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tfortrut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ightfortruth

博文

出路在哪里:如何解决论文署名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精选

已有 17219 次阅读 2016-6-30 10: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李云帆

Liyunfan1988@gmail.com


在我的上一篇博文(中国科研现状:合作则共赢;孤立必凋零 )中,有网友在评论中说了一些以合作之名不劳而获瓜分论文署名权的问题。主要就是:自己的课题,辛辛苦苦做了几年,该发paper了,到头来,本来以为自己能是第一作者,老板是通信作者,然后实验室里其他对课题或多或少有帮助的人也应该在author list里面做middle author;可是,却被老板硬塞进去几个人,平分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这样,原本属于自己的成果,却被几个没有任何贡献、仅仅因为是老板朋友的人给平分了。

这位网友所描述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我在国内做科研的两年时间见够了这种现象:

某实验室是夫妻店(老板和老板娘在同一个实验室),老板负责课题大的方向,老板娘负责实验室的试剂采购、并且自己也做一些实验。但是后来,实验室开始陆续发paper的时候,每一个人的paper老板娘都会挂上排名第二的并列第一作者。我一直想不通,学生辛辛苦苦做几年课题,指望着paper毕业或者说,今后的事业发展全靠现在发的paper了,却被老板娘生生抢走了一般的成果。老板为什么不和老板娘做共同通讯作者呢?人太贪心了吧:想要一个通讯作者和一个共同通讯作者。而且,更过分的是,老板还会把他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朋友(对课题完全不知情、对论文毫无贡献)挂成并列第一或者中间作者。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做了一大半的课题,或者几乎做完了的课题,因为急着毕业要走,所以把课题转给师弟师妹,结果文章发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往往不是第一作者、甚至连作者都不一定是。

上面说的现象(夫妻店、抢署名)在中国太常见了。在美国,虽然也有这种现象,但真的大多都是发生在中国老板的实验室。美国人一般把这种事情还是分的很清的:你有贡献,我就把你加进来;没有贡献,就肯定不挂你的名字,别管你跟我私交如何;如果开了一个坏的口子,以后我的名誉也就坏掉了。而对于一些中国老板来说,他们从心底里认为:学生就应该是廉价劳动力,整个想法都是自己的,换了任何的学生都能做出来;认为自己对这个课题拥有绝对分配决定权,而从来不认为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如果和老板明着发生争执、自己以后在实验的处境会很艰难、甚至毕业都难;而如果表露些许不满,又怕老板背地里穿小鞋。向学院领导或者专门部门反映,这些部门只会和稀泥,不会真正解决问题,无异于自杀。所以,这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在这里也对有我以上所描述想法的老板说句忠告:跟着你读硕士和博士或者博后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而且肯定也是智商出众的未来的社会的栋梁;大家能聚在一起做师徒,就应该是缘分;几年的师徒情谊换来的应该是一辈子的朋友关系。如果你不把学生当人,任意欺凌,你的口碑也会变臭,对你的长远发展也不利。

最后,我提出我对这种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依我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如果我的老板有我以上所说的行为,我肯定会和老板搞好关系,争取尽快毕业;在和老板谈论关键问题例如署名权之类的问题时,留下关键证据(邮件、录音等)。然后,等自己找到工作、或者博后职位,再也用不着老板写推荐信的时候,在合适的平台上(联合同实验室的学生)向相关部门曝光这个老板的行为,让这个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学生朋友们:切记,保全自己最重要;玉石俱焚不可取!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和老板闹翻了,牺牲的肯定是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保重保重!

各位同学,千万不要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要以为自己的不追究是种美德。你的懦弱,正是这种老板祸害学术公正的资本。就算你没有勇气与这种导师面面的对证,也要把这种老板的恶行让所有想报考他的学生知道:这是一种义务!做为科学家,高的学术水平是一必备方面;对学术丑恶的势不两立则是另一必备方面。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60014-987685.html

上一篇:中国科研现状:合作则共赢;孤立必凋零
下一篇:研究生工资应该成为导师控制学生的手段吗?
收藏 IP: 45.25.39.*| 热度|

27 张学文 LetPub编辑 任磊 杜芳 史晓雷 李学宽 武夷山 韩玉芬 黄仁勇 黄永义 王德华 杨正瓴 张行者 陈南晖 冯兆东 杜磊磊 王喆 喻海良 李东风 xlianggg shenlu zjzhaokeqin baichuanduhai biofans changtg jkih487898 sunyang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IP: 111.205.135.*   回复 | 赞 +1 [42]陈波   2018-11-14 16:16
当然,也有另外的情况。
要知道学生的思路多是来自导师,导师搭台,学生唱戏看似很正常,学生感觉是和导师一样,都是研究者,甚至同行,但是,学生不要过早的看重一两篇文章,学生的路还很长,要真是搞科研的料,文章自不必担心。
IP: 111.205.135.*   回复 | 赞 +1 [41]陈波   2018-11-14 16:07
坦白的讲,我不赞同这种方式,这成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但是,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有强到哪里去!
老师对自己影响太大了,他能够提供帮助,你可以省下很多事儿,关键就是怕老师办事儿太绝!人家不想以后长久相处。
IP: 221.4.32.*   回复 | 赞 +1 [40]李东风   2017-11-6 10:47
这哪里是做学问,分明是做买卖
IP: 222.72.77.*   回复 | 赞 +1 [39]blackrain007   2016-7-3 17:44
我想问一句:你文中说到的那些同学,如果跟“老板”的帮助毫无关系,他们还做得出那些papers吗?他们为什么做那些paper,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自己的主意?那么完成研究所需的条件都是在读单位提供的?“老板”那混蛋什么都没有帮他?  那就理直气壮不署那厮的名啊,他能奈你何?

如果上面这些疑问有一个不成立,你的指责就要被打折扣了,再说就过分了。不信你换一下位置,假定你就是那“老板”,这篇博文你还贴出来不?
回复  我的观点是,对文章有贡献的才能署名,而不是说,老板不能署名。老板是通讯作者应该无可置疑。但是如果老板硬塞一些没有贡献的人当作者,老板和那些被塞进来的人就是造假了。
2016-7-4 01:5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8.193.6.*   回复 | 赞 +1 [38]fishswim1   2016-7-3 10:06
所以,人才培养,德字第一。
报考面试的时候考察一番
学习过程中考察一番
一旦发现这个老师品德不行
那就转导师,并广而告之,让这个老师招不到学生,不要祸害其他人。

[36]俞磊  2016-7-1 09:04
所以,人才培养,德字第一。
招生面试的时候考察一番
培养过程中考察一番
一旦发现这个学生品德不行
那就停止栽培,让他混个毕业算了。
IP: 118.193.6.*   回复 | 赞 +1 [37]fishswim1   2016-7-1 16:31
分享我的亲身经历,我博士老板,在投稿前,在每个署名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每个署名作者分别申请了一个邮箱,杂志社和署名作者联系的邮件都是发到这些只有老板知道的邮箱里,然后在每个署名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署名顺序,而每个署名作者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文章在pubmed上可以检索到了。老板最后给出的解释是,这么早给你们文章,以后怎么控制你们。这个老板是厦大的,靳全文。
IP: 159.226.67.*   回复 | 赞 +1 [36]doctor5   2016-7-1 12:36
[32]王振宇  2016-7-1 04:10
查了你说的那文章。通讯作者有两个(有标记),supervise the projects 有4个。我觉得很好啊,不同地方都有交流合作。杂志既然接受这种形式,就没什么特别的。如果看论文贡献陈述,如果非要只有一个一作,一个通讯,估计里面的人会吵架也分家了。你说引力波发现那个论文,有几个第一作者?一个,你说那个就做了特殊贡献吗?有些项目单干是不行的。我领域里面牛组很多都有合作的。也有单干的组,但明显出成果的量少很多(就算按合作组均分了)。
--------
查证派!
哈哈哈哈
IP: 130.158.152.*   回复 | 赞 +1 [35]柳竹浠   2016-7-1 10:41
说个我的实例。我做出某个课题写论文时,老师给加了个并列第一作者,并跟我解释说,这个人已经毕业了,这个课题的构思当时是他提出来的,而我只是完成了试验,所以并列第一。我也没反驳,并且认为是合理的。但是无缘无故加进来做并列第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IP: 112.84.174.*   回复 | 赞 +1 [34]俞磊   2016-7-1 09:04
所以,人才培养,德字第一。
招生面试的时候考察一番
培养过程中考察一番
一旦发现这个学生品德不行
那就停止栽培,让他混个毕业算了。
[16]林育
IP: 125.90.49.*   回复 | 赞 +1 [33]idealist   2016-7-1 08:11
学生做的实验,如果有能力且愿意写,肯定让其做第一作者。有些学生毕业后,特别是那些从事与本专业不太相关的职业后,根本不愿意写,如何让他署名第一?因此,按照“谁写谁第一”的原则比较好些。
回复  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2016-7-1 10:0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3.108.133.*   回复 | 赞 +1 [32]botany3a   2016-7-1 08:05
某些楼层的评论真是看不下去,请不要偷换概念好吗?这里讨论的明明是和课题毫不相干的人乱署名的问题,不是学生有无资格当第一作者的问题。你们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是你们幸运,不代表这种人不存在!还有,那些急着抨击博主的人,是不是自己就是那些以文章作者送人情的人?呵呵了。
IP: 113.108.133.*   回复 | 赞 +1 [31]botany3a   2016-7-1 07:38
我们这边也是博主文中提到的夫妻黑店。老板负责科研,太太负责打杂带小孩。为了评职称,学生做完课题了,便以各种理由将太太名字强加上去。博主给的建议是等毕业后学生再联合起来一起揭发,想法很好,但不好操作。因为现在的人都太冷漠,当我们受害的时候,实验室其他人均是冷眼旁观,况且老板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他看中的学生各种给好处,这样学生更是明争暗斗无法团结。唉,在这种实验室真的挺累的,每天早上起来都觉得生活没有任何希望。
IP: 88.67.147.*   回复 | 赞 +1 [30]王振宇   2016-7-1 04:10
查了你说的那文章。通讯作者有两个(有标记),supervise the projects 有4个。我觉得很好啊,不同地方都有交流合作。杂志既然接受这种形式,就没什么特别的。如果看论文贡献陈述,如果非要只有一个一作,一个通讯,估计里面的人会吵架也分家了。你说引力波发现那个论文,有几个第一作者?一个,你说那个就做了特殊贡献吗?有些项目单干是不行的。我领域里面牛组很多都有合作的。也有单干的组,但明显出成果的量少很多(就算按合作组均分了)。
IP: 84.245.161.*   回复 | 赞 +1 [29]huashimi   2016-7-1 03:07
奇葩,一篇论文5个第一作者、4个通讯作者: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李学燕、刘贵春、范丁丁、张璐、张蔚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王文、芝加哥大学教授Marcus R. Kronforst、深圳华大研究员张国捷和王俊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IP: 134.60.10.*   回复 | 赞 +1 [28]王振宇   2016-7-1 00:13
关于廉价劳动力。确实廉价,因为还是学本事阶段,如果有本事了,就可以自己独立门户。一个师傅带学徒,是学徒干活还是师傅干活?我听说过甚至有老板(师傅/导师)为了学生能毕业(不毕业学生会说怎样怎样然后各种烦),就亲力亲为替学生写论文分析数据,这种学生以后能有什么作为呢?当然,一个老板什么也不管,就指望学生给他/她写论文的情况也有。中国大什么样的人都有。与其说别人,说政策,还不如多自己磨练。大部分的工作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结果,没什么好争的。最重要的是锻炼,水平,科学,而不是荣誉。对于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最大的收益是学到真本事。
IP: 134.60.10.*   回复 | 赞 +1 [27]王振宇   2016-6-30 23:59
如果老板给予研究方向指导,老板出现在作者一栏,很正常,人家有贡献,不把人家的名字写上去,反而不当。
如果idea是老板的,老板在方向定位很重要,那么他/她做通讯作者也合理。作为学生想想,如果没有老板指导,可以有这篇文章吗? 另外,现在老板要做通讯,也是体制逼的。听说过如果老板不是通讯,那么对申请经费会有影响,如果没钱,那么还能继续研究吗?如果idea是你的,大不了一起通讯 。其实最早那个加email的目的,是促进交流,就像名字下面的那个单位。有传统的邮政地址,为什么不能有电子邮件地址?
IP: 134.60.10.*   回复 | 赞 +1 [26]王振宇   2016-6-30 23:46
我有两篇共同第一作者的文章。当时做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和他都有大量讨论。讨论的时候,一个提出一个疑问,另外一个解答,一个无意中的一句话,激发了另外一个人的想法。我到现在都认为,没有讨论,就不会有那两篇文章。如果按照以前,根本没有什么第一第二作者,也没有什么通不通讯的。如果一个写第一作者了,那么其他作者在现今制度下,怎么算功劳?我听说国内评职称什么的,只数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不同人的贡献不一样,但都不可以缺少,很有可能因为合作,大家的功劳都不可以缺。只有一个作者和一个通讯作者,肯定会阻碍合作。难道两三个组,合作后只能有一个组有功劳?我也听过人说,本来文章他做最大贡献,但因为考虑到组里其他人毕业什么的原因,就让别人做了第一作者。我觉得《自然》之类的杂志,在文章后面写明具体贡献,这个会好很多,当然也听说过那里的贡献陈述也有和实际情况有出入的情况。关键的,还是评选机制更多看那个人的水平,少些看论文数量杂志和影响因子。
IP: 114.212.78.*   回复 | 赞 +1 [25]韩永和   2016-6-30 22:43
现在打开杂志文章列表,看到中国人的,没打开猜到了是co-corresponding authors,一看,果然是!频率太高了。co-first authors有逐渐转向co-corresponding authors的倾向,或者仅有top期刊有co-cirst authors了。
IP: 192.168.0.*   回复 | 赞 +1 [24]农绍庄   2016-6-30 22:26
有待于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IP: 202.38.223.*   回复 | 赞 +1 [23]maozigongguan   2016-6-30 22:07
年轻人低调点。。。
IP: 117.28.251.*   回复 | 赞 +1 [22]elgoog   2016-6-30 20:30
合适的时间 适当的沟通 很重要
IP: 124.238.75.*   回复 | 赞 +1 [21]yao101yao   2016-6-30 20:04
我觉得可以猜一猜你说的老板和老板娘是谁。如果论文指导了,可以署名。如果没参与或者只是给了一个研究课题,就没必要署名了。国内在算论文的时候 指导的论文也算老师发表的成果。这也就是为啥老师们都说自己发了好几百篇论文 的原因
IP: 39.86.91.*   回复 | 赞 +1 [20]baichuanduhai   2016-6-30 19:53
中国做事缺少的是“规范”。对于论文的署名,在论文整个选题和完成阶段确实做出贡献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署名,除此之外的其他人无论什么情况再署名都属于学术不端!感恩不是署名的理由,论文的致谢部分才是你抒情的部分!
IP: 159.226.67.*   回复 | 赞 +1 [19]doctor5   2016-6-30 18:52
同意14楼、16楼和20楼的观点。
佩服!阳光下的小人。
IP: 222.71.108.*   回复 | 赞 +1 [18]单而芳   2016-6-30 18:45
老师把研究生带进科研领域,帮助选题,帮助修改论文,否则靠自己可能论文都不知道写。不知感恩,竟还说出这样的话。还真有小人!
IP: 106.6.89.*   回复 | 赞 +1 [17]aarondeng   2016-6-30 17:36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科研本身被重视,而不是人际关系得到重视,这类乱写作者的现象就会消除。
比如,一个课题,一个人写,另一个人要跑关系,凭人脉才能把课题拿下来。在中国,人脉是第一的,你写得怎么样,无所谓,就是个样子。所以,做课题的人不重要,谁署名无非是挂一下跑关系的人的功劳吧。
中国关系纵横,不少年轻人被训斥为不懂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人家辛苦地搞好了关系才把项目拿下,“还真以为是你写得好?“写得好写不好全看人家是怎么认为的。
IP: 220.249.99.*   回复 | 赞 +1 [16]孙颉   2016-6-30 17:18
共同第一,共同通讯太多了!----
IP: 218.76.29.*   回复 | 赞 +1 [15]林育   2016-6-30 16:42
厉害,佩服,果然小人,谁要是招了你还真是要小心。导师再怎么说带着你走上科研的道路,如果没有导师,你想想你能走到今天么? 不要只是想着自己,还这们阴险的想法,真是可怕。
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挂法,完全可以提出来,不要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来揣摩别人为好吧。。。
你这样就是先把好处得了,然后,再举报害人。。。。


“最后,我提出我对这种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依我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如果我的老板有我以上所说的行为,我肯定会和老板搞好关系,争取尽快毕业;在和老板谈论关键问题例如署名权之类的问题时,留下关键证据(邮件、录音等)。然后,等自己找到工作、或者博后职位,再也用不着老板写推荐信的时候,在合适的平台上(联合同实验室的学生)向相关部门曝光这个老板的行为,让这个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学生朋友们:切记,保全自己最重要;玉石俱焚不可取!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和老板闹翻了,牺牲的肯定是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保重保重!”
IP: 118.212.143.*   回复 | 赞 +1 [14]黄洪林   2016-6-30 16:06
建议科学论文的共同作者署名,应该注明每位作者对该文章的贡献率。 贡献率总和为1。 如:张XX 0.5  李XX 0.3  刘XX 0.15 陈XX 0.05。通讯作者同意过多的署名,摊到每位作者的贡献率就降低了。
IP: 117.32.153.*   回复 | 赞 +1 [13]fugulinger   2016-6-30 15:14
"最后,我提出我对这种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依我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如果我的老板有我以上所说的行为,我肯定会和老板搞好关系,争取尽快毕业;在和老板谈论关键问题例如署名权之类的问题时,留下关键证据(邮件、录音等)。然后,等自己找到工作、或者博后职位,再也用不着老板写推荐信的时候,在合适的平台上(联合同实验室的学生)向相关部门曝光这个老板的行为,让这个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嗯, 做得不错, 真小人就是这个样子  
IP: 61.183.214.*   回复 | 赞 +1 [12]徐飞   2016-6-30 14:53
老师如果强加无关的人,是老师的错。但也有学生,做了实验,数据不整理,不分析,等着老师给他整理数据,写论文。就是那种学生不急,老师急(因为要发表文章结题等)。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当了第一作者有时候想想都气,但也没有办法。
IP: 222.178.10.*   回复 | 赞 +1 [11]张义国   2016-6-30 14:51
科学网—“真科大学家”不仅亲自参与实验全过程,更应平等对待学子与技工 - 张义国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54763&do=blog&id=987607
IP: 202.127.146.*   回复 | 赞 +1 [10]xiapu   2016-6-30 14:15
对于4楼的情况,曾经看到过这样的
IP: 159.226.67.*   回复 | 赞 +1 [9]doctor5   2016-6-30 14:03
挂名署名如果不是老板的个人的私心那就是出于整体的需要。
IP: 123.149.35.*   回复 | 赞 +1 [8]孙长利   2016-6-30 12:55
所示
IP: 61.178.18.*   回复 | 赞 +1 [7]王振亭   2016-6-30 12:39
如果老板在学术地位方面有大野心,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呀
IP: 120.236.174.*   回复 | 赞 +1 [6]xlianggg   2016-6-30 12:36
当下论文署名中的虚假现象很严重
IP: 27.27.144.*   回复 | 赞 +1 [5]黄永义   2016-6-30 12:20
作假何时绝?
IP: 118.249.118.*   回复 | 赞 +1 [4]李本先   2016-6-30 11:59
这算什么,我听说的,老板直接提出,必须发一篇以老板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否则不可能毕业。所有论文必须是他第一作者。但事实上,老板甚至连论文名字都不知道。发出来后,给老板汇报发了,老板说,我才不管这些乱东西。
IP: 159.226.67.*   回复 | 赞 +1 [3]王德华   2016-6-30 11:35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师生关系到这个份上,也是双方的造化啊。
回复  王老师,大学的时候听过您的讲座。虽然讲的内容早就忘了,但是您的和蔼可亲的印象却永远留下来了。

有的师生关系远比这个恶化,例如,第4条评论里说的。
2016-6-30 12:0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60.208.245.*   回复 | 赞 +1 [2]冯大诚   2016-6-30 11:10
我理解您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与我们考核制度也有关系。比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为所有的学生服务,辛辛苦苦,对于某一个学生的工作看起来没有多大贡献,可是他要服务于全体学生。当考核时,他没有文章,也提不了职称。怎么办?老板也就只有委屈一下自己的某一个学生了。老板这样做肯定不对,但是,有时候也是被如今的管理考察制度所逼迫,无可奈何之举。当然,不排除有的老板品质不好。
IP: 219.217.159.*   回复 | 赞 +1 [1]贺铭   2016-6-30 10:48
关键曝光也没用
回复  确实不会起太大作用。但是,会对一些打算这样做的老板敲响警钟;而且,如果引起舆论关注就会有用了。但是,可悲的是,如果要引起舆论关注,则事件必须得严重到一定程度才行。
2016-6-30 10:51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4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2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