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与友共享地球三极科学心得:有感洪卫国七年后点评我的科普报告

已有 3488 次阅读 2017-8-16 11:01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感《洪卫国图》昨天对我七年前的科普报告点评

2010年10月26日,应九三学社之邀,在北京九三学社总部做了《地球三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报告,迄今已近7年。

这是当时九三学社的报道:

高登义应邀九三学社科普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10月26日作客九三讲堂,做题为《地球三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副主席赖明出席讲座,讲座由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主持。

高登义于2010年10月26日在九三学社科普报告

高登义首先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知天知己的深刻内涵。在讲述地球南极、北极、珠峰三极变化与人类关系时,高登义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深奥的科学理论,内容涉及南极臭氧空洞、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盖是否会融化、珠峰塔林变化、北极环境变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高登义还以诙谐的语言、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他1998年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与2003年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珠峰气象直播节目——《珠峰气象站》的经历。演讲最后,高登义还以大量珍美的图片展示了亲近南北极、欣赏南北极的乐趣。整个讲座贯穿着高登义对人与自然的感悟:“与天知己其乐无穷、与地知己其乐无穷、与人知己其乐无穷”。

前排就座的有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副主席赖明等

高登义还就北极臭氧黑洞、全球气候变化观测指标、珠峰环境保护、人类发展历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问题与在场人员进行了探讨。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王琳、部分北京社员,及九三学社中央、社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70余人聆听了讲座。

今天早晨,从百度上拜读“洪卫国图”8月15日发布的“知天知已--有感高登义先生科学报告”,颇有感受:七年了,能够为听课的朋友回忆起来,我心感动,衷心感谢!

洪卫国图”全文转载如下:


知天知已--有感高登义先生科学报告

2017-08-15  洪卫国图...  文章来源  阅 4  转 1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

在这个寒冷的早上,从南城赶到北城,只为听一听一位年愈七旬的老科学家“谈天说地”。由九三中央设立的九三讲堂,在韩启德主席的亲自关心下,至今已举办了十几次讲座,每次听讲,都获益匪浅。

  高登义,一位可能并不为多数中国人所知的科学家,被称为极地探险专家,地球三极探险第一人。虽早闻此名,却知之不算很多。故今日随其科学报告,“游”地球三极,听其讲他“知天知已”的精彩人生,多少带有些新奇感,当然,还伴随些感动,感想。

  高登义,一个很有意思的老科学家,酷爱科学探险,酷爱摄影,他展示的地球第三极珠峰冰塔林照片,时间跨度从60年代到这个世纪初,从中看得很清楚,珠峰的面貌真的在变呢。

  引用九三学社中央一位领导人的话:高先生的精彩报告,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科学家,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什么是真正的大美。

  高登义先生作为一位大气物理专业背景的气象学家,有幸与地球三极结缘,从而写下自己惊险而又精彩的科学探险人生。三极探险,毕竟危机重重,相信只有浓厚的兴趣和一位科学家对事业的执着才能支撑起他8次登珠峰,九次赴北极,三次去南极,五次去雅鲁藏布大峡谷,并首次完成徒步穿越,将科学生涯的近四分之一留在地球三极的强大力量和不懈努力。

  高教授现在谈起他与三极的近距离亲近,不仅充满了兴奋和喜悦,还得出了“与天知己其乐无穷、与地知己其乐无穷、与人知己其乐无穷”的哲学思考。一个最直接亲近大自然,干了一辈子科考的老科学家发自内心的声音,看起来更具感染力。

  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尽管有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做底蕴,仍然直面自己研究领域的不确定性,实事求是地说真话,讲真事,这样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年代并不少,但愿未来也不会稀缺。

  地球三极,气候极端,它的变化,却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风向标,就像珠峰顶上的旗云时刻预示着珠峰短期内的天气变化趋势。尽管如此,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人类要面对的难题,气候变化主要来自于自然的力量。人并不能胜天。相信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得出的客观认识。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正像高先生所说,带有非常明显的人为统计学倾向,有时数据的不同取舍,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是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对于相关的科学结论多打几个问号,并无弊处。而有时预报天气,如像涉及珠峰登顶这样的天气预报,人命关天,必须非常慎重,这不是靠运气蒙出来的,而要靠实测数据分析出来的,马虎不得。讲起作为嘉宾,曾参与首次中央电视台珠峰气象直播节目——《珠峰气象站》的经历,高先生至今仍感慨颇深。

  似乎最近一直在炒“天气”,借“天”发挥,“千年极寒说”迅速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星球蔓延,商场里的加厚冬装还有雪地靴,异常热销,到成了一种促销手段。中央电视台近日的“焦点访谈”关于极端天气的“辟谣”,其中关于“千年极寒”说法的来源,多少有点让人忍俊不禁。让人想起了这样一个结论:“最可怕的并不是人们的无知,而是所谓专家的误导”,这样的实例并不算少。何况伪专家泛滥,不懂装懂,实在是一件可悲的时情。

  罗素名言:“科学探索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而是在不确定性中确定性地生活”,意在气候变化不可阻挡,要科学认识这种变化的规律,千万百计适应这种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正在此理。“人定胜天”无论怎么看都不科学,靠自己的智慧更好地适应自然,这还靠谱。

 “知天,亲近客观世界,逐渐追缘客观自然面目的过程”。此仍看起来容易,实则不易,想必人们看世界、深入世界的能力有限,毕竟能亲眼看到地球三极奇观的毕竟是少数人,令人羡慕,但可望而不可及;另一方面,人有时往往是带着木头眼睛、有色眼睛看世界,对于看到的,听到的,判断未必就那么准确。科学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的纠错过程。

  知天的同时,努力去知已,了解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了解面对自然,我们能做些什么,能做好什么,如何适应自然的变化,看起来也并不易。

  不管怎么说,有人与你分享大自然的美丽,也算幸事一桩;有人与你探讨真实的世界,也能从中得到乐趣。同样,能与别人分享你看到的世界,你对世界的认识,也可乐在其中。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认识自然,追源自我的本来面目,也许是一个人毕生要做的功课吧。

《地球三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场用“精彩”二字不足以形容其的科学报告,大量精彩的三极图片,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多少有点免费“游三极”之感;同时更让我们面对地球三极,面对大自然,有了新的哲学思考。

  地球三极,好歹跟俺还沾边,因为俺去过西藏呢。顺便传几张照片,其中有俺非专业相机拍的,一般般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1071340.html

上一篇:北极熊的故事:显现北极熊聪明而有感情的生动事例
下一篇:厚德,继承,创新,祝贺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再度启动
收藏 IP: 111.132.222.*| 热度|

3 吕洪波 檀成龙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