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单车共享对灭火方式的启示

已有 2382 次阅读 2018-8-2 15: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流, 物流, 类比, 借鉴

      共享单车这玩意儿问世大概已有好几年,可笔者直到前几日才开始亲身经历,没想到的是:这东西居然一用就上,估计后面的日子里彻底不离不弃。

最直接的体验是:每天大概能节省出的零碎时间总计有一两个小时,这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不算不知道;其次,单车代步避免了行走的奔波之苦,基本确保不迟到;其三,节约了一定费用,因为有时为了赶时间可能会打个车什么的。

共享单车这一新兴的技术方式几近完美地实现了对“人”的短距离输送,通过全方位的类比,或许能够发现其对现有灭火方式的改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快速性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及时满足了人员出行时在短距离内的“提速”要求。就火灾扑救而言,虽名为灭火,实为对大量灭火剂的集中定向投送,如何在这个短途输送过程中实现明显“增速”,该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2. 随意性

      单车的使用没有计划,也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共享方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随时随地产生的需求。灭火剂的输送也将面临同样的情况:火灾一般不请自来,输送工作可能随时随地需要紧急总动员,甚至没有更多犹豫的时间。

       3. 密集度

       尽管遍地开花的单车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分布,才能保证随处有车可用,足够的密度分布才能确保继续“玩”下去。建筑内灭火剂储备也有相应的密度要求,道理很简单: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4. 公用性

一旦成为公用设施,不再需要个人对单车进行保养管理维护,其本身设计也很皮实,由此省去了一个很大的“麻烦”。消防安全也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作为灭火剂,最好使其具有更多的公共属性,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才更加便于操作和执行。

5. 简便性

无论老幼妇孺,蓝领白领,只要骑上单车都可以游刃有余,源于其简便的操控方式,可靠的动力来源。灭火剂无论是输送还是释放,无论人工还是自动方式,都需要借助简便可靠的动力,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无用功。

6. 经济性

经济性是新技术能够大规模推广采用的前提,简单的一次性投入以及后续低廉的使用费用,自然会有无数粉丝拥簇,实际上,简约的结构同时减轻了维护工作量。毫无疑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消防安全技术同样会优先考虑整体性价比更高的灭火技术。

7. 确定性

每一处细节的考虑周全,方才决定了单车出行成为用户自发的首选,灵活的方式不容易堵车,骑行总里程数持续增长,有效验证了单车使用过程中的确定性。灭火行为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说到确定性,或是可靠性,更容不得半点马虎。

8. 辨识度

通过单车的形态及色彩,在大街上只需要看一眼便可辨别出来,从而节约时间。在形势危急的火场中,也包括夜间,对灭火剂外包装的识别度要求会更高,确保实现快速找寻与获取,从而节约出每一分每一秒。

9. 安全性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必须同时顾及使用者的安全,单车的行驶速度适中,足足两个世纪的实践经验早已证明其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完全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灭火技术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不确定的复杂环境,既要灭火又要保护自身,技术实施全过程的安全性绝不可忽视。


                      

俯瞰这样的一张城市夜间单车轨迹运行图,除了震撼,还有讶异:一项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古老技术,一种极为平凡简单的交通工具,居然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组合,又重新焕发出青春。人流速度提升之后,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空体验,自由穿行于大街小巷,这样的场景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共享单车技术的各项特性缺一不可,却又相辅相成,仅借助于简单机械,同样还是只依靠人力,却显著提升了人员移动速率。以灭火剂物流输送作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型消防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却依然可以从单车共享成功实施的案例中得到无穷的启示与借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127204.html

上一篇:及时发现火情当真很重要?
下一篇:不是所有的火灾都在掌控之中
收藏 IP: 182.138.185.*| 热度|

3 史晓雷 宁利中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