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谈谈红月亮 精选

已有 7612 次阅读 2018-2-3 21:01 |个人分类:大众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18131日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见月全食的全过程。北京的天气特别好,很多人都出来看月食,而且看到了“红月亮”——月全食的时候,月亮并不是黑乎乎的看不见,而是暗淡的红色。

日食和月食月产生的原因,大家都很熟悉了: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上,月亮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就是日食,地球挡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就是月食。只是西部地区不能看见前半段过程而已。所以,日食大都发生在阴历的月初和月末(“朔”),月食大多发生在阴历的月中(“望”),也就是满月的时候。

月全食是因为月亮完全躲在地球的阴影(本影)里,那么,红月亮是怎么出现的呢?很多科普文章都提到,这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层,一部分太阳光被大气折射到地球的阴影里,而大气对红光的散射最弱,所以整个月亮就弥漫在红光里了。但是,大家都是定性地说说而已,很少见到哪怕是半定量的计算。

下面我们就用大学普通物理来谈谈红月亮。

我们看到的月亮张角大约是0.5度(用弧度表示就是0.01),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位于地球的本影里,如果红光仍然能够覆盖月球,那么地球大气导致的太阳光折射角也需要是这么大才行。

气体的折射率大约是1.0003,那么,根据折射定律,从真空进入大气,光线的偏折角最大也就是0.0003,远小于0.01,不足以覆盖整个月球。

原因在于上面把地球大气当作均匀介质考虑了,认为折射就发生在从真空到大气层的一刹那。其实,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地面附近密度大,越高的地方密度越小。大气的密度依赖于到地面的高度,大致是个指数关系(大气密度的衰减高度大约是L=7公里)。大气的折射率依赖于密度,地面附近的折射率大致是1.0003。所以,在距离地面高度为$h$(单位为公里)的地方,折射率大致是$n(h)=1+3\times10^{-4}\times e^{-h/7}$

在均匀介质中,光是直线传播的,但是,在不均匀介质中,光就会偏折,朝着折射率高的地方偏。沙漠里出现的海市蜃楼就是因为这个:地表温度高,气体密度就低,折射率也就变小,从高处来的光,在靠近地面的时候,就会向上偏折,进入你的眼睛。

擦着地球边缘、经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经历的就是这样的一种不均匀光学介质。靠近地球的部分,折射率大,远离地球的部分,折射率小,所以光线就朝着地面偏转。

红月亮示意图 (科学网博主 吕喆 绘制)

下面我们估计那些影响红月亮的参数。

光线在大气层中行进的距离大约是$s=2\times\sqrt{2RL}\approx 700$公里(其中R是地球半径6400公里)。可以认为,在这个距离是上,大气的密度大致没变。

假设光线轨迹到地面的最小距离是h,那么光程(折射率乘以路程)就是$n(h)s$,光线的偏转角就是$\frac{d n}{dh}s  =0.03e^{-h/7}$。也就是说,掠地而过的光线可以偏折0.03弧度,最近距离7公里的光线,偏折角度是0.01,足以覆盖月球了。

影响红月亮的另一个因素是吸收。因为掠入射的光线在大气层中行进的距离远远大于垂直入射的情况,所以吸收非常重要。越靠近地面的光线,被吸收的越多,因为那里的大气密度越大。另外,红光的波长比蓝光长,不容易散射,所以通过大气层以后,剩下来的红光最多。

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简单地估计一下就可以知道,对红月亮起作用的太阳光来自于距地面大约15公里的高度(10-20公里吧),红月亮的亮度大约只有满月的万分之一左右(对于同一个波长)。因为这两个强度相差很大,在拍摄月全食的过程中,明暗两区的光强相差极大,很容易造成CCD的饱和,从而在阴影区出现一些伪色彩。

简而言之,产生红月亮的原因有两个,都跟地球的大气层有关:

  1. 把太阳光偏折到地球的本影里,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不不均匀的,这类似于海市蜃楼效应。

  2. 把波长短的光都吸收掉,这是因为大气对光的散射强烈地依赖于波长,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实际上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98323.html

上一篇:后三民主义?前三民主义!
下一篇:央视谈《坤舆万国全图》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27 苏德辰 李毅伟 吕洪波 张士宏 刘炜 杨学祥 黄永义 戎可 张忆文 葛素红 俞云伟 冯大诚 迟延崑 刘安金 曾泳春 谢力 晏成和 张志刚 马红孺 宁利中 尤明庆 徐令予 刘全慧 王安良 杨正瓴 王春艳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