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进化与双重伦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kxcyp

博文

生态、生态系统、生态伦理

已有 2324 次阅读 2018-5-16 15:00 |个人分类:生命伦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生态系统、生态伦理 生态(Ecological)一词源于古希腊字οικοs,原意指“家”或“栖息环境”。生态的现代意义为: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必须要依赖环境良好的栖息地,否则就会灭亡,人类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家”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态之家功能多样,如安全栖身之地,相互慰藉交流之所,储藏食物及生儿育女等均不能离开家的庇护,若无家可归则意味着无立足之本,生命可能会被终结。但只有家还不足以生存,还要有食物,而食物来自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食物链”。从生态的含义出发,生态系统可理解为“家的集合”,其专业定义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从定义上看,生态是个体生存的家,而生态系统则是所有生命共存共生的家园。生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所有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需的食物和动力首先来自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并转化为化学能,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是食物链与食物网,而能量最终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water cycle),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和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物质循环的意义在于:物质的更新、物质的再聚集与再分布、为物种进化提供条件、维持大自然相对的稳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含: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及行为信息的传递。其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光信息)、种群繁衍(激素信息)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色彩及气味信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所有生命唯一的家园,但仅有家园是远远不够的,家园的稳定与平衡更是维持家园中所有生命生存与繁衍所必须,甚至是保持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所必须,而保持地球家园稳定与平衡的机制所在就是生态伦理秩序。万事万物皆有秩序,关乎天下苍生生死存亡的生态系统则更加不能例外。生态伦理秩序的发生应该与生命起源同步或更早,其概念为:“自然生态系统在其起源和数十亿年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秩序及该秩序客观存在和演化的道理和运动规则”。生命伦理与生态伦理的内容有许多重叠,但两者侧重有所不同,前者涉及的生命现象更为广泛,无所不及,而后者更加全面的强调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伦理乃自然发生并客观存在,而不是如某些观点所云:“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如此将生态伦理定义为一种人类参与自然后所形成的带有主观色彩的“关系或原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这种论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生态伦理是客观的,其产生于人类起源之前,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尽管人类后来参与并对生态伦理秩序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其附加上了一些“主观文化”色彩,但不能取代生态伦理的客观属性。生态伦理秩序与自然界“同生共死”,人类只不过是生态伦理秩序存在过程中的“匆匆过客”而已。没有生态伦理秩序,则不会发生自然进化,不会有生命和物种的起源,更不会有人类出现。 生态伦理秩序的功能具有十分广泛的进化时空属性,其中,有些是令人想象不到的。从时间维度上看,生命诞生依赖于生态伦理秩序的起源。如果没有一个物质条件适宜和完善的原始生态伦理秩序体系,如原始大气中的多种化学成份,热能、太阳能及电能等各种能量及原始海洋所提供的演化场所等,以及这些原始的物质和能量条件之间井然有序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伦理秩序环境,生命何以诞生?例如,在生命的化学起源过程中,多种无机分子有序结合生成有机分子,各种小分子有序结合生成大分子,进而出现生物大分子。在能量及多种化学物质构成的原始生态伦理秩序的基础上,生命得才以诞生。化学起源过程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序结合与相互作用关系足以说明生态伦理秩序对于生命起源的至关重要性。对于生物的日常生长与活动而言,生态伦理秩序同样必不可少。在生物的生长环境中,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各自具有相对稳定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即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各个生态位之间是具有稳定的生态伦理秩序关系的。如每一种生物占有各自的空间,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营养位置,以及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变化梯度中所居的地位。所有这些与生态位相关的生物及理化因素的作用都具有其稳定的生态时空秩序,这些生态伦理秩序一旦有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食物链中,食草动物的摄食种类和位置,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有机物的分解与被分解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秩序改变就可能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而这种生态伦理秩序的形成则是长期自然进化的产物。生态伦理对于自然进化的动态平衡乃至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均至关重要。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与其食物的生态伦理关系非常值得我们人类反思,当干旱年份时,非洲草原的植物量下降,食草动物的繁殖量就会减少,而相应的捕食动物也同样会随之减少其生育量,此现象确保了非洲草原上各种生物之间稳定的生态平衡。与其它动物相比。我们自身人口发展的自律性又如何呢?无论文化进化如何超速发展,也无论所谓科学技术如何“登峰造极”,人类永远无法也不应该奢望摆脱自然生态伦理秩序的制约和束缚。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在生态伦理秩序面前“无所不能,无法无天”,人类的灾难甚至毁灭也就为期不远了。说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损毁“罄竹难书”并不算过分,如对动物滥捕滥杀,对森林滥砍滥伐,对产的无度开采,对资源的无度耗费,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农药化肥、养殖排泄物和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等等,这些全都是人类的“独门绝作”。其实,上述人类行为的发生并无不可,任何生存与生活过程中消耗均不可避免,根本问题在于其发生的频率的强度。正所谓: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关键看人类行为的发生是否在自然伦理秩序的规范之内。人类若期望自身“健康发展”,则首先要期盼地球生态和谐有序,天下太平,而实现这一希望的当务之急只能是降低人类的物质奢望,人类的所作所为,一切均必须唯生态伦理秩序“马首是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8955-1114272.html

上一篇:生态伦理:自然秩序之理,人类观念之源
下一篇:生命伦理无所不及
收藏 IP: 119.54.81.*|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