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de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ideb

博文

两次返乡调研报告产生的思考

已有 2243 次阅读 2020-10-5 20:51 |个人分类:农村调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调研, 三农, 问题, 认知

2018年,在借调期间,第一次参加办公厅组织的回乡调研报告汇报,当时我和一起借调的邹慧一起参加了汇报,并且从汇报情况来看,基本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是住在农村,并对农村进行的直接观察。大部分人已经彻底离开农村,或者在父辈之前就已经离开农村,没有在农村长大,或者虽在农村待过,但现在已经彻底离开农村。

今年年初回到中心,中心又组织了回乡调研报告汇报。相比去年,我只能说,这是离了农的乡村调研报告,少了些许“地气”。京郊的两位同事基本上还是对自己所处的村庄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其他人大部分是城里人,调研不过是借机行事,顺便“视察”一下,说两脚不沾泥并不过分。

从我个人来看,回乡调研的灵魂在于通过短期近距离的观察了解,找到当前农村发展的痛点和顽疾。作为“三农”研究者,实际上更是农村的医者,不问病根,一味的去夸赞乡村各种美貌容颜,有何意义。京郊的农村受城市化的影响,这里的村庄基本上已经是小康社会的代表和典范。在天子脚下,沾了不少皇亲国戚的光,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文化、基层治理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全国大部分乡村面临的问题,反映出的是好的、模范的一面,这无法构成农村问题的基本面。不得不说,中国乡村发展,近些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相比之下,城市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更快、更好,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发展福利。农村的好,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恰恰是在对现有问题的总结和发现基础上,实施的相应办法和措施。如果作为一个乡村研究人员总是盯着政府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希望政府去做什么,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将大打折扣。

在借调期间,遇到来自山东的梁处,他形容他自己是“三门”干部,在农门里三进三出,现在他在农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为三农工作。可惜,在当前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真正从事农业研究的人中,来自农村,对三农带有感情的人却已经越来越少。前几年,热炒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学生比重,就连农业大学中都已经以城镇户籍学生为主,这不禁让人担心。没有对“三农”的感性认知,“三农”问题研究恐怕不过是转化科研成果的材料和资源,背后是对更高学术地位和物质的追求,而非服务“三农”本身。如今又有多少人的“初心”还保持并经得住推敲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20389-1253308.html


下一篇: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收藏 IP: 183.211.100.*| 热度|

5 郑永军 杨卫东 曹俊兴 孙颉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