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nti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xintie1

博文

俄罗斯科学家如何在光纤里面研究超光速激波

已有 3471 次阅读 2014-8-23 19:26 |个人分类:超光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布拉格, 俄罗斯, 科学家, 可能性, 冲击波

   这几个俄罗斯科学家:MS AdamovaIOZolotovskiĭDI Sementsov,已经研究了在长的周期的布拉格光纤中形成波脉冲包络的冲击波的可能性。此光纤中有两个单向线性耦合波的系统。

已经证明,原则上,也存在这张可能性,激波不仅在后缘处形成,而且在该波包的前缘也可以在非线性光纤中形成激波。激波形成的原因实质上取决于所述光纤提供的激发的初始条件。

   俄罗斯科学家十年前也早就关注这个问题,虽然此文多用非线性薛定鄂方程耒描述,但是薛定鄂方程有流体力学表象,也有热力学系综的描述方式。所以最后还是可以表述成类似空气动力学的描述方式,可以仿真和模拟空气中的激波,相信还有新结果不断出现。

  讨论: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人,不承认在晶体或者光纤里面光传播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属于电动力学,不承认它们和麦克斯维尔方程能联系起来,尽管现在只见到美国的paul坚持把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1-M**2)提取出来,这样,空气动力学方程组就可以写成不可压方程的运动方向x二次导数项多了(1-M**2)非线性变化的近似形式,而不可压方程又是和麦克斯维尔方程一致的,这样,空气动力学方程组就可以写成麦克斯维尔方程的运动方向x二次导数项多了(1-M**2)非线性变化的近似形式。兴庆的是交流越来越多,我们从乐嘉陵院士那里也得到了美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很活跃的消息,希望这些研究在我国日开花结果(红色的部分为编者所加),如果那位同仁需要这方面文章我联系,发函我的信箱。


原来俄文本©M.S AdamovaI.O. ZolotovskiĭD.I Sementsov2008年,发表在OptikaíSpektroskopiya2008,。 105,第6号,第1019-1024


来源:

光学和光谱学

200812月,卷105,第6期,页936-941

日期:20081217

在长周期光纤冲击波


原文

 

Optics and Spectroscopy

December 2008, Volume 105, Issue 6, pp 936-941

Date: 17 Dec 2008

Shock waves in a long-periodoptical fiber

·                                M. S. Adamova, 

·                                I. O. Zolotovskiĭ, 

·                                D. I. Sementsov


Abstract

The possibility of forming a shock wave of the pulse envelope has beeninvestigated in a long-period or Bragg optical fiber with a system of twounidirectional linearly coupled wave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inprinciple, the possibility exists of forming a shock wave in a nonlinearoptical fiber not only at the trailing edge but also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wave packet. The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a shock wave depends substantiallyon the initial conditions providing excitation of the optical fiber.

Original Russian Text © M.S. Adamova, I.O. Zolotovskiĭ, D.I. Sementsov,2008, published in Optika i Spektroskopiya, 2008, Vol. 105, No. 6, pp.1019–1024.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4893-821744.html

上一篇:看核武老人回忆有关蘑菇云的故事有感
下一篇:我1970年4月的一个晴朗夜晚在阡阳山沟里面见过类似UFO现象
收藏 IP: 61.150.43.*| 热度|

1 樊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