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珣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虚伪性》的观点引发一些争议。我的看法是,好的学生其实是他们自己学出来的,对他们来说,老师的教不过是其学的条件而已。所谓“教书育人”,这个说法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教师所教在于“学”,而非“书”或“人”。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学,即以某种学习方式来教学生。好的教师就是以好的学习方式来教学生的教师,好的学生就是以好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学生。
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所谓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都好。能以好的学习方式来教学生的教师,他(她)本人须有好的学习方式。好的教师不过是以其好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故教学的实质是在于“学”而非“教”。教师之教应被本质地理解为教师之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展示他(她)自己的学习方式的过程。这里,学习方式(“学”)是教学的实质内容,学习方式的展示(“教”)则是教学的外在形式。中国学校教育有一个传统性的缺陷,就是重视教学的外在形式(“教”),而轻视教学的实质内容(“学”)。
其实,在内容(“学”)与形式(“教”)之间,内容(“学”)乃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内容(“学”)决定形式(“教”),而不是相反。相对于内容(“学”),形式(“教”)是比较被动的因素,它必须适合内容(“学”)发展的要求。故教学改革的实质并不是在于教改,而是在于学改——学习方式的创新。
受重教轻学传统的影响,如今的教育评估,是重在评估“教”而非评估“学”。据我亲身经历,我校接受教育部专家团的评估,其内容几乎不涉及“学”(学习方式),只涉及教师所批改的试卷、课堂用的讲稿、教材、教学大纲之类以及学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之类的“硬件”。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评估,实为形式主义的教学评估,不能收其实效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教学评估最要紧的不是评估一个学校的“教风”(学习方式的展示方式),而是评估其“学风”(学习方式本身)。当今中国,包括教育界在内的整个学界,最大的问题是“学风”问题。而“学风”是与“党风”(执政方式)、“政风”(行政方式)、“世风”(国民行为方式)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尤其与“党风”、“政风”密不可分。如果不对“党风”、“政风”进行评估,使“党风”、“政风”有根本的好转,则教学评估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的,相反只会是劳民伤财的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