟

 

最近,总在寻找一种心境,试着让自己跳出来,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总结这三年中的一事一物。第二次选用这种方式作文。第一次更多是为形式,但这次为内容。简简单单用文字的力量,分享一些硕士三年的认识、感悟和自己内心的成长,更多的还是想去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至于那些糟粕,公道自在人心。

新闻、微博、空间、朋友圈、小木虫、科学网等,几乎是我每天早起必然要关注的。像我如此“矫情”,专门抽出时间写毕业总结并日志发表的人很少,可我还是做了,原因很简单:想写。至少,在如今26岁的我,仍有这样一腔热情: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愿意尝试去做。

 

1    万水千山总是“情”

无论我给大家感觉是怎样的,也许偶尔自我、也许时而冷淡,但我从未怀疑过自己是一个重情之人,我很欣赏和钦佩有情有义的人。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无非也就是一个“情”字,所以我把“情”放在了第一位。

1.1    天中“情”

天津中医药大学,虽为双非院校,但她历史悠久、文化深蕴、教学优良、科研实力强劲,足以让我在硕士阶段满足。虽然,我是调剂生,但还是很感恩:在迷足之际,是这所院校接纳了我。这里,住着一位中医药领域的伟人:张伯礼院士。尽管和他老人家不足一掌之缘,但他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幽默睿智,深邃内敛的气场早已深入我心。

1.2    滨海“情”

滨海,是天津四郊、五县、六区里空气质量较好的宝地。当然,也和这里的人口密度有很大关系。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闻到鸟语花香;这里,可以让人浮躁的心灵慢慢地沉静下来;这里,是我三年青春的所在,亦或六年或更多。滨海中药新药研发平台,是朱老师和众多“滨海人”五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见证。这里承载着发展中医药的希望,传承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1.3    师生“情”

良师亦友,这个词用来形容滨海的老师极佳。这里很多的老师都和我们吃住在一起,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总是很耐心的帮助同学们解答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很少会有师生那种很明显的等级关系。虽是严师,更是朋友、伙伴、亲人。同学之间的情分由为单纯,大家一起唱歌、游玩、打球、侃大山、搞活动,风雨在一起,欢笑在一起,滨海一家亲!

1.3.1    滨海8

50人整的8班,算是滨海平台的第一届学生。在我看来,128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极为优秀!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并且有思想、有追求、有理想;享得起清福,吃得了劳苦,是85后主力军的代表。大家不仅团结友爱,更是人才济济。无论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舞文弄墨,乒、羽、足、篮,还是安静下来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做实验、搞科研,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这50人推动了滨海实验室的空前发展,为平台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从你们“抛弃”了我,各奔前程,我的安全感犹如前段时间的股市,骤降不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务自珍重,有缘再见!


1.3.2    220宿舍

我们选过美、喝过酒、整过蛊、斗过地主、打过麻将、熬过通宵、出过洋相,几乎每晚都是在无边无际的卧谈会中进入的梦乡。虽然偶尔也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我相信220的团结,足以作为班级中的代表。和你们一起的这三年,我很快乐,也非常的满足。
   
如今,我们三人读博深造,两人正大天晴,一人当了小领导,可谓硕果累累。兄弟们,多多保重,都混出个模样儿! 

1.3.3    “老爷子”

对多数人看来,“老爷子”这个称呼可能多用于关系较好的父子之间。其实,在我心里,也一直把这个人当作父亲一样尊敬。但对于“老爷子”本人而言,我想他应该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年纪虽大了,但他的心态比十七、八岁的小伙儿还年轻,也希望他可以永远地年轻。但为了不显生分和彰显对“老爷子”的敬爱,还是任性的用了这个称呼。

我可以毫不掩饰的说,我选择留下读博,大半的原因也是因为这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不畏艰辛,坚持不懈;他,宽容豁达,自信诚恳;他,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他,认真负责,随遇而安;他,享受生活,热爱科研!我想这也是大部分“滨海人”对这个年近花甲“老人”的评价。其实,在我心中,他潜移默化影响我至深的来源于他的真实!真实源于他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在这个世界上,最能感动人的,往往就是“真实”。


2    硕士生涯

回顾这一程,三年的班级工作,如果横向比较,我可以大胆的说:问心无愧。虽然个人能力并不十分突出,但每一件事情,我都努力尽心的去做好。我也可以很坦诚的讲:我可能是一个好的学委,但不是一个好的班长。无论怎样,我还是真心的感激大家给了我这三年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和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科研方面,我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科研思维和自信。虽然,硕士三年的科研之路,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下了决心,真正的用心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2.1    研一

研究生一年级,这一年可以说是三年中,最充实、最快乐、最丰富多彩的时光。上半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每天都会早到提前帮老师准备好课件、电脑和多媒体。每个周末,都会和小伙伴儿们去打篮球;每个月几乎都会聚餐、唱K。生活轻松自在,劳逸结合,这一年也是我体型控制的最好的时候(~65kg)。

下半学期五月份,本来感情很好的我们突然分手。这件事,足足使我堕落了近八个月,那段时间,生活黯淡无光,三年中的最低谷。两年了,现在想想,真也没啥好说的了。很多东西不是忘了,只是不记得了。我是个感情的矮子,一旦动了真情,就会陷得很深,如果我不能确定是她,很难说服自己去开始。如今也是老大不小了,说实话,也想找个合适的她,相濡以沫,共同奋斗。不过,这个更多还要看缘分。

这一年,不懂科研,班级工作第一,快乐很多,痛得很深。

2.2    研二

研究生二年级,这一年没了“熙熙攘攘”的课程,正式的进入实验室开始自己的课题。想想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科研,简直就是狗屁不通,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焦虑,摸不清门道。还记得,Journal Club我第一次讲文献,是98年的一篇《Circulation》,几乎看了一个多月,那PPT做的,简直“惊世骇俗”。我还记得当时应该用的是蓝底黑字的模板,到现在我都没勇气翻出来再看看。

自己的课题在国内来说,相对冷门。“老爷子”一下子招了十二个硕士,忙的不可开交,那时和导师还生疏,总也不好意思去打扰。除了在组会上,课题几乎无人指导,自己天天就是看心情的瞎鼓捣,效率不高。直到有一次,因为鼠的原因,没做实验,没做PPT,还在组会上跟“老爷子”顶了嘴,惹怒了导师,“老爷子”叽咕叽咕的说了好长一段英语,大概的内容依稀是:不要就知道抱怨,有能耐就出来遛遛的云云。这次也是三年来,“老爷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我发火,很多同学怕是三年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吧,没办法,导师脾气忒好。

后来。。。后来。。。我就出来溜了溜。。。加上泰一师兄的到来和“老爷子”的耐心引导,开始进入科研领域并渐渐地产生了兴趣。

这一年,科研第一,班级工作第二,喜忧参半。

2.3    研三

研究生三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课题做的甚为不满,被无尽的恐慌和忧愁围绕。记得那年十一长假,我哪儿也没去,也没做实验,每天早早的到了实验室,戴上耳机,打开Endnote,七天假期读了200多篇英文文献和两本约500页的英文参考书,并做了一份40多页的PPT,工作强度堪比考研。七天后,突然就有一种七窍被打通的感觉,几乎可以和“老爷子”交流无碍了。这七天,也成了硕士三年科研道路的转折点。我也渐渐的入了“老爷子”的法眼,后来还让我当他的“助教”,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后来,有几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很认真的做实验,有一次为了赶进度,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也是在这个期间,我开始决定考博,这也是我最纠结的阶段。一方面,想出去看看外面的科研是什么样的,换一个平台接受更好的科研训练;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老爷子”,舍不得大家。最后,我还是自私并自不量力的报了上药所,同时也报了自己的导师。

紧接着,毕业将近,12月底拟完了毕业论文提纲,心里基本确定可以毕业后,就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博士备考,也是从这个时候科研开始松懈了下来。忙完考博,开始写大、小论文,文章一投不中,修改后投了个更好的,中了。然后就是忙班里毕业相关的一些工作,每天也不闲,但也不算忙,几乎天天都会看文献,了解一下研究进展和科研相关的内容,偶尔做做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泰一师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我的很多想法,都是我俩激烈讨论后产生的。他也教会了我很多很多。同时,“老爷子”身上的美好品质,也一点一滴的感染着我。

这一年,科研入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贵人相助,顺利毕业。

这三年过的还算轻松,科研开窍的较晚,但还算及时,自己也很幸运的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毕业后到现在,几乎没干啥正事儿,多半也都是吃喝玩乐。几乎快要off-line了,但我知道自己心中始终有颗小宇宙,尚未爆发。。。

 

3    人生感悟

三年后的这个“我”,改变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但不变的仍是这颗赤子之心。转眼也是要奔三的人了,虽并没有太多刻骨铭心的经历,但对生活还是有一些小小的认识和体会。

3.1    自我肯定

在过去三年中,我觉得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对自我的肯定。我坚信自己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也被事实多次证明。当然,我也会栽跟头儿,但我同样会很开心,至少我做了、爽了,我不后悔,至少我知道了下次怎么做可能会更好。就这样,慢慢的树立起了信心,到后来甚至hold不住到爆棚,变得嘚瑟、看不清自己。时不时也会停下来检讨自己,但往往否定自己后带来的是消极、思维停滞。后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与其抑郁而终,倒不如嘚瑟到底。当然这个想法很极端,谦虚总是必不可少的。我最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内心,同时改变一下高调的说话和行为方式。做人和做事是两码事儿。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对于我的性格,虽有很多的缺陷,固执也好、倔强也罢,但我至少正直,有正义感,有爱心,知恩图报。我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是“累”的人,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就感觉不到累。记得小时候,晚上我会经常悄悄的爬起来画画,直到天亮完成自己心爱的作品。那个时候不懂事,却很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我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爱好,也多是在小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

也就是最近,我突然想通一个道理: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但只要这个缺点不是致命的,我们又何必非要把重心放在这些并不需要去放大的缺点上呢?与其如此,倒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一个坚定的认可,最大程度的去发挥和发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自我肯定是积极乐观的表现,自我肯定是一种生活态度!

3.2    一个好的“班干部”

这三年,我从研一时的学习委员,到后来的代理班长,再到最后的班长。在经历的一件件事情的思考、否定之否定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成长了许多。

如果想当好一个班长,1)要最大程度的去顾全大局,维护集体的团结和荣誉。在这个前提下,胸襟、肚量、沟通能力、办事能力、组织能力、良好的群众基础等缺一不可。2)要尽可能去了解每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切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维护每一个人的利益。3)要有远见卓识,把事情想在前面,有随机应变的能力。4)要有想法,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少说话,多做事,说到做到。5)做事认真,细心,负责,谦恭,以身作则。其实,最重要的原则是得民心,只要有大家的拥护,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什么事情都不难解决。    

我想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亦然,做好一个好的领导恐怕更难,这些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4    总结与展望

纵览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总的来说:收获、快乐、成长、自信、眼界、知足、感恩。在这个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飞速趋于成熟的年龄,蒙一恩师,是我人生路上最大的财富。

很多人都说,我的性格适合搞科研,我只能说我有能力干好,但直到如今,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依据我的性格特点,如果今生重来,我可能会选择写作、体育、音乐创作、抽象画、时尚设计、哲学、心理学、社会调研、策划、记者等这些形式相对自由,与灵感和创作相关的职业,这些或许会激发出我的潜能,甚至用生命去热爱。但现在既然踏上了科研这条路,我也不后悔,至少并不反感,其实,真正的细心体会,也是有很多乐趣的。其余的那些妄想,就在日常生活中美满我的人生吧!

我希望未来三年的我是务实的、乐观的、低调的、真实的。我是一个没有目标就会堕落到底的人,遂给自己设定了两个小理想。未来三年我想过的简单一点,在平凡中孕育伟大。每天,看看新闻、读读文献、做做实验、跑跑步、健健身、听听歌、读读书、学学英语;每周,拿出半天到一天时间放空心情、放松身心;每月,打两次球、看场电影、朋友小聚、唱次K、外出一次、弹弹琴、谈谈情;每年,有一点小的收获、小的成绩。三年后,如果允许,如果自己可以足够努力和幸运,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未来三年,生活如若这般,我会觉得很充实、幸福、满足。也许,这些都太理想化,甚至空灵,但请别忘了:自我肯定!能不能,由兴趣和欲望决定。只要足够的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你觉得自己行,就一定能行!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轨迹,但我认为,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人生应该是一个“圆”。无论你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只要最终能画满这个“圆”,便是好的。就像音乐,蜿蜒辗转、抑扬顿挫,拿出其中几个音符或是几句,或许会觉得拗口、不成形,但整个作品下来却是完美,最终还是汇成了一首完整的旋律。

 

致谢

感谢天中,感谢滨海研究院,感谢“老爷子”,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感谢128班的兄弟姐妹,感谢220宿舍的好兄弟,感谢家人。。。

感谢这三年来与我风雨同舟,给我无私帮助的人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今天的进步!

感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69148-906962.html


下一篇:[转载]“一图读懂”中医药治疗COVID-19作用原理
收藏 IP: 60.28.101.*| 热度|

16 李玉祥 周浙昆 尉石 黄永义 李天成 罗帆 边媛媛 杨金波 张强 张智超 杨洋 王辉 赵晓亚 石鑫慧 cyllcz SJC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