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激光制冷 精选

已有 8820 次阅读 2014-5-28 14:57 |个人分类:大众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题记: 今天看到 罗会介绍《自由落体在量子尺度下的检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926-798005.html),就去看了看那篇文章,觉得有些意思。因为这个工作涉及到激光制冷,我就从文档里翻出了自己的一篇小文章,也许可以让访客笑笑。这是我去年为《物理教学》杂志写的小文章,现在应该是发表了。

补记:发表于《物理教学》2014年第10期,第2-3页。 2014/10/24    


说起制冷,大家都很熟悉,毕竟现在家家都有冰箱,人人都用空调;说起激光,我们也不陌生,即使没有用过激光打印机,总该听过激光唱片吧。可是要说起激光制冷,就有点让人糊涂了。怎么着?激光制冷?大冬天的我觉得冷了,可以到太阳底下晒晒,这我懂,万物生长靠太阳,光产生热嘛。可是大夏天的我觉得热了,想吃根冰棍,难道说拿杯水用手电筒照照它就冻成冰了吗?不是忽悠人吧?

 

您别着急,这还真不是忽悠您。激光真的能制冷,而且冷得温度低、冷得速度快,只是条件有些难,成本有点高,现在还只能在一些先进的实验室里实现。请您听我慢慢道来。

 

制冷很简单。人大多好逸恶劳,工作得累了,就不想动了;气体也是如此,对外做功会消耗它的能量,从而把温度降下来。不管是空调还是冰箱,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这样的:先用压缩机把工作介质(以前是氟利昂,现在为了保护大气层中的臭氧,都改用无氟的工作气体了)压缩,这样当然会对气体做功,使得气体温度升高了,但是没关系,因为可以在工作气体和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热接触,把这些热量传递给外界,这样就得到了被压缩的工作气体;接下来,切断压缩气体与外界的热接触,让压缩气体突然膨胀,它就会对外做功,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温度;然后,在降温后的工作气体与需要冷却的物体之间建立良好的热接触,物体的温度就下降了,同时气体的温度上升了;最后,断开工作气体与待冷却物体之间的热接触,再启动压缩机,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冰箱温度就降下来了,空调房间也变凉快了,当然你也要付出代价:压缩机变得很烫,另外你还要付电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制冷也是如此。

 

激光也不难。激光也是光,但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光。它是单色光,强度很大、方向性很好,用专业术语来说,激光是相干性非常好的光。光,我们都非常熟悉,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光,不管是“三光者,日月星”里的太阳光,还是“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里的蜡烛光,它们都是非相干光。无论是相干光还是非相干光,它们都是因为能量高的原子在跳到低能量状态时发出了光子,只是它们在发射节奏上有巨大的差别:对于非相干光的光源来说,大量的原子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家都自行其是,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谁,这样一来,发出的光不仅波长(也就是能量)不同,方向性各异,而且位相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干什么都踩不到同一个步点儿上,虽然看起来光彩夺目,但有时候就是干不成大事儿;相干光的光源则完全不同,它们认为“人心齐,泰山移”,坚信“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先是把设法把大家伙都聚集在准备发射的状态下(专业术语叫作“在系统中实现了粒子数反转”),然后一声令下“要有光”,大家就一起发光,所以,激光不仅波长单一、方向一致,就连步调都是一模一样的---都和触发激射的那个光子一样(这就是激光这个名字的来源,“受激辐射导致的光放大过程”)。两千多年前,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们争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时候,有位告子先生就说了:“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说法居然应验在两千年后的激光身上---激光就是这样一种随大流的家伙,只要有人带个头,大家就跟着跑。

 

可是,激光制冷就有些难了。但是,激光制冷难就难在具体的实验技术,它的工作原理还是很简单的。

 

还是从气体说起吧。气体是由大量的原子(或分子)构成的,每个原子都自由自在地东奔西走---实际上它们个个都是愣头青,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直到与其它原子相遇才会因为碰撞而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气体的温度就反映在这些原子的平均速度上,平均速度越快,气体的温度就越高,因此,冷却气体的过程就是设法降低原子平均速度的过程。但是,采用一般方法降温的时候,由于原子间有相互作用,当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子们碰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就舍不得离开了,彼此抱团取暖,就变成了液体、进而变成了固体。对于液体和固体的降温,我们现在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最低也只能降低到1mK左右,也就是绝对零度以上千分之一度的水平,而绝对零度指的是所有的粒子全都一动不动的理想状态(让我们暂时忘掉量子力学吧),这听起来是很低的温度,但是,科学家们总是得陇望蜀,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更低的温度,比如说,万分之一度,甚至百万分之一度。怎么办?

 

怎么办?简单极了---分而治之就可以了。把原子气体放在非常稀薄的真空里,原子气体的密度大大降低,原子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原子的数目非常少,这样它们就再也见不了面了。然后再一个一个地把它们的速度降下来,整个系统也就冷下来了。可是,怎么把单个原子冷下来呢?对了,您猜对了,我们用激光,这就是激光冷却。

 

原子并不是个实心球,它有内部结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它有内部的自由度。原子既可以吸收光,也可以发射光,这两种过程分别对应着原子里的电子跳到更高的能量状态里(吸收能量)或者从更高的能量状态里跳下来(放出能量)。对于特定的原子来说,它只能够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为了便于陈述,我们把相应光子的能量称为E0),如果光子的能量与E0相差不远,也能凑合着对付过去,如果差的太远,那也就爱莫能助了---简单吧,可是激光制冷靠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现在考虑一个原子,它正头脑发热,像一匹脱缰野马一样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驰,对不起,错了,在空无一物的真空里奔跑,我们怎么把它的速度降下来?对了,用激光迎着它照过去。窍门在于,激光光子的能量要比E0小一点,原子要想吸收这个光子,就要给些好处,赔上一点自己的动能,把这个差价补齐了。更专业一点的说法是,迎着光前进的原子看到光的频率增大了(多普勒效应,类似于声学中的多普勒效应:迎面驰来的火车的啸声要尖锐些,而远离的啸声则要舒缓些),就可以满足吸收所需要的能量条件了。当然,吸收了光子以后,原子的总能量变大了,它也不能总在那里挺着啊,早晚还要发出光子、重新回到低能量的状态,那么是不是就得而复失、一切都白干了呢?不是的。原因在于,吸收和发射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吸收的光子来自于一个固定的方向,而发射的光子则跑向四面八方(用专业术语来说,发射过程中仍然是自发辐射过程为主),平均下来,经过一次吸收-发射过程,原子就要损失掉一点速度,经过很多次以后,原子速度就降为零了。当然,原子的运动方向可不止一个,必须把所有三个方向的速度都减小,才能把原子的温度降下来。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六束激光,彼此垂直、两两相对地照射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上,从前后、左右、上下所有方向彻底封住原子的去路,把它们来一个逮一个、来两个逮一双,形成一个温度很低、原子数目很多的“光学黏团”(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光学方法冷却的原子在那里晃晃悠悠地踱来踱去,就像一团粘糊糊的糨糊似的)。温度有多低呢?绝对零度以上万分之一度,采用更先进些的措施还可以达到更低的温度,百万分之一度或更低的温度。数目有多大呢?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个---听起来挺可怕的,但是要记住,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原子,几百万个原子可真算不上很多,还够不上塞牙缝呢。冷却的速度多快呢?这个可真快,只用一眨眼的时间,绝对不到一秒钟的工夫,小火炉变冰棍,原子一下子就从室温左右降低到宇宙中前所未有的低温了。

 

神奇啊,激光制冷可真棒啊,可是它有什么用吗?当然很有用了。你想想,几百万个原子乖乖地呆在那里,个个都懒洋洋的不动弹,你想怎么修理它们就怎么修理,那么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利用激光制冷的原子,可以做成最准确的时钟,相对误差只有10-17的时钟,也就是说,如果用这块表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记得吧?宇宙大爆炸:砰的一声巨响,宇宙就诞生了!)开始计时,那么到现在的误差也不过只有几秒钟而已。利用这么精准的时钟,我们甚至可以检验物理规律是否随着宇宙的演化而发生变化;至于日常生活中的计时、点卯,北斗系统的定位、寻人,更是个个都离不开精准的时钟。

 

原子的激光制冷相对比较简单,分子就比较难一些,液体和固体就更难了,因为后者的组分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现在,人们还只能利用激光冷却技术冷却一些原子啦、分子啦,最多也不过冷却一个几十微米大的小镜子(已经很了不起了,大约包含了1014个原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很强)。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激光来冷却大块材料的方法。也许将来会有一天,当你觉得天气太热的时候,只要跑到太阳下面晒一晒,就会冷静下来了--- 咦,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怪呢?也许我被太阳晒糊涂了。还是先去吃根冰棍,以后再聊吧。

 

[1]王义遒,激光致冷和冷原子的应用[J]. 物理教学2009(1):2


补记:参考文献是《物理教学》编辑帮助添加的。实际上我读过王老师的书《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写得非常好,讲得很清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798369.html

上一篇:网络不是解决争执的好地方
下一篇:超级英雄们都歇会吧,我们就是来看范冰冰的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4 刘全慧 林涛 李桂顺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