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唐代道教的发展(下):外丹道术的兴盛

已有 7792 次阅读 2007-10-1 22:54 |个人分类:道家.道教

——读道教史笔记(十一)

 

 

外丹术新说种种

 

自葛洪阐扬仙道学说力倡金丹服食以来,道教炼丹一直代有传人。在晋南北朝以降的数百年间,以葛洪为代表的炼丹术思想传统基本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葛洪本人既是炼丹家,亦是大医药学家;陶弘景亦复如此。

 

丹家研究本草医药,旨在服食成仙。但兼修医术也使其对炼丹的态度具有几分古医药家注重经验和实效的冷静风格。

 

然而,正是这种注重实验验证的医药家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服食金丹以求神仙不死的信仰带来了危机。因为水银、铅以及雄黄一类砷的化合物、金银一类贵金属,无论怎样炮制都是不可能使人体达到不朽成仙的。它们或具有强烈的毒性,或沉坠穿破胃肠,只会使人短命促死。各种去毒之法是根本达不到去毒目的的。

 

炼丹术士们在实践中碰了壁,开始转向理性思考,寻找炼丹术的理义基础。

 

苏元朗创立“太易丹道”及其影响

 

苏元朗,隋唐之际罗浮道士,自号“青霞子”。他是道教炼丹术处在历史转折路口上代表人物。他发明了“太易丹道”,并著有《宝藏论》一书。所谓“太易丹道”,实际上是指其采用易学阴阳及五行之说来解释金丹黄白之术。他认为炼丹所用药物原料与火候掌握是成败的关键。在使用药物方面,他力倡《周易参同契》铅、汞之说,认为唯此二味才是真正的神仙大药。在炼丹之火候的掌握上,他也力倡《参同契》之说,主张用易理指导,规定升火操作时间的长短,及中途火候的进退。

 

自有青霞子的倡导,《参同契》的学说乃在唐代炼丹术士中盛行起来。不少人潜心研究此书,为之作注。于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烧炼金丹,风行一时。

 

“自然还丹”说

自然还丹的成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精气丹砂----“日月之华气照耀天地,太阳、太阴、冲和之气交腾受气一千八十年,结精气丹砂。”

 

朱砂----此由精气丹砂化育而成,亦需1080年,其特点是“主水,无元和之气未足。”

 

天然还丹----此由朱砂养育1080年而成,由于“是日月之华气(案:指水。)化为天然还丹”,故其具有“阳气足”之特点。

 

自然还丹----在天然还丹的基础上,“天符又照耀一千八十年,合四千八十年,元气足...成天铅自然还丹”。

 

自然还丹是上界仙人服食的。而下界修道之人临炉炼丹,则就是要以人间之火,仿天火之造化,在丹炉中浓缩地再现这全部过程,由此得到与自然还丹性质相同、服之亦可成仙不死的仙丹。

 

运火“直符”之说

 

炼丹术士十分重视火候的进退掌握。所谓火候,即是丹炉温度的控制。唐代炼丹术士以炉中之火比类“天火造化”,讲究火候变化喻合天符运行,这就是“直符”。其说十分繁杂,而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则本于《参同契》之丹道理论。其书有云:“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诎信以应时。”

 

药物配合的相类学说

 

唐炼丹术士强调“洞达阴阳,穷通爻象”,力图运用阴阳学说指导炼丹涉及的药物反应。他们根据药物的阴阳性质,结合实验反应,进一步概括出,只有相类的物质之间才能发生联系和作用,此即药物配合的相类学说。

 

上述自然还丹理论和运火直符之说为唐代绝大多数丹道流派所信奉,而药物配合的相类学说则主要由主张各种药物兼采合用的金砂派所创设与信奉。

 

外丹诸流派的兴盛

 

唐代为道教外丹术的“黄金时期”。外丹术士们因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的问题----上的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粗略地说,它们可以划分为三大派别:

 

金砂派

 

此派基本服食思想源出于医家,相信药物可以治病,可以保命,进而可以成仙不死。历史上此派中多有精通医学者,如葛洪、陶弘景等人。初唐时重要金丹家孙思邈(约581--682),也是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学家。

 

此派炼丹采药广泛,但最重黄金、丹砂。而其内部又存在着主砂和主金两种对立观点:

 

主砂者以活动于唐玄宋时期的陈少微、张果为代表。陈字子明,号衡阳真人。张则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约与陈少微同时或稍后。他们都极力推崇丹砂之神效,宣扬“丹砂是金火之精而成形,含玄元澄正之真气也。此是还丹之基本,大药之根源。”他们反对服食黄金以至全部五金,认为服之求仙,与道弥远。

 

主金者以蒙山道士张隐居之流为代表。张也是活动于唐玄宋开元间的著名炼丹家。他虽承认黄金“性大热有大毒”,但又说:“金之性坚,煮之不烂,埋之不腐,烧之不焦,所以能生人。”他反对服食丹砂,称服之者“无不夭横”。

 

铅汞派

 

此派发端于东汉魏伯阳,中经隋代苏元朗重新发明《参同契》之太易丹道,至唐而始隆盛。当时许多道士都属于此派。如曾授《参同契》于白居易的郭虚舟,曾著《大丹铅汞论》的金竹坡,等等。

 

此派炼丹初以铅、银、汞、砂为原料。它们与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象对应,又分别属于五行中之水、金、火、木。后因感其中缺少中央土这一属,故又拉来了雄黄这味药物。如此四象齐全,五行气足,还丹可成。

 

硫汞派

 

此派系指用硫黄和水银合炼以求神丹大药的一派丹道术士。他们用易学阴阳之说作为义理基础,谓“硫黄是太阳之精,水银是太阴之精,一阴一阳合为天地”。所以相信用硫黄和汞合炼可得到神仙不死之大丹。

 

外丹术之社会影响

 

唐代诸帝多信道教服饵长生之说。初唐诸帝中,以太宗、高宗为最。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命天竺方士耶罗迩婆娑造延年之药,次年,因服食胡僧之长生药,罹暴疾而毙命。高宗也曾打算服胡僧所献之长生药,后经大臣援引太宗之例切谏而作罢。

 

中唐时期,宪宗、穆宗、敬宗都热衷于道教金丹服饵。其中,宪宗不听大臣劝谏,服食金丹后,因中毒而燥渴,数暴怒责左右,宦官陈弘志等人害怕无罪被杀,以至弑杀宪宗。敬宗也是为服食金丹而引发事端,结果被苏佐明、刘克明所杀。

 

晚唐武、宣二宗最为嗜好服丹。武宗于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毒而死。宣宗也因服食丹药,中毒生病,并于次年(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毙命。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788--824)之兄,有婿名李于(一作李干)者,长庆三年(823)正月因服丹中毒而死。韩愈为之撰有《故太学博士君墓志铭》,其中还提到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逊弟刑部侍郎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皆因服丹中毒死之。

 

另外,赵翼《廿二史札记》记唐代服丹而死的大臣,尚有杜伏威、李抱真等人。

 

白居易曾广交金丹道士,与吴丹、郭虚舟多人均有过从。他对《周易参同契》兴趣极为浓厚,同诗人元稹一起向郭虚舟学习烧炼金丹,结果没有成功。据说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火候。

 

大诗人李白,更是深受道教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遍访天下有道高士、金丹炼师。特别是初入长安求仕失败之后,追求不死成仙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四月登泰山时,又是“裂素写道经”,又是服药炼还丹。后来,他在仕途上又再次遭到失败,这使他决意“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留别广陵诸公》)。不久,他在齐州紫极宫,请北海高如贵天师授道录,正式入道。李白诗中,与金丹、炼师有关的,不下100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8173.html

上一篇:唐统治者对道教的崇奉——读道教史笔记(十)
下一篇:唐代道教的发展(上):道教授戒序次与道门法箓传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