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了新闻“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就去《物理学评论快报》下载了文章(PRL.116.241103)、大致翻了翻。随便谈谈吧。
这篇文章其实并不难读,同样没有包含太多的技术细节(应该还有其他更详细、更专门的技术文章),它就是一个新闻报道。
这篇文章报道了又一个引力波事件,发生于2015年12月26日,所以记为GW20151226。引力波事件GW20151226的相关参数是:两个黑洞到地球的距离是14亿光年,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4.2和7.5(单位是太阳质量),融合后的质量是20.8,释放了1个太阳的能量,持续时间为1秒钟。文章里还提到了一个疑似的引力波事件LVT151012。
与第一次引力波事件GW20150914做点比较吧。
GW20150914相关参数是:两个黑洞到地球的距离是13亿光年,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6和29(单位是太阳质量),融合后的质量是62,释放了3个太阳的能量,持续时间为0.2秒钟。与第一次引力波事件GW20150914相比,这次事件的信号要差得多。上一次的信号比噪音水平要高一些,眼睛就可以看出来;这一次的信号应该是低于噪音水平,用眼睛很难看出来。下图的上半部分来自于GW20150914 (PRL.116.061102, figure1),下半部分来自于GW20151226 (PRL.116.241103, figure1)。注意:横轴的时间尺度是不一样的,相差大约5倍。
信号的大小符合预期。上次的峰值信号是1.0(单位是$10^{-21}$),这次是0.3,大致符合引力波功率的差别:$(1/0.3)^2=11\approx (3/0.2)/(1/1)=15$。
事件发生的距离也不是特别出乎意外。乍看起来,14亿光年和13亿差别很小,发生的概率似乎只有15%左右(发生在12-14以内的概率,与发生在12以内的概率相比,似乎是2/12=16%)。其实,二者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发生在12-14的概率(正比于球壳体积),与发生在12以内的概率(正比于球体积)相比,大致是2/(12/3)=50%。
有个地方看不明白:这次的搜索事件似乎特别多。下图的左边来自于是GW20150914 (PRL.116.061102, figure4),右边来自于GW20151226 (PRL.116.241103, figure2)。简单地说,所谓的搜索事件就是,两个LIGO探测器都看到的疑似事件,二者的间隔位于10毫秒(对应于二者的空间距离)。可以看到,在横坐标8-10之间,上次只有10到20个搜索事件,这次则有600个左右。顺便说一下,位于10左边的那个就是疑似引力波事件LVT151012,也是最后一个(第三个)显著偏离噪音水平的事件。
这两篇文章的数据都来自于LIGO去年的测量结果。第一篇PRL文章只是一部分数据,从9月12日到10月20日之间16天的数据(这段时期是38天,不知道为什么只用16天,也许是因为有些天的工作不太正常);第二篇PRL采用的数据从开始直到今年1月12日(总计122天)。如果认为LIGO工作状态没有显著变化的话,这次的搜索事件数目似乎只会增加4-8倍(122/38或者122/16),实际增加了30倍左右。也许是因为改进了数据处理方法(arXiv:1508.02357v2 [gr-qc] 14 May 2016),信噪比提高了,证据是LVT151012的位置往右移动了一些,大概有一小格。如果不考虑最靠近8的那小格的数据,搜索事件数大概是200左右,大概就差不多了。确实不太明白。
我觉得,这次的第二个引力波事件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实验证据,主要是因为这次数据的显著程度与上次相差比较大,而且它们俩实际上来自于同一次观测时期(20150912-20160112)。
自今年1月中旬以后,LIGO应该是歇工了。不知道现在是否开工了,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工。按照现在的速度,如果LIGO正常工作,每个月都有可能看到新的引力波事件。
我们还是等等更多的新数据吧。
<!--编辑--> [14]姬扬强烈希望看到三台LIGO同时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