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激光光谱学教学笔记之非线性光学混频技术 精选

已有 9282 次阅读 2018-5-9 19:54 |个人分类:大众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心齐 泰山移

 

 

有了激光器,还想要更多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有了许多不同波长的激光器,还想要可调谐的激光器。有了可调谐的激光器,还想要覆盖更多波长范围的激光器。可是人力有时而尽,增益介质依赖于具体材料的特性,总会有可能遇到没有适当激光器的波长,怎么办呢?

一种方法是自由电子激光器,增益介质不是具体的哪种材料,而是“自由电子”,他们在特殊设计的磁场(扭摆器)中运动,从而产生辐射。这个玩意占地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因为它跟同步辐射光源一样,都是高能物理实验研究的产物。

另一种方法就是非线性光学混频技术,利用光和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由几束激光产生新的不同波长的激光。

光的相位因子里包括两项,$\omega t$$k\cdot r$,分别描述光场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材料对光的响应不仅有线性依赖的部分,还有非线性混频的部分。在材料中的同一个位置,$\omega _1$$\omega _2$ 的两束光的混频是$\omega _3 = \omega _1 + \omega 2$,其实这来自于常见的三角函数乘积公式$\cos x \cos y =(\cos (x+y) + \cos (x-y))/2$。做个简单的变量代换,就可以得到$\cos \omega_1 t \cos \omega_2 t =(\cos (\omega _1 + \omega _2) t + \cos (\omega _1 - \omega _2 )t )/2$。频率匹配条件也称为非线性光学过程的能量守恒条件。

在材料中不同的两个位置AB,为了让远场得到显著的非线性光,这两处的空间相位必须匹配,这样才能相长干涉。以A为相位的原点,非线性和频光$\omega _3$ 传递到B处的相位就是$k_3 \cdot r_{AB}$,而B处的$\omega _3$光的相位依赖于两束初始光的相位$k_1 \cdot r_{AB}$$k_2 \cdot r_{AB}$,为了让二者相等,就必须有$k_3= k_1+k_2$(这里应该是矢量公式)。在非线性材料中,折射率依赖于波长和偏振,为了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必须适当地选择入射光$\omega _1$$\omega _2$的入射方向和偏振(相对于晶体)。相位匹配条件也称为非线性光学过程的动量守恒条件。

如果相位匹配条件不能严格满足,$\delta k=k_1 + k_2 - k_3 \neq 0$,那么,非线性材料里和频光能够保证相长干涉的区间长度就是$\pi / \delta k$,超过这个长度以后,就会发生相消干涉。如果把非线性晶体做得足够薄($< \pi / \delta k$),把许多这样的薄片摞在一起,不同位置的晶体薄片的光轴是周期性变化的,也就是说,在还没有来得及变为相消干涉之前,就让下一个薄片里的相位变号,这样就可以继续进行相长干涉了。这就是所谓的“准相位匹配”,具体的实现可以是在晶体的两侧制作一系列非常微细的电极,再施加周期性的电场、从而改变晶体中的电荷分布(也就改变了光轴)。(PPLN

显然,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产生和频光,也可以产生差频光,乃至更高次的谐波。频率匹配条件是显然的,相位匹配条件也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修改。为了高效地产生混频光,必须有高质量的非线性晶体,我们这里只能简单提一下,非线性晶体都是不具有反演中心的材料,否则,晶体对称性就会保证材料的二阶响应率张量等于零。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光的产生也不例外。两束光进去,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有一束新的光出来;一束光进去,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也可以有两束新的光出来——光学参量振荡器利用的就是后面这种过程。当然,为了高效率地实现,同样也要满足相应的频率和相位匹配条件。至于说产生的两束光,一个叫信号光,一个叫闲置光,完全就是出于实用的目的,有用的那个就叫信号光,用不着的那个就叫闲置光。正所谓: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欲者无所求,饱食终日而遨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113186.html

上一篇:“水汽能”热泵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学界四大奇案之褚健篇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4 王安良 徐令予 李颖业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