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颠覆式创新与创新的颠覆性

已有 5390 次阅读 2015-8-30 16:03 |个人分类:颠覆性武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颠覆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创新的颠覆

                       都世民

近日从图书馆借阅一本新书“颠覆式创新 栘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李善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值得看,阅读方式有创新,观点和视角有新的特点,以互联网和电脑为中心内容,有观点,也有实例,看后颇受启发。

笔者认为:这是创业者应该阅读的一本好书。正如作者所言:他的课程就是他的作品,不求完美,但求极致。即便是独角戏,他仍会寄予生命的热忱:用哲学的挖掘机向自己的骨子开挖,用湿透的衬衫完成酣畅的表达。

笔者对书中的问题感兴趣,过去曾写过一篇博客。想从技术角度对这本书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

                 颠覆式创新的界定

颠覆性创新理论是由Innosight公司的创始人,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教授,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Christensen在总结哈佛所做的研究工作提出的理论。见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困境:当新技术使大公司破产》一书。这本书写于1997 年,过去的18年,它成为全世界关于创新的最经典著作。首次提出了颠覆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ies一词。

但是,这本书最近也受到一个哈佛历史学家的抨击,说这本书写得不够学术,克里斯坦森在书中的例子是有选择性的…,所以,这本书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李善友阐述了颠覆性创新的源头。作者在书中没有界定“颠覆式创新”。

所谓“颠覆性技术”是指技术本身对传统技术和主流技术有重大突破,具有颠覆性影响;另一种可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导致具有颠覆性影响。这种技术会导致商品市场某一行业或公司的破产,甚至退出市场或转型。

笔者认为李善友的著作阐述颠覆式创新的内容偏少,占次要地位。但阐述创新的颠覆性实例偏多,占主要地位。这两者有关联。

善友的著作指出:边界之内是知识,边界之外是见识。打补丁是知识,换操作系统是见识“边界”两字可以理解为:传统技术和主流技术;学科、领域的瓶颈。要想创新具有颠覆性影响,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主流技术、技术瓶颈。

            颠覆式创新的具体表现

(1)柯达照相机,数字技术与照相领域的融合,颠覆了胶卷感光照相技术,突破了原有传统技术及概念。如今胶卷销售退出市场,柯达公司倒闭。

2移动电话、卫星通信代替了贝尔电话。这是电磁技术与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的融合,颠覆了贝尔有线电话传输信息的模式,同时也颠覆了无线传输的电报模式。如今电报行业消失。

3索尼晶体管收音机已被数字式收音机替代,小型便携式播放器占领市场。

4施乐复印机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经典例子

5如今互联网技术与电磁技术融合,又颠覆了以前的信息传输模式。

6传感技术的多样化、数字化与电磁技术融合,使机器人、人造昆虫、无人机等功能多样化、复合化,颠覆了由人从事的工作被它们替代。有些危险工作也由它们承担,避免了人的伤亡。

7平板电脑

8手机

9激光器

10GPS的诞生,这也是不同时期的颠覆技术创新的经典例子

                如何衡量创新的颠覆

如何衡量创新有无颠覆呢?

(一)从技术本身、技术运用及使用环境等方面,看创新技术是否具有“改变全局属性、模式、规模、规则及影响程度。

(二)从战略目标、使用环境、使用领域的概念不同,看创新技术是否具有“改变全局属性、模式、规模、规则及影响程度。

(三)从社会与论、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力,看创新技术是否会引起人权组织和社会舆论的很大不满。

(四)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在诸多方面具有“改变全局属性、模式、规模、规则及相当大的影响程度。

应当指出的是,“颠覆性技术”不是指单一公司或行业,沿其纵深探索的性能创新,特别是有的新技术已实际应用,就难有颠覆性影响效果。通过综合和融合高新技术储备库,以提高现有产品平台效能,就可能有颠覆性影响效果。

笔者认为书中实例能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多,属于量变的过程多,质变的过程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17088.html

上一篇:剖析“傻”博士的职业与创业
下一篇:关注纳米光学天线---向国家纳米研究中心建言
收藏 IP: 114.243.102.*| 热度|

6 许培扬 曹聪 张骥 代恒伟 戴德昌 王洪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