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y2014

博文

学位论文成果的署名权、师生关系 精选

已有 11313 次阅读 2014-5-21 06:29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等教育

学位论文成果的署名权、师生关系


最近在科学网的“G-Y论文署名事件”引起热议。大家积极参加讨论,编辑也积极“引导”,虽然意见分歧较大,但是其中有许多好文章,让人得到很多教益。看了一些博文,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有一些心得,在这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知道这个问题分歧大,不过,大家好好说,不要发火。欢迎批评、讨论。]

首先,从我看到的网上的信息来看,我个人认为,“G-Y论文署名事件”中的论文应该署上Ge同学的名,其实这样对学生好,对老师也好。不过这个是一个较特殊的“事件”,要根据他们的真实情况来分析判断;据说已在调查,那么这件事情应该会有一个结论。

现在来讨论稍广泛一点的话题,即学位论文成果的归属。学位论文的署名格式是,作者:学生;但也 清楚地 署上:指导导师的姓名。虽然导师的姓名是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写在学位论文上,而不是作者。不过,我认为,学位论文中的成果应该属于学生和老师共同所有,而不能说成果只属于学生。(知识产权属于学校或单位。)

在学位论文里,作者只写上学生一人的名字,是由于学位论文的特殊性。但学位论文是 教学/研究过程中 产生的研究成果本身就代表学生和导师的共同贡献,这与一般的科研成果/论文是有较大区别的。若是这研究成果不是以“学位论文”的形式,而是以一般论文的形式发表,那么按照正常署名原则,导师是可以署名的。

原因解释如下:正常情况下,在学位论文工作与撰写过程中,导师付出了时间、经验/知识,[一般,导师也提供支撑的条件(经费、研究条件等)];特别是经验/知识,它 是具有 “知识权” (或说成果的署名权)属性的,贡献了这些 具有 “知识权”属性的部分,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成果署名权。当然,这与只提供支撑条件(经费、研究条件等)是不同的,若是只提供支撑条件,是不应该成为成果署名者的。因此,学位论文中成果由学生和导师共享在国内外学术界是“约定俗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学位论文里的成果整理出版,一般都是学生、导师共同署名的。而反过来,学生也是可以把自己与导师合作发表的论文内容放到自己的学位论文里,大家也没有异议。这表明,在学位论文里,导师的贡献和权利是大家默认的。[不过,是否有些学科比较特别,要另当别论?]

我想,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运动员从教练那里得益:1、平时训练的指导,打下取得好成绩的基础;2、比赛的临场指挥,战术安排等。因此一个运动员取得的好成绩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共同成果。这是为什么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时,教练得到称赞和奖励;而运动员失利或有问题时,教练要“下课”。

而在学位论文的“运动场”里,有时候许多导师会亲自下场。较之教练,这还有点“过线”了。呵呵。当过导师的,可能都有体会。

实际上,学生倒不是很怕“署名的问题”,而是担心“在导师指导下,能否做出成果、顺利毕业,找着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问题。学生对导师抱怨最多的是,一是导师给的是“宇观”指导,二是导师的“人影”都见不着,三是导师自己也“不知道”或“研究条件太差”。若是一个好导师,学生还是心怀感激的。

而学生方面的问题是一些学生没有心思认真做研究,基础弱等。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在美国,就业形势严峻,“上学深造”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投资”,因此也成为一些学生“不安心”的原因。这里也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至更广泛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从底层到上层的通道是否通畅?” 学生“能否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等。 

这些问题确实是需要导师们、学生们、和学校要考虑的,大的还要归结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层面。

 “后话”

处理中国的师生关系,可以比照外国的,但中国的师生关系受传统的“师徒”关系的影响很大,而且也与中国学校和社会的现状有关,因此,在这个较特殊的关系上,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况。

本科论文期间,学生做出成果,发表论文,虽然不多,也不少见。我记得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1995年,我们研究组的一个学生在本科论文期间做得非常好,也是老师给出一个思路,然后他自己为主完成工作;当然,期间师生会有讨论;然后老师执笔写文章,送到“硅酸盐学报”,学生是第二作者。该文章被录用后,当时我们在国外,开始没有想到,没及时反应,后来想到了署名问题,寄信建议把学生换为第一作者,但是迟了一点,论文刚出版了。此事我们觉得很遗憾。同一年,我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在读时,在该学报发的文章就是第一作者。该生在读期间拿到了上海宝钢在浙大设的奖学金(这篇论文应该有正面影响),毕业了也到宝钢工作,现在是一个美国500强公司的研发部主任,至今一直与我们保持经常联系(今天还发来了三个孩子最近的照片。)

这些发表文章署名的事只要老师、学生商量、冷静处理,本来不应该酿成“事件”的。

这个Ge同学看来是个做学问的好苗子,在本科论文期间,在老师指导下就做出了成果,本来是好事,因此,再想想能否有个“妥协”的办法,不一定这样“硬碰硬”到底。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74168-796321.html

上一篇:哈佛的院舍制度与办学理念
下一篇:哈佛大学校长 的告别讲话
收藏 IP: 75.88.119.*| 热度|

17 吕喆 郑小康 曹聪 王春艳 董洁林 文克玲 邵鹏 唐凌峰 曾葆青 陈锡云 赵龙岩 陈冬生 刘世民 lbjman wangqinling yunmu Nico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