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库兹韦尔的惊世颠峰之作-----评库兹韦尔的“嫁接”脑(1)

已有 2963 次阅读 2017-3-18 20:35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工智能, 库兹韦尔, “嫁接”脑

库兹韦尔的惊世颠峰之作

-----评库兹韦尔的“嫁接”脑(1)

都世民

问题的提出

近来笔者发現一个难解难分的问题,这就是人脑与派生脑分不开又合不起来。什么是派生脑?这就是与人脑有关联,但又不是一回事。它包括:人造脑、透明脑、嫁接脑、类脑、有机超级脑、电脑和智能脑等。这些派生脑的出現,既有创新概念也有技术延伸形成的。这些新名词的出现是科技前沿研究的产物,如果这些名词不统一,不标准化,势必使其概念模糊,影响学术讨论和科技发展。

“人造脑”而言,既可以理解为人造生物脑,也可理解为人造智能机器脑。前者有报道,在美国已有研究。这种研究模式应看成脑科学本身研究。后者则不同,它是属于人工智能研究范畴,是研究机脑。想通过机脑超越人脑,再将机脑“嫁接”到人脑上。这一“嫁接”可以通过互联,将机脑放在云端里。应该承认这一新概念和新思路是创新思维。因此关注它,探讨它的可行性就很有必要。

库兹韦尔的惊世颠峰之作

2016-04-05,光明网刊文:“电脑能否超越人脑”。这是一篇书评,文中介绍了雷.库兹韦尔的著作“人工智能的未来”,其副标题是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译版,译者 盛杨燕。

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机器人之间的围棋大战,美国国家技术奖获得者、奇点大学校长、谷歌公司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大胆地发出惊世预言:

在未来20 年内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将实现!

他明确指出,人类科技水平提升一倍所需的时间正在不停地变短。这是一条指数级的增长曲线,当到达一定的临界点之后,科技水平的上升速度就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而我们目前就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临界点的附近,即将迎来新的一轮急剧的科技进步加速阶段。

库兹韦尔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科学家们将最终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预言非同一般,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历代都有名家和帝王寻找长寿之道,练仙丹,势图解决長生不老的难题。现在庫兹韦尔先生认为未来20年内就能解决千年难题,你信吗!是什么因素让他发出如此惊世之言?!

不久前,软银 CEO孙正义在世界移动大会(MWC)上发表了以此为主旨的演讲,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可期的,在未来的30年内,电脑的智商甚至会超过人脑,达到10000——超级智能。

无论是20年后或是30年后,电脑超过人脑!人类长生不老!的预言根据是以下几个方面:

1库兹韦尔认为现代科技呈指数增长,会井喷式暴增;

2库兹韦尔认为将人脑与电脑“嫁接”,可以让智能脑超越人脑;库兹韦尔预言

2045年,人工智能将会超越人类大脑

通常人们的思维是将机器和人分开来研究。库兹韦尔则相反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并非通过物理手段制造出超越人脑的“非生物性智能机器”。这条路行不通。他的方法将人脑与电脑“嫁接”

3库兹韦尔的大胆预言是将大脑新皮质(他称之为新脑)和大脑旧皮质(对应旧脑)区别开来。所谓旧脑,就是负责处理记忆、动作协调、嗅觉、视觉等感知系统,以及与新皮质保持联系;所谓新脑,则是处理语言、运动、空间、推理、知觉等高级功能。以此解释这些生物信号、电信号是如何在层级模型的不同层级之间转换的。这是他创建“嫁接”脑的理论基础。

4当人造大脑新皮质可以制造出来的时候(库兹韦尔坚信这一点),这一“仿生大脑新皮质”就具备人类大脑的全部功能,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可以将其放置在云端,与遥远的人类生物大脑远程连。

5要完成仿生电脑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库兹韦尔预言

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永生

6)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电脑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库兹韦尔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我和其他许多科学家们都坚信大约

20 年后,我们将有能力对我们自己的身体重新进行编程

我们就可以让身体内石器时代的基因程序停止运行,甚至可以逆向运行。

下篇续

库兹韦尔“嫁接”脑的可行性------脑与派生脑(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40237.html

上一篇:两则反无人机报道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评库兹韦尔“嫁接”脑的可行性(2)
收藏 IP: 123.114.175.*| 热度|

3 罗春元 clp286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