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高层与地下建筑火灾

已有 2898 次阅读 2016-12-3 12: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距离, 无助

由初始火灾发生时所处地理位置可将火灾划分为3类:高层、地面和地下。由于火灾的扑救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工作面便于展开和支撑,救援速度又与起火点到工作面之间的距离直接相关,于是,同地面火灾相比,高层和地下火灾两者便有了某种相似之处。

   地面火灾的处置相对来讲要容易一些,因为离地表垂直距离更近,灭火剂的输送投放相对便捷,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施救,最起码人员逃生也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很多大型地面火灾中,即便财产损失惨重,而人员伤亡很小甚至为零。

   高层和地下由于距离地表的垂直距离较远,撤离和救援通道单一有限,尤其是受到烟雾和高温的阻碍,一旦发生火灾,欲指望后续救援力量进行施救,无论从救援难度还是时效性来看,都面临巨大的困难,消防抢险救援的能力和效果极为有限。为此,更多的是需要提前未雨绸缪,依靠建筑内部设施及自身力量,采取一切措施,极力降低火灾风险:首先避免初始火灾的发生,其次是尽可能避免火势扩大。同地面建筑相比,在防火格局设置、设备运行、生产生活行为规范、潜在点火源控制、易燃物品管理、灭火设施等诸多方面,均需采取更为严苛的自律及管控措施。

两种情形下的防火,均属于火灾防控中的特例,无法像地面火灾一样,过多借助于外围的力量,更多的要立足于内部,也就是从防火灭火技术上进行改善,关键的防火部位必须事先配备足量灭火剂,且确保随时取用。高楼内的消防供水并非那么可靠,长期处于停滞备用状态的复杂消防系统完全可能只因一个环节失效而整体瘫痪,火灾时对电气线路的破坏也可能导致固定供水设施动力丧失。

尽管这样的结论听起来似乎让人失望和无助,然而认清现实之后设法提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总比打开消防栓那一刻却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出水而感到绝望要好;反过来看,由于着手对意外初始火灾控制能力进行提升,建立起“火灾快速自噬系统”,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舒缓和减轻此类环境下人员对意外火灾的紧张及焦虑感。

    自助者天助


   水火沙的物流世界     火灾控制力与破坏力的博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018393.html

上一篇:三日之内三把火
下一篇:欢迎大家来此提问题
收藏 IP: 119.5.117.*| 热度|

2 houzhenyu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