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引力波探测的简单说明 精选

已有 20287 次阅读 2016-2-20 23:50 |个人分类:大众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引力波的吸引力太大了,我也要凑个热闹、说两句。

首先声明,我不懂引力波,我只想谈谈引力波的探测。下面关于引力波探测的说明,完全来自于《物理学评论快报》文章中的探测说明部分(Phys. Rev. Lett. 116, 061102, section 3: Detectors)。我只是大致翻译了一下,并加入了一些我自己的理解,不保证正确性。

 

引力波探测器LIGO实际上就是个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一百多年以前,迈克尔逊发明了这种干涉仪,发现“以太”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这个奇怪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LIGO是个超级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科学家们用它发现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的干涉装置,一束激光通过一个半透半反镜(入射光有一半的可能性通过,另一半的可能性被反射), 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路光(称为干涉仪的“两臂”,就像两条胳膊一样),干涉仪两臂的尽头都有个反射镜,把这两路光沿着原路反射回去,当他们再次到达半透半反镜的时候,就会在那里发生干涉,干涉的结果由一个灵敏的探测器进行检测(测量的是干涉光的光强),调节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探测器的输出可以在零(干涉极小值)和某个最大值(干涉极大值)之间变化。这个变动所需要的大小只是激光波长的量级(通常是微米)。

LIGO是超级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采用了很多精妙的技术来提高其测量精度,同时还有各种辅助探测器来检测干涉仪的工作条件,从而分析各种可能的外来干扰(噪音和信号)。

 

再次声明,我不懂引力波——除了最简单的那种科普内容以外: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引力波可以造成时空扭曲。关于时空扭曲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它可以让本来等长的干涉仪两臂变得不一样长了,这样就可以用干涉仪来测量引力波了:不管这个理解对不对,我对引力波的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

理论物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能够碰到的引力波都很弱——如果引力波太强了,那就意味着巨大的天文灾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估计连命都保不住了,也许地球、太阳系也都要没命了,哪里还有心思探测什么引力波呢?为了测量微弱的引力波信号,我们需要非常灵敏的干涉仪,也就是LIGO——实际上是加强版的LIGO,上一个版本的LIGO用了10年的时间,啥都没有测量到,最后只好认为是测量精度还不够,现在这个加强版的LIGO是又花了大钱改造过的,灵敏度大概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叫他LIGO吧。

 

LIGO是超级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希望能测量到量级为$10^{-22}$的相对长度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LIGO采用了哪些手段呢?《物理学评论快报》的文章是这么说的。(Phys. Rev. Lett. 116, 061102, section 3: Detectors)

干涉仪每臂的长度是4000米,也就是4公里,好长啊。可是这还不够!每臂上都添加了一个光学共振腔,使得激光能够在其中多次反射:其品质因数Q大约是300,光要来回跑300次才能逃出来,这相当于把每臂的长度增加到1200公里,好长啊。可是这还不够!又把整个干涉仪(除了激光器)以外放到另一个光学共振腔里(只是在半透半反镜附近添加两个高反射率的镜子而已),其品质因数大约是35,这相当于把激光功率增大了35倍(从20W增大到等效的700W;也可以认为,功率没变,但是臂长又增大了35倍,也就是4万公里。)这样就差不多了。顺便说一下,干涉臂共振腔里的激光功率达到了100kW——功率和臂长类似于互补的关系:20W激光和4万公里臂长;700瓦激光和1200公里臂长;两臂各100kW激光和4公里臂长。在这三种说法里,二者的乘积都是80万瓦公里——你可以随便选择一种说法。

为什么说这样就差不多了?对于$10^{-22}$的相对长度变化,4万公里臂长意味着$10^{-14}$米(考虑到来回,所以乘了个2),这是激光波长(大约1微米,$10^{-6}$米)的$10^{-8}$。对于恰当设置了工作条件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来说,这意味着可以让进入探测器的光由0增加到$10^{-8} \times 20W$,也就是$0.1\mu W$,这大约是每秒钟$10^{12}$个光子,很不少了。考虑到引力波测量关心的频率范围在百赫兹的量级(这次测量的就是大约100赫兹,持续了不到1秒钟),所以毫秒的精度就差不多了,每毫秒$10^{9}$个光子,对于现代的高灵敏探测器来说,足够了。

有人可能会问:你怎么说什么$10^{-14}$米,这比质子直径($10^{-15}$米)可是大得多了!我看到的都是说$10^{-18}$米,只有质子直径的千分之一,你不是瞎扯淡吧?不是的,我没有瞎扯淡。我说的跟他们说的是一回事:$10^{-18}$米是$10^{-22}$乘以实际臂长4公里(记住,还要乘以2)得来了,可是这时候的激光功率相当于是100KW,而不是20W;我说的$10^{-14}$米,是$10^{-22}$乘以等效臂长4万公里得来了,我考虑的激光功率就只算20W,而不是100KW了。当然我要承认:“质子直径的千分之一”,这个说法的震撼力要强的多;4万公里臂长的干涉仪,也肯定更难制造和维护。但是啊但是,无论从测量还是解释来说,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差别。

 

你说足够了?听起来挺容易的啊,干嘛你不做呢?其实,这只是说信号足够大了,但是我们压根还没有谈噪音也就是外界的干扰呢——上面说的这些,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外界的干扰太多了——LIGO最大的困难在于尽量分析和消减这些外界干扰。

比如说,激光的功率、频率和光束质量质量都必须极端严格地稳定住,这可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再比如说,这4公里长的干涉臂都是安防在隔绝震动的管子里的,管子直径1.2米,长度4000米,里面都要抽真空,气压低于1个微帕,也就是标准大气压的一千亿分之一($10^{-11}$)。比如说,所有的镜子都是悬挂在“四级悬摆系统”上来隔振的,它们可以把地面震动对镜子的影响减小10个数量级。再比如说,镜子的材质、镜面镀膜材料的材质、悬索的材质,也都不是开玩笑的。我们还没有谈如何设计系统以便尽可能地平衡光子的散粒噪音(高频)、地震带来的噪音(低频)、以及热噪声(中频)这三种主要噪音来源的影响呢。

这还只是一点点而已。探测器怎么校准的?是通过测量激光产生的光压对40公斤重的反射镜的推动效果来校准的。测量仪器和控制系统的工作条件是怎么监测的?大约有10万个测量通道来监视这些东西。外界环境的变化呢?观测站里有各种各样的探测器,地震仪、加速度测量计、声波测量仪、磁场计、射频信号接收器、天气传感器、交流供电系统监视器、宇宙射线探测器,等等。这几十万个探测通道,他们测量的数据要保持时间上的同步,这个可以达到1微秒的水平。

这只是个非常粗略的描述。简单地说,只有你我想不到的,没有LIGO想不到的。

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上面说的只是一个观测站,实际上有两个观测站,一个位于华盛顿州(Hanford, Washington),另一个位于路易斯安那州(Livingston, Louisiana),两地相距3000公里。一模一样的技术,一模一样的设备,建立在相距3000公里的两个地方。实际上还应该有一个的,据说有计划要在印度建一个,但是现在还只是计划而已。这是为了,为了什么呢?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同时也可以用来测量引力波的速度和偏振,以及确定引力波的产生位置。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也有类似的仪器,但不幸的是,他们的测量精度都还比较低,而且这段时间也没有正常运行——真是太不幸了。

 

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学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UTC时间(协调世界时)2015年9月14日9点50分45秒(北京时间17点50分45秒),LIGO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Livingston)和华盛顿州的汉福德(Hanford )的两个的探测器,观测到了一次置信度高达5.1倍标准差的引力波事件:GW150914。他们同时宣布,这是首次观测到了双黑洞的碰撞与并合。

PRL文章里详细讲述了这个事件,文章还说,也许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引力波事件,不像GW150914这么明显,但是也有可能是,正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LIGO的这个测量周期持续了四个月,2015年9月12日(?)启动工程试运行,正式开始于2015年9月18日,结束于2016年1月12日。2015年9月14日测到了信号,信号持续了大约0.5秒,频率大概在100赫兹,最大幅度达到了$10^{-21}$。

 

最后再说一遍,关于引力波,我是一点也不懂的。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和很多钱,建立了一套非常精密的测量系统,分析了所有目前已知的噪音和信号来源,然后在理论预言的某个频率范围内,看到了一个信号(或者说波形),这个信号不能(至少是暂时不能)用其他机制来解释,只能有双黑洞融合这个机制来解释,所以说他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的预言。

引力波测量的困难还不仅仅在于信号幅度太小了,更大的困难在于这是桩守株待兔的工作。一个引力波事件只能发生一次,你看到了就看到了,看不到就完了。现在只是看到了一次(也许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引力波事件),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到底会不会来?你知道吗?谁也不知道,真是太遗憾了。幸运的是,LIGO已经观测到了一次,而且LIGO还要进一步改造,他会变得更灵敏,而且还会有其他的引力波探测系统投入使用,也许将来会观测到更多的引力波事件。这样的事件观测到的越多就越好,我们对理论的信心也就会越强。其实,现在说什么都还有些太早,最终还是要看将来的、更多的、独立的、观测结果。如果将来观测到了,那就太好了;如果观测不到,如果观测不到,那就太遗憾了,太糟糕了。

关于引力波的检测,我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作为一个外行,作为一个读了PRL文章的外行,作为一个懂得一些激光光谱学测量的外行,我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

好了,就到这里吧。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B.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Virgo Collaboration)

Phys. Rev. Lett. 116, 061102 Published 11 February 2016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引力波事件GW150914的发现经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958139.html 

 

 

[4]caozexian  2016-2-21 07:57

这篇文章学弟写得大失水准,没有照顾到我们这些不懂引力波也不懂光学测量的人。
为什么激光功率增大了相当于干涉臂长增加了?? 求科普。

 

博主回复(2016-2-21 08:50)

曹老师你想多了、想复杂了

我是简单地把这个干涉仪当成个黑匣子来看待的:
1、光源(激光器)发出很多光子n,每个光子可以认为是独立的(不考虑什么利用压缩态来提高探测灵敏度)
2、干涉仪的两臂对每个光子产生相同的相位差$\phi$,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这个$\phi$。
3、探测器上测量到的东西正比于$n \phi$。这就是信号或者噪音:想要的东西我们就叫他信号,不想要的东西我们就叫他噪音——其实信号和噪音都是影响因素,只是个说法而已
1-3就是我们熟悉的迈克尔逊干涉仪,LIGO只是个增强版
4、LIGO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增强因子$A$,现在测量结果正比于$A n \phi$了
5、对于这个$A$,可以有两种解释:可以认为是$A n$,就是激光功率增强了;也可以认为是$A \phi$,相当于干涉臂增长了。但是$A$只能用一次,这只是解释的不同而已。
6、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输出结果,包括光源起伏、地震影响等等,当然也包括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引力波算信号,其他都算噪音。
7、所有的结果都体现在波形上:这只是一条随时间变化的测量量而已(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实数)。
8、对于这个波形(随时间变化的实数),它的每一个小部分(可以按秒来切,也可以按毫秒、微秒、分钟、小时来切断),都可以用振幅、频率、增长率(衰变率)来描述,其实就是傅里叶分析那一套。每一部分都是信号(或噪音,再次强调这只是个说法而已)。
9、LIGO声称,自己知道所有的测量结果的来源。随便哪个波形,他都能分析出这是来自于地震的、还是来自于隔壁王二麻子打喷嚏的、或者是火星人咳嗽的——这些都是噪音。LIGO还预言说在某个波段,引力波可能会造成某种特定波形,其他任何因素都做不到。2015年9月14日,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波形,就说这是引力波了。至于说双黑洞融合的那些“直接观测”,不过是反推回去的,什么60个太阳质量、距离地球13亿光年、融合损失了3个太阳质量,都是反推回去的结果。

上面这些话不过是重复了我文章最后的说法而已:
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和很多钱,建立了一套非常精密的测量系统,分析了所有目前已知的噪音和信号来源,然后在理论预言的某个频率范围内,看到了一个信号(或者说波形),这个信号不能(至少是暂时不能)用其他机制来解释,只能有双黑洞融合这个机制来解释,所以说他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的预言。

如果换个说法,大概是这样的:
这件事简单地说,就是有几千个人、用了几十年时间、花了几百亿美元,然后拿出来一张图说,这就是我们预期的结果
那么外人能说些什么呢?你说我做的有问题?那么请你拍出几百亿来再说话
这就跟以前赌神片里的showhand一样:你想看我的牌?我all in了,几百亿美元、几千个人、几十年的时间,你跟不跟?你有这么多钱吗、有这么多人吗、有这么多时间吗?
简而言之,你跟得起吗?反正我是跟不起的

所以现在只能是等:现在说什么都还有些太早,最终还是要看将来的、更多的、独立的、观测结果。如果将来观测到了,那就太好了;如果观测不到呢?如果观测不到,那就太遗憾了,太糟糕了。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957517.html

上一篇:摩擦力的奥秘:书页交叉的两本书,可以吊起小汽车
下一篇:引力波事件GW150914的发现经过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45 李颖业 王国强 徐令予 武夷山 田云川 曹则贤 尤明庆 王涛 谢力 鲍海飞 邢志忠 吕喆 陈智文 黄永义 邵鹏 赵美娣 王虹宇 宁利中 文克玲 符建 应行仁 王春艳 庄世宇 彭真明 徐士杰 刘全慧 范运年 罗会仟 徐晓 孟庆仁 陈儒军 张云 郭红建 蒋敏强 施郁 黄兴滨 nipy zjzhaokeqin bridgeneer ZYHDZ yangb919 yunmu Zjinney xqhuang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