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FAST天线如何更新?

已有 3326 次阅读 2019-11-7 11:59 |个人分类:天线|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FAST更新, 天线, 馈源, 超宽带, 宽角电扫

FAST天线如何更新?

Do you want to update the FAST antenna?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讨论FAST的天线潜能。因这个天线是国家重点工程,耗资大,研制的周期长,维修的费用也高。但这种大型反射面天线,一旦型面给定以后,应该挖掘潜力,考虑更新问题,扩展探测性能,开发新的资源。基于这些原因,笔者讨论有关问题。

关键词:FAST更新天线,馈源,超宽带,宽角电扫。

 

一.引言

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钱磊在科学网发表的文章:作为天线的FAST”。笔者对这篇文章的一些问题已进行了讨论。笔者了解FAST天线系统电气设计不是国家天文台做的,南仁東带的研究生的文章,也表明他本人对天线电气不太了解。这项国家重点工程耗资大,研制的周期长,维修的费用也高,若干年后需要考虑挖掘这项工程的潜力,充分利用它的潜力,提升该工程的性能和探测范围。这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2)另外,笔者在《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上,20198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超宽带饋源技术发展综述”,作者伍洋、杜彪,研制单位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54所。马军是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不难看出,这两个单位是合作单位,一篇综述文章为何署名两个单位?比较少见。

3)笔者思考国家天文台正在考虑fast天线系统更新问题,主要更新对象应该是馈源部分。而馈源的更新需要更进一步的展宽频率范围。为此笔者搜索超宽带馈源技术,发现湖南大学研究生论文,“超宽带反射面馈源天线设计”,作者:谢超 。文中提到fast的一期工程。

https://www.doc88.com/p-2334894182909.html道客巴巴网。

在科技部863项目支持下,“天籁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研制的,用于间接观测暗物质的专用射电望远镜,,该射电望远镜的工作频率为4001400MHz,工作带宽为3.5:1“天籁计划”一期实验系统,采用了新型四方板超宽带馈源,然而该馈源只能工作在600-1200MHz频段,工作带宽仅为2:1,不能满足“天籁计划”对馈源的设计要求。

4钱磊发表的文章指出:FAST系统工作频率是从70MHz3000MHz最高工作频率是3GHz,波长10cm。该系统工作带宽比一期工程要宽得多。要求天线型面公差均方值小于5毫米。约为工作波长的1/20天线型面测量精度为2毫米馈源控制精度为10毫米,要求测量精度为5毫米。对天线型面变形测量要求1-2min。测量要求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化、智能化。10余个毫米级精度基准站组成的测量基准网。通过9个近景测量基站,对反射面型面实时扫描。结构设计和制造的难度相当大,克服了不少困难。通常对这类大型天线系统的更新,改进部分主要是饋电系统。

二.饋源的相位中心

馈源是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射电望远镜的性能。射电望远镜的馈源需具有口径效率高、相位中心稳定、辐射均匀以及驻波比小于1.5等特性。随着天文探测的需要, 在国际上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射电望远镜项目相继展开,如SKA项目、FAST项目以及“天籁计划”等。馈源相位中心的计算和试验研究,在国内外有关专业期刊上,有不少论文。

什么是馈源相位中心?饋源的相位中心,看成是饋源辐射的球面波等相位面的曲率中心。通常还是用主平面的位方向图,寻找等相位面得到的馈源相位中心,可是不同的极化面、不同频率得到的相位中心是不一样的,因此只能采用折中的方法,确定饋源安放位置

“论天线饋源的相位中心”,章日荣,刘刚。《无线电通信技术》 1990年01期这篇文章,提出相位中心的新概念,是指主极化面相位损失最小,给出计算的相位中心表示式,文中没有计算结果也没有试验结果。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XDT199001001.htm

反射面天线馈源相位中心的研究.徐国华等,1990年,电子学报,18卷第4这篇文章是讨论的变形反射面天线馈源相位中心,不是局限于旋转抛物面,同时考虑到重量引起的变形等因素,变形后的曲面,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再计算相位效率,给出馈源相位中心的表达式,这篇文章给出一些计算结果,是针对8米口径卡氏天线,计算在仰天状态,考虑自重变形,没有考虑风载及其他因素,没有试验结果

https://www.doc88.com/p-1806017530352.html

一种双频喇叭馈源相位中心分析.pdf,黎娜,《现代电子技术》35卷第720124。给出了计算结果,相位中心的位置和幅相方向图。没有试验结果。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25/124265540.shtm)

“超宽带多极化跟踪天线及馈源的设计”,作者:饶玉如等,《现代雷达》,20175月,V0L.39No.5,( https://www.doc88.com/p-9032567746106.html)。

这篇文章指出 随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目标飞行器的跟踪与信息截获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对目标飞行器的跟踪和信息截获,文中设计了一种超宽带、多极化、高增益的跟踪天线及馈源,采用基于印制板设计的对数周期天线作为单元,并使用八个单元组成圆环阵作为反射面天线的馈源,实现线极化比幅跟踪、左旋圆极化接收、右旋圆极化接收三种工作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单元天线驻波小于2的相对带宽达到147%,次级方向图的圆极化轴比小于4dB,交叉波束的交叉电平基本稳定在-3dB--8dB。对该跟踪天线进行加工,并进行天线系统测试,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吻合很好。

不难看出,计算馈源相位中心都是计算远场幅相方向图馈源相对于反射面是在近场,不是远场。所以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是一种近似。另外,发表的论文大都没有试验结果,就是有结果也是指天线部分,不是馈源本身的验证。怎么能够证明这些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误差是多少?对于大型反射面天线而言,特别是对超宽频带,加上不同的极化形式和不同的极化面,相位中心的变化就比较复杂,也就是说寻求一个最佳的天线效率是很困难的事情,还要照顾其他指标。而大型天线效率测量,想通过调整馈源的位置也是很困难的。但这些问题在已发表的论文中根本没有讨论。

饋电系统的改进

作为高增益反射面天线,早先这类天线的频率范围大都为10%。后来扩展到一个倍频程。随着超宽带技术的发展,频率范围扩大到几个甚至几十倍频程。频率范围扩展也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过去无法实现超宽带扫频。对超宽带饋源的技术要求有不同的含义,这与天饋系统本身的用途有关,有些系统对饋源的要求包括:给定边缘照射电平对应的波束宽度;在工作带宽内,幅度方向图基本等化;相位中心稳定;交叉极化电平满足给定要求;电压驻波比小于1.5~2。通常对超宽带的要求,主要是指电压驻波比,因为相位中心要满足超宽带的要求很困难,因为相位方向图测量无法扫频,在超宽带范围内,要选择多少个点?分别测试相位方向图,再加上主平面两个方向图,这个工作量很大,如果饋源的相位中心不吻合,折衷选择时,调试困难。大型饋源的调整装置要做专门设计。单纯靠计算相位中心的位置与实測值很难吻合。

为了实现超宽带反射面天线性能要求,只好采用多个饋源。这样做减少对饋源带宽的要求,这就增加了整个天线系统的成本,给使用方带来困难。对于大型天线,更换饋源的难度增加,成本也增高。特别是在频率比较低的频段,饋源的饋电网络会涉及同轴和波导的区别,这就使系统更加复杂化。

伍洋所写的综述文章,列出的超宽带饋源有几种形式,非频变饋源、对数周期饋源、Eleven饋源、脊喇叭饋源、可重构的相控阵饋源、人工电磁材料馈源等。除此而外,笔者曾经看到波导同轴饋源、多层平面微带天线饋源,这类饋源的阻抗带宽很寬,驻波比小于2,可达(140)GHz。这篇综述文章给出的参考文献只有50篇。略显不足、

另外,笔者早年曾经在电磁兼容(EMC)学科看见场强测量探头,方向图是全向的,阻抗带宽(140)GHz。这种天线实际上就是最基本的偶极子天线,这上面有电阻涂层,三个单元空间排列。如果将这种天线,组成一个阵列,形成一个定向的波束饋源,用来作为反射面天线的超宽带饋源。是否值得同行们研究?

还有一种超宽带天线,就是时域特性,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超宽带电磁辐射技术”,20189月出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这是俄罗斯三名学者写的一本著作,介绍的超宽带的天线,也是空间排列的偶极子天线,称作为矢量接收天线。笔者思考如何把这些超宽带天线综合起来加以改进,作为反射面天线的超宽带饋源。

四.天线系统的改进

FAST天线不能实现电扫描,天线太大,即使安装旋转机构,要天线旋转也是很困难的。能不能实现天线波束扫描?这是个大问题,如果能实现天线波束扫描,使用方肯定乐意。笔者从人眼构造思考,如果现在的反射面是球面,不进行调整,不需要改成拋物面,通过改变饋源,将饋源安装到现在的球面上,饋源形式选择宽频带平面微带天线,馈源相位中心贴合在球面上,在球面上方,放置变折射率透镜,让它旋转,从而实现波束的电扫描。

关于变折射率透镜的研制,是天线学科的研究热点,球体内放置什么材料能够实现变折射率,重量要尽量的轻。现在天线的移动方式,能否让球形变折射率透镜转动?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是不可能,如果实现了,这将是世界上独有的扫描天线。希望同行们研究。

笔者对FAST天线先后写了两篇博客,其目的是想促进这个天线系统的改进,希望年轻的专家学者,能够打破以往的专业知识框架,更开阔的思考未来的天线型式。研制出中国人特有的大型天线型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05222.html

上一篇:科学家对光的不同认知 说明什么?------人眼新问(4) 光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惊叹 科学家的不同时空观!--读“理性的边界”一书有感
收藏 IP: 1.91.24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