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再赴东瀛(13)---日本的环境变化

已有 2255 次阅读 2014-4-23 14:35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法律, 日本政府, 化工业, 水俣病, 哮喘病




现在到日本,会对那里的环境留下深刻印象,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风和气爽。

 

但如果追溯历史,日本在环境问题上也是走过弯路的,1950-1970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空气、水,甚至食品都遭受过严重污染。比如在有一家化工企业,由于当时排放汞污染了水,在当地引发了“水俣病”。这家企业至今仍然存在,但每年创造的利润只够用来支付病人的医疗费用了。上个世纪50、60年代,因石油、化工业排放的煤烟没有脱硫,曾在日本四日市引发了严重的哮喘病。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症状,一些哮喘病患者在痛苦中死去,也有一些哮喘病患者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四日市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为775491人。“水俣病”和四日市哮喘病都被列入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从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关注并采取措施治理环境问题。很快见到了成效,一些环境指标明显好转。采取的办法大概包括转变产业政策、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各项指标、明确各方责任、解决技术问题等等。

 

1970年,日本制定了《7O年代的通产政策》,提出日本产业发展应从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改变钢铁、电力、水泥、纸浆、化工等污染型产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也与7O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有关,由于日本的资源匮乏,从长远考虑,需要从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日本推行政策时,都很注意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解决环境问题也不列外,制定了四个方面的法律: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关于环境保护的专业法律;关于环境保护的综合法;与环保密切关联的法律。对于每一类法律,都有非常细致、具体的法律。比如对于废物再生利用方面,就对容器包装、家电、食品、建筑材料、汽车等分别制定了再生利用法。

 

通过制定对环保成本的不同负担主体(污染者、受益者等)责任、税收调节等政策可以从机制上支持环保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还必须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日本通过在环保技术上的发展,在污水处理、汽车尾气净化、混合动力汽车、金属加工过程有害物控制、提高能源热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都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教育、科普方面,日本也下了很大工夫,将节能、节约作为每个人的行为美德,人人都树立起环保意识,自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节上。特别是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或科普材料向幼儿、青少年、家庭主妇等普及环保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告诉他们若将两升首次淘米水倒入下水道,则需要4浴缸净水才能净化,500毫升的食用油的净化成本为330浴缸的净水等等。这些知识的普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

 

2007年6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概要》中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理念,要保持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与传统,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环境与能源技术,拥有丰富的从事环保的工作的人才,具有克服严重公害的经验和智慧。

 

比较日本走过的路,中国或许也在重复这一过程,但愿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也能得到扭转。

 




(原文写于2010-09-14 21:59:50 新浪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787776.html

上一篇:我们的忽略 (文摘)
下一篇:恩施行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