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早期水文地理学研究与实践
葛维亚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到原苏联水文界和地理界影响,促进了我国区域水文的研究,并且形成了水文地理学科,在我国也被称为“水象学”。
也就是在五十年代,华东水利学院和成都工学院水文专业先后开出水象(水文地理)学课程,由胡方荣、高维真、侯宇光各自编写教材,担任主讲教师。地理界的郭敬辉(中科院地理所)、刘昌明(中科院地理所)、杨戍(南京大学地理系)也开始从事专题研究或教学活动,发表了大批独创性的论文。是他们开创了新中国水文地理教学和研究的先河。
水文地理学历来就有工程水文和地理水文两个研究方向。工程水文的水文地理学内容包括河流自然地理特征(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生物)、河流几何特征(水系分布、干支流的长、宽、深、河流集水面积、各个流域形状、河流的落差或河流的比降、弯曲系数,水系的分汊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泥沙及水质各种统计特征值)、河流水资源特征(水能、水量、湖塘、水保、水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历史及现状)、流域社会特征(面积、人口、工业、农业、林业、交通、用水等)、水文调查(暴雨调查、洪水调查、枯水调查、洪泛区调查、通航条件调查)、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旱改水、坡改梯、诃湖围垦、森林砍伐、排污)等。地理学的水文地理学内容包括水循环与水平衡、区域水文与水资源、冰川、湖沼水文、水文过程与环境水文、实验水文、应用性研究等。从这里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地理学的水文地理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它几乎包括了工程水文方向的“陆地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湖沼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径流计算”、“水利计算”以及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环境水文学”和“系统水文学”等相关内容。
水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地域性极强的科学,十分重视实地业务考察。通常采用野外查勘、测量、试验、实地访问和向有关部门搜集各种资料等方式。在无水文站网地区进行河川水文调查时,要进行必要的流量、水质测定和下渗试验;在进行洪水调查时,除进行洪水痕迹、发生日期的现场调查访问外,要进行洪痕高程、河道纵横断面的测量,收集、考证地方志等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论证。
1956年,南京大学杨纫章参加湘江流域调查,发表了《湘江流域水文地理》(《地理学报》1957年第23卷第2期),成为较有影响的水文地理论文。在这次调查中,她对过去号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进行了研究,把它与其他大湖作了科学对比,论证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已不是洞庭湖,而应是鄱阳湖。
1958年6月,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和南京大学地理系合作,承担了安徽水电厅委托的杭埠河水象查勘任务。由华东水院水文系副教授周恩济、讲师胡豁咸带队,成员有华东水院的高维真、胡方荣、葛维亚、张永平和南京大学杨戊共七人,先去合肥与安徽水电厅接洽,进行准备工作,其中作为重要资料与仪器的是杭埠河水利、社会、经济等详细资料、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高度计、气压计、指南针等。
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岳西县境内的猫耳尖,沿东麓流下,流经舒城县、庐江县、肥西县及晓天真、龙河口镇(原中梅镇)、杭埠镇、丰乐镇,再经三河镇后汇入巢湖,全长约146公里,其中89%为山丘区,11%为圩区。杭埠河在中上游流短水急,一但遭遇暴雨,洪水直泻而下,加上巢湖顶拖,水流不畅,最下游的肥西县三河镇首当其冲,洪涝严重,损失巨大。这次查勘属于一般性水象调查,主要目的是为杭埠河流域水利规划和即将开工的龙河口大型水库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合肥出发前,拟定了详细的查勘大纲、查勘路线和行程计划。重点调查放在舒城、龙河口、晓天、香炉冲、岳西等河段。整个查勘历时一个多月,于1958年8月初结束。
1958年8月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又和南京大学地理系合作,承担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委托的乌江、嘉陵江水象查勘任务。在动员一批水文教师和两校60届本科学生,以生产实习方式参加该项艰巨工作外,长办也派出有关技术人员配合。乌江查勘队由高维真担任队长,嘉陵江查勘队由胡芳荣担任队长,葛维亚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由于嘉陵江查勘范围较大,下面又分为嘉陵江干流、支流涪江和支流渠江三个分队。干流由我带队,两个干流分别由胡芳荣、阎琦、庄一翎带队。
我带领的嘉陵江干流查勘队,先在成都培训,进行各项备工作,制定有关查勘大纲与计划,拟定各种调查表格,确定分组和分工,其中规划阿了重点调查地点、河段、典型区、典型小流域后从上游沿江而下,自昭化开始到剑阁、苍溪、阆中、南充、西充、武胜、合川、北碚、重庆各地进行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10月下旬完成外业查勘返回武汉,集中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惠济路招待所编写报告。
两个月的野外生活,在每天50至128华里徒步查勘和风餐露宿中,师生教学相长,比较全面掌握了水象查勘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调查,如何访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记录和整理手中资料。查勘行程中,同学们高唱“查勘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着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我们的行装,跨上那层层的山峦,…为祖国寻找着丰富的宝藏”。查勘中的高山、流水、陡坡、小桥、暴雨、雷鸣历历在目,苦乐与共。从中增加了对大自然,对川流不息的河水,对水文专业的热爱。
这些五十年前经历的事情历历在目。可是水象学在工程水文领域内,历经了种种磨难,文革后不知所终。令人欣慰的是,几十年来。地理方向的水文地理研究方兴未艾,一枝独秀,硕果累累,为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