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纪念人类首次圆满完成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考察二十周年

已有 4891 次阅读 2018-12-9 21:29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二十年前的今天,中国科学院组织领导的“98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圆满完成,返回拉萨,西藏自治区政府召开庆祝大会,热地书记、平措主席等出席庆祝大会。

   记得当时我曾经在日记里写过:

   “今天,12月9日,西藏自治区为我们组织庆功会,是最难忘的一天。

    自治区政府热忱欢迎、庆功,令我难忘。队员们难分难舍,情深义重,令我难忘!

  下午四点半,全队离开住地,前往庆功会场。三辆军用摩托车,三辆警车开道,沿途戒严,真是享受“最高级礼遇”。欢迎的、围观的人群在道路两边自由地排列着。我含着泪,望着人群。是兴奋,是激情,也混有难言的情绪……。

 庆功会上,自治区领导要我多讲,至少讲四十五分钟。我的汇报提纲是: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1.  历史回顾

2.  穿越过程简介

3.  丰硕的成果

4.  艰辛的历程

5.  一条新的科研道路-艰辛的道路

6.  愿大峡谷与地球和人类共存

    大约讲了四十多分钟,我不知道我是如何讲完的。记者们问我要讲稿,我把提纲给了他们。

    晚宴很丰盛,自助餐。自治区领导人和我坐在一起,亲切交谈,热情敬酒,使我深感温心。

    俗话说,没有不散的宴席。宴会临近尾声,各分队便自动聚在一起,共渡这难忘的一瞬。明天,西藏的队员,尤其是登山队队员,要留下来,其余大部分队员要赴京。36 天徒步穿越的友谊,36天风雨共渡的真情,队友们不知从何说起,代之的是碰杯,是痛饮!二分队的关志华教授在接到登山队员加措、丹增和仁青平措送给他的珠峰顶岩石珍贵纪念品时,竟泣不成声,与加措紧紧拥抱。这情绪波及其它队员,人人都留下热泪……。老关哭泣着,离开了坐席。我和他握着手,紧紧地,无言相对!

      谁说男儿不流泪,谁说好汉不动情。

      泪当流时流不尽,情当动时动无境。

      徒步穿越觅知己,知天知己心共鸣。

    照片1.雄伟壮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照片2.春季预查的全体队友

   照片3王光英副委员长、热地书记等领导在天安门广场为我们送行

   照片4.高登义队长宣布:在穿越过程中,各分队都由登山家任队长,指挥穿越,保障了安全

   照片5.第二分队准备翻越多雄拉山口

   照片6.中央电视台首次实现全程穿越的实时转播

   照片7.昆虫学家发现缺翅目昆虫的新分布

   照片8.首次发现大峡谷中的大瀑布:绒扎瀑布

    照片9.登山家帮助我们攀岩

     照片10.56天后,全队安全完成穿越,会师大本营

    照片11.竖立”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纪念碑

    照片12.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为考察队授奖杯

    

   20年来,雅鲁藏布大峡谷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成立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现在,正在一天天地在可 持续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进。

   为了纪念人类首次圆满完成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十周年,第二分队部分队友发起,在北京聚会纪念。我应邀参加。

   二十年后的相聚,队友异常兴奋。二十年后重逢,回忆往事无穷无尽。

   我们寻找当年首发的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纪念封九枚,九位队友签名留念,各留一枚。

IMG_20181208_123553.jpg

   九位队友签名留念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纪念封

001.jpg

  照片13.二十年后重逢,昔日穿越的纪念封重新签名,人人留念

009.jpg   照片14.眼睛有点花了,签名“签在这里”

006.jpg

   照片15.当年中央电视台的刘彤与我留影

004.jpg

    照片16.当年考察队友昆虫学家姚建与我合影

  

    我们衷心祝愿:世界第一大峡谷永远可持续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1150724.html

上一篇:祝福老布什先生一路走好:回忆参加2003年“中美关系:过去、现在、未来”座谈会,愿中美关系不辜负此次座谈会精神
下一篇:《与山知己》1:跟随前辈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
收藏 IP: 183.50.98.*| 热度|

10 檀成龙 刁承泰 吴明火 赵建民 晏成和 韩枫 苏德辰 戴德昌 张珑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