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高考随想几则

已有 5253 次阅读 2014-6-26 20:27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几天高考成绩出来了,关于高考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我也来凑凑热闹,用一些数字和个例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


自教育产业化以来,大学的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常见的说法是,以前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而现在的大学生啥都不是。但是,对于网上讨论高考和大学教育的人来说,有许多人实际上并不适应这个变化,因为他们或者是教育产业化之前考大学,或者是毕业于教育产业化之后的优秀大学。最明显的证据是,很少有人讨论三本大学,实际上连二本大学都很少提及,提到了大多也只是为了在讨论中国高等教育的时候踩他们几脚。

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是针对最优秀的年轻人。这里我对高等教育的定义做了些修改,它指的是这样的两类教育:教育产业化之前的高等教育和教育产业化之后的一本大学里的高等教育。我选取两个年度的数据来说明这样做的理由。我考大学那一年是1988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为67万人[1];最新的数据是2013年,全国高考的一本录取人数是90万人[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数据[3],可以得到相应的招生率(以同龄人口来估计)分别是1988年的4.6%和2013年的4.5%。也就是说,高等教育针对的是适龄人口里的前5%(以高考成绩来衡量)。如果你碰巧不在这5%里面,你要么就得不到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前),要么就只能得到名义上的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后)。顺便说一下,即使这个名义上的高等教育也只能覆盖适龄人口的30%左右。

有人说“成功人士大多在学生期间学习成绩介于5%--15%之间,前5%的学生日后基本没有多大成就。”说这种话的人要么就是扯淡,要么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隐藏了巨大的假设。实际上这取决于你上的是那个班。就以能不能考上清华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准来说明一下好了,如果你上的是北大附中的重点班,你就是排在50%大概也能考上清华,如果你是河南某县的第一名,能考上清华的可能性也到不了50%。至于工作以后的成功,和大学里的排名就更没有太大关系了,无论如何,你们都已经是同龄人里的5%了。


+++++++++++++++++++++++++++++++++


现在再来谈谈中国的高等教育。我怀疑,绝大多数人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隐含地假设了自己讨论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5%的同龄人。我想说,即使在这个假设下,“成功人士大多在学生期间学习成绩介于5%--15%之间,前5%的学生日后基本没有多大成就。”这个说法好像是挺有说服力的,但是,它有个显而易见的解释---学习成绩好的这5%都出国了,而他们在国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成就并不大。下面稍微详细地阐述一下。

让我们再明确一下,我们讨论的是适龄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这5%的人。我们把他们当成一大类人,无需详细考虑他们来自于北大清华,还是普通的一本大学。统计地说,要想出国留学,肯定要成绩好,而且过去二三十年里国外的各种条件确实有吸引力,可以假设成绩好的学生都出国了,这些人的比例大约也就是5%。这可以根据每年美国大学发给中国学生奖学金的人数(估计不过几千人,但是我没有查具体数目)、美国每年发放的H1B签证数目和技术移民配额等因素来估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另一个证据是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人数[4])。我们平时听到的成功人士在这个5%里占的比例应该还不到5%,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遇到了玻璃天花板。同时要注意,在评论这些人成功与否的时候,不是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相比,而是和他们同样优秀的人相比,即留在国内的、但是成绩也在10-15%的那些人。后面这些人里有些成功了,因为他们抓住了更好的机遇---中国正在大发展。

我们还可以由此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策略---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具有整体布局的,基本上所有的学科方向都布了点、安排了人。在这个方面,现在只有美国做到了这一点。以前的苏联也做到了,但现在垮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算是做到了,但不幸的是,欧洲并不是一个整体;日本也在努力做,但日本只是个经济大国,没有资源,而且经济发展受限于美国的控制,很不均衡。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上面说的这5%的人实际上是尽量公平了,而且很可能预判了要跑掉5-10%成绩最好的---当然,也可能是完全被动的,毕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你真的想走,那就谁也留不住了。但是,因为培养的基数大,西方国家的胃口小,最后还是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人,而正是这些人成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当然还有些出国留学归来的人,他们的比例虽小,但起的作用并不小,在某些方面可能作用还很大。

从效果上,这种先优选出5%、在对他们均匀地撒水的高等教育策略还是成功的。跑掉就跑掉了,没办法,但也就是跑个5-10%而已;高考之前的填鸭式教育毁人了,让他们厌学了,那也没办法,就算毁了30-40%吧;但这样还有一多半算是顺顺利利地按照目标培养出来了---这个目标就是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服务。这剩下的一半人里可能出不了诺贝尔奖什么的,但诺贝尔奖真的不能算是国家目标,它太小了,设计高等教育策略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考虑这种小概率事件。至于你说,“适龄人口里只有5%得到了高等教育,这不公平啊”,“我考了8%,就没机会了,可我并不比5%的差啊。太不公平了”,只能说,这样的公平还真的不存在呢,谁也没办法。


+++++++++++++++++++++++++++++++++


另外,这5%还真的没必要关注于某个具体的人,大家实际上都差不太多。也许你觉得我说这种话没有道理,但是我想用个例子来稍微解释一下我的看法。最近关于高考最热的一个新闻是,辽宁省去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今年又考了个状元,很多人都觉得这太神奇了,这个小姑娘真了不起。实际上,连考两次状元这种事情的概率并不太小。大家都知道,现在高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区分最好的学生,而是为了尽可能容易地区分普通的学生---虽然我并不认为这种区分有什么道理,但是为了进行招生工作,这种区分是必须的。因此,高考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是没有区分度的,每个地区能够拿高考状元的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可能有10个20个。所以,有很多像刘丁宁这样的学生有5%的几率拿状元(显然,这个5%是为了这篇文章而硬凑出来的)。刘丁宁去年拿了状元了,今年又参加了考试,再拿个状元的几率并不小。全国有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高考,每年都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一般来说,高考状元们第二年都不再参加高考了。

上面这些讨论并没有贬低刘丁宁同学的意思,实际上,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而且这说明了现在的年轻人要比我当年的那些同龄人还要强。连续两年考个文科状元,当然不容易,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真正了不起的是,这样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发现自己做错决定了以后(谁能够不犯错误呢?),不是因循、拖延,而是当机立断,承认自己错了,然后重新准备高考。要知道,中国的高考确实是人生最残酷的历练之一,没有几个人愿意再来一次的---尤其在其他所有人都认为她已经成功了的时候。如果是我易地而处,虽然我已经多了二十几年的历练,也做不到她这样的果断、决绝。我想,即使所谓的“蝮蛇螯手,壮士解腕”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见过、听说过的人里大概一个也没有,也许施一公勉强算是个例外。君不见有多少高考状元现在呆在美国,即使并不如意也难以下定决心回国。

啰里啰唆地讲了这么多,随便总结一下吧。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整体规划,执行方针是一贯的(具体形式有变化),整体上是成功的。而且,从刘丁宁这样的个例可以看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史上最全高考录取率

http://wenku.baidu.com/view/85108d0290c69ec3d5bb75b1.html

 

[2]2013年全国各省高考一本录取率

http://www.233.com/gaokao/zhiyuan/lqcx/all/20130802/082051341.html

 

[3]中国统计年鉴2013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

1987年,15-64岁人数,71985万;2012年,15-64岁人数,100403万。


[4]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

http://www.csc.edu.cn/Chuguo/22cb120cb40646c6b4b3a66056f16a45.shtml

 2014年计划选派7000人出国留学,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500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500人。




(43+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06851.html

上一篇:我心目中的优秀网络作者 (完)
下一篇:科普的困难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12 蒋永华 梅钢 孙东科 戴德昌 赵斌 唐常杰 郝维昌 孙卿 李宇斌 刘洋 shenlu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