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母亲与婴儿双脑互联的研究 说明什么?

已有 2177 次阅读 2019-12-22 11:06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母亲与婴儿, 双脑互联, 剑桥大学, 博士研究课题

母亲与婴儿双脑互联的研究 说明什么? What does the mother-infant interconnectedness study mean? ------议剑桥大学博士研究课题 都世民(Du Shimin)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研究课题介绍 

最近我在领英网站看到一位博士Dr Vicky Leong研究课题的介绍,因原文转载涉及版权,笔者介绍其要点如下: 1)当母亲和婴儿互动时,他们的大脑可以通过同步脑电波形成一个“巨型网络”。脑电波的连接水平随母亲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当母亲表达更多积极的情绪时,母亲的大脑与婴儿的大脑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这可能有助于婴儿的学习和大脑的发展。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更有效的交流。 2)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图像》杂志上,此研究使用双脑电图(EEG)的方法来观察母亲和婴儿相互交流时的大脑信号。他们发现母亲和婴儿的脑电波趋向于同步——称为人际神经连接的效应——特别是在6~9Hz的频率上,也就是婴儿的阿尔法波。 通过使用网络分析的数学方法观察人际神经连接的质量和结构,研究人员可以看到信息如何在每个单独的大脑中流动,以及两个大脑如何作为同一个网络共同运行。 3)母亲和婴儿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他们的大脑是紧密相连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互动,大量的眼神交流,增强了母亲和婴儿大脑作为单一系统运作的能力。这促进了母婴之间信息交流。 剑桥大学的Vicky Leong博士说:“从我们以前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神经联系很紧密时,婴儿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向母亲学习”。 4)领导这项研究的心理学教授认为:”在生命的这个阶段,婴儿的大脑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婴儿的经历驱动的。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积极的情绪交流,父母可以更好地与他们的婴儿沟通,并刺激他们的孩子的心智能力的发展。” 研究结果还表明,抑郁母亲的婴儿可能表现出较少的学习能力,这是大脑之间的连接减弱。由于抑郁症情绪低落,或消极的心理状态的母亲往往与婴儿的互动较少。他们说话的语气通常比较平和,很少有眼神交流。当孩子试图引起他们注意时,他们也不太可能做出回应。 5)梁博士说:“我们的情绪确实改变了我们大脑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方式——积极的情绪帮助我们更有效的交流。”“抑郁症会对父母与孩子建立联系的能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有通常能促进联系的社交线索对孩子来说都不太容易获得,所以孩子无法获得成长所需的最佳情感投入。” 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但人们对其神经基础知之甚少。这是首次对两个相关个体进行的脑成像研究,目的是调查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人际神经联系是否以及如何受到其社会交往的情绪好坏的影响。 6)作为一个社会性物种,人类与他人共同的情感状态。这项研究显示了情绪如何在神经系统中,改变两个个体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说,他们的发现适用于许多其他类型的关系,包括夫妻、亲密朋友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每个人都与另一个人高度协调。这种影响的强度可能取决于两个人相互了解的程度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

 笔者的疑问和Peter Austin Co-Founder 的回复

 笔者的疑问:

 Dr Vicky Leong :

 1)母亲能与婴儿的脑电波同步;这一发现很重要! 2)“巨型网络”慨念怎么构成?母亲和婴儿之间,必须有无线网络,怎么形成? 3)“脑电波的连接”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什么?脑电波是生物电不是电磁波,如果认为脑电波是电磁波,必须有证据。电磁波可以再辐射,而生物电不能再辐射。 4)人的情绪的改变,会改变脑电波,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什么不同看法。 5)双脑电图(EEG)的方法来观察母亲和婴儿相互交流时的大脑信号。他们发现,母亲和婴儿倾向于同步,他们的脑电波——一种被称为人际神经连接的效应——特别是在6-9赫兹的频率上,也就是婴儿的阿尔法波。如果阿尔法波是电磁波,按照电磁波理论,这个频率对应的波长是很长的,那么这个辐射源应该很大,人的脑袋没有那么大,该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Peter Austin Co-Founder 的回复: 

If there is anot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 I'd bet on pheromones rather than electromagnetic waves. 

笔者对这样一个回复感到疑惑,因为介绍中没有提到信息素这一概念,其关键词是,眼神交流,情绪变化,巨型网络,双脑电图,人际神经连接,阿尔法波,却没有信息素,如果双脑连接是信息素的关系,这项研究的创新性就大打折扣,因为信息素是来源于:

 信息素一词是于1959年,由科学家彼得·卡森(Peter Karlson)与马林·路丘(Martin Lüscher)共同提出的,用来形容动物利用化学分子传递讯息的沟通方式。1980年代,科学家大卫·白林纳(David Berliner)以及其科学团队首次探索人类是否也具有与昆虫及动物相同的神奇沟通能力。直到1991年,他的科学团队才在类固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上发表其研究成果:发现了可能的人类信息素雄二烯酮与雌四烯醇的存在,并发现人类信息素也具有男女的性别区分,对人类负责性行为与内分泌的下丘脑具有活化作用,自此开启了人类性信息素研究的序幕。2000年大卫·白林纳进行犁鼻器神经电位的检定以及对电生理的影响,确定只要极低剂量,约10皮克(10负11次方克)的人类信息素就可以启动犁鼻器的电位反应并造成生理现象的改变。参见百度百科词条,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总之这项课题的研究他的积极成果,究竟想说明什么?如果单纯是想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而不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的问题,也属于社会科学问题,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与科学内在关系,主要表现在眼神的交流,情绪的变化,而不是通过嗅觉器官主导,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一因素。这种交流是人和机器是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无法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11027.html

上一篇:航天人为何关注脑科学?
下一篇:哈佛大学真的发现了大脑开关吗?
收藏 IP: 1.91.24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