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探索“小宇宙”为何这样难?(7)---从经络穴位的测量看小宇宙探

已有 3272 次阅读 2014-8-2 15:15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宇宙探索, 经络穴位测量

       探索小宇宙为何这样难?(7)

              ---从经络穴位的测量看小宇宙探索

                                都世民

经络是什么

经络学说是来源于《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是2500年前的古书,是我国中医的宝典之一。《黄帝内经》指出:“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认为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还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有一种说法,经络是运行气血的路线。而穴位是经络的结点。是运行气血的出入端。也应是诊断疾病的切入点和治疗的激励点。是它把人体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也有人认为经络是血管、神经、淋巴等。这些假说,与西医和生命科学对几千亿个神经元的联系所提出的假说,有点类似性。它们尚都不能用现代科技检测手段显示出来。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在微观层面。研究者们提出诸多連接方式,並用各种模拟手段来分析论证。而经络是经过穴位連接的,在微观层面,穴位之间是怎么連接的呢?尚不很清楚。笔者考虑西方生物医学专家对中医理论不理解、不相信,难道中国生物学家都不相信中医吗?脑神经科学要想搞清楚所有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堂何容量!为什么不能在微观层面既观察神经元又观察穴位,二者合一与二者不能合一的情况,有没有差别?

为什么要精确确定经络的穴位位置?

1.传统中医对经络穴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人的肉眼和手的触摸,以及用手指宽度来度量尺寸,以确定经络穴位的位置和形貌信息。而现代西医学体系则是想通过仪器来测量经络穴位的理化信息。对其形貌信息注意比较少。

2.经络穴位的形貌信息是从人体表面表述,在临床实践中其操作与治疗方法有关。在按摩、艾炙时,不可能按点操作,大都看成一个小区域,取穴点分布的区域面积达12平方厘米。临床研究实践表明对同一个人,不同人操作,即使用相同方法,对相同穴位取穴,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不同穴位取穴点分布区域有相互交叉重迭的情况。这就导致因果关系模糊。这就导致对经络穴位研究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3.现行的经脉图与《黄帝内经》经脉循行比较,有相当多的符。在现代的针灸经络学中,对于经脉的循行,一方面全文引用《内经》的文字描述,另一方面,经脉图上的走行却与文字不符,这也需要精确测量经络穴位的形貌信息。

4.精确测量经络穴位的形貌、变形、振动、温度等精细形貌、空间特性、理化特性,是中医诊疗和临床应用中急于解决的科学难题。必须精确确定经络穴位的位置,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如何精确确定经络的穴位位置?

1879年,欧美和日本学者:Vigouroux、Hober、Farmer、Veraguth、久野等,对中医经络学说就开始研究,为中医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创了先河。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学者中谷义雄研究报告指出良导点等皮肤导电的特殊现象。他是通过测量皮肤表面电阻的方法,发现循经络方向的皮肤表面电阻非经络走向的皮肤表面电阻值要小。说明经络走向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

1953年,法国医学专家P.Nogier首次提出“耳穴图”概念。
1956年,法国医学专家P.Nogier在《德国针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仔细检查外耳,可以针对某一区域的畸形或皮肤的变化,例如,褪色、皱裂、色黄、鳞状、湿疹等症状,进行早期疾病的诊断。

1975年,法国医学专家P.Nogier又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针剌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耳脉反射的概念,又称作耳心反射。这是指在耳廓上进行物理剌激时,在脉搏上会出现强度、宽度、节律的变化。这相当于在耳穴上实施剌激,同时医生诊脉,如果发现脉搏有如下情况:洪宽、弦硬、浮浅、数快,表示耳穴剌激引起反射性增强;反之,若脉搏窄细、濡静、沉深、迟慢,则表示反射性减弱。这是证明经络穴位与脉搏的关联。这种方法虽然不是用仪器测量穴位的位置,但也能间接较为精确测定耳穴位置。

这一报道被传回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夲来经络穴位是中国祖先发明並留传至今,偏偏要在外国杂志上发表后,再出口转内销后,倍受重视。现在在百度网页搜索经络穴位检测,可以查阅相当多的《穴位诊断仪》。版本相当多。知名大学有一些研究机构也都介入。

1959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曾经对经络穴位电测1286例,2795次临床观察。中国中医研究院也对65人进行了1062次经络穴位检测。都证明穴位之间呈良导电性能。而且表明特定穴位与特定的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20世纪50年代至今,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都广泛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而且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他们都证实:对特定穴位实施剌激,剌激的方法包括电、光、核、气等手段,均证明有一定的医疗效果。他们用理化方法对检测的电阻、温度、发光、超声波传导、微量元素含量等,与非穴位的检测进行比较,确实有明显差异。应当指出:这些测量值与皮肤结构、人体组织状况、测量条件及测试环境等多因素紧密相关。有的测量结果甚至互相矛盾。在相关的综述评论文章中有阐述。

应当指出:如果能用精密仪器精确测量经络穴位的位置、微小震动、动态变形,以及穴位间连接的三维坐标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经络穴位的时空关联性、系统性、特异性、信息传递等问题。才能为随机对照试验和诊断疾病,提供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从而绘制出“数字经络穴位图”。在此基础上才能与电脑连接,才能将测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尽管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用现代科技手段证实了经络穴位的存在,证实了特定穴位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联。但是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

笔者从电子学和电磁学角度看,测量皮肤表面电阻是最简单的电路概念,如果说经络穴位学说是运行气血路线,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无法看见,能否用电磁波测量方法来进行测,现在可以全频扫频,信号源有了,人与仪器如何连接,这就要设计超宽带天线,天线的输入阻抗要与人体连接端口的输出阻抗匹配,这是一个难题。另一个难题是检测出的信号很微弱怎么办?能否将天线植入穴位深处,这时天线工作环境变了,需要分析体内物质状况,给出天线环境参数,方可用麥克斯韦方程分析。第三个难题是天线探头要尽量小,此尺寸又与工作波长有关,纳米天线很小,易植入,但是电磁波测量手段和方法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实现困难。在毫米波段能否实现,有待探讨。对于小宇宙探索而言,仍然路途遥远,困难多多。

 

                     参考资料

1.萧言生,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东方出版社,2008年,11月。

2.欧阳健飞,经络穴位精密测量,10000个科学难题,信息科学卷,科学出版社,20119月,P901-9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816613.html

上一篇:探索“小宇宙”为何这样难?(6) ----从无创伤检测血糖浓度看“小
下一篇:揭示子宫里奥秘 探索小宇宙
收藏 IP: 123.112.150.*| 热度|

2 武夷山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