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o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aoji

博文

人类的本性从何而来?说说进化心理学的诞生

已有 6635 次阅读 2020-5-25 22:36 |个人分类:社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自私的基因, 社会生物学, 进化心理学

人类的本性从何而来?说说进化心理学的诞生

 作者:马耀基

 

 男人爱貌女人爱财,本性如此。但为什么本性是这样呢?进化心理学说,我们的择偶偏好是进化而来的。这样选择配偶会让自己的基因有更大的机会传下去。年轻身材好的女性意味着生育力强,而有钱有能力的男人才能照顾好妻子和孩子。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如果丈夫没有能力获得资源,孩子很难活下来。进化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喜欢吃甜食薯片这些垃圾食品,为什么这样?这样的喜好也来源于远古时代,那时物质匮乏,吃高热量的食品才能生存下去,根本没有成为大胖子的忧虑。

进化论在19世纪就建立了,那时人们一般用它来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研究人的眼睛、鸟的翅膀、孔雀的尾巴等是如何进化来的。当时达尔文就预见到进化论将被应用于研究心理和行为,但从达尔文的想法到进化心理学的诞生,还有近百年时间。下面我们看看这段发展历程。


 习性学:从进化角度看动物行为

20世纪初的奥地利,有个小男孩叫洛伦茨,他从小喜好观察鸟兽鱼虫等各种各样的动物。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小鸭在出生后就跟随着鸭妈妈,妈妈去哪里,它也去哪里。小鸭似乎很聪明,明白跟着妈妈有得吃。但洛伦茨年发现,如果小鸭子孵出来后,第一眼不是看到鸭妈妈,而是看到他,小鸭就会把他当妈妈,一直跟着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鸭总是跟随它第一眼看到的运动物体。这种这现象现在被称为印刻现象。

虽然很喜欢研究小动物,洛伦茨读大学时还是听从父亲的意见,选择了医学专业。不过他毕业后没有当医生,而是继续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后来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1937年他出了《鸟类世界的伙伴》一书,首次报告了印刻现象。他后来又有大量的成果,成为习性学(也叫动物行为学)这学科的奠基人,还撰写了很多有趣的科普,为普及这门新学科做出重要的贡献。由于这些成就,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

和洛伦茨同时获奖的,还有荷兰生物学家廷伯根,他是洛伦茨的合作者。廷伯根研究三棘鱼的求偶现象。这种鱼由于背上长着三根刺,所以叫三棘鱼。在繁殖季节,雄鱼的腹部变成了红色。而雌鱼则是银色的,有卵时腹部就会肿胀起来。雄性三棘鱼见到腹部肿胀的雌性三棘鱼,就会上前跳舞求偶,见到腹部红色的雄性鱼就把它赶跑。廷伯根发现,在水里放一根红色的木头,虽然这木头一点都不像鱼,雄鱼还是会把它当成敌人,去攻击它。而雌鱼也会误把这根红木头当成是雌鱼。

三刺鱼.png

三棘鱼

廷伯根还研究了银鸥幼崽求食现象。当银鸥幼崽饿了,它就会啄它母亲的喙,要求喂食。银鸥的鸟喙上有一个红点,廷伯根用一根一端有红点的木棍放在银鸥幼崽前面,幼鸟饿了就会去啄木棍上的红点,红点越大,它就啄得越起劲。

银鸥.png

银  鸥

上面发现的这些发现说明了,动物某些看似“聪明”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遇到适当的刺激就做出相应的行动。就如同计算机预先编好的程序,动物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洛伦茨们认为这些行为是进化选择出来的,能帮助它们生存繁衍。这些发现促使科学家系统地从进化角度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广义适合度:从基因角度看自然选择

用传统的进化论解释动物行为时,有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解释利他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蚂蚁的分工和生殖行为。

在一窝蚂蚁里,工蚁和兵蚁是不能生育的。兵蚁负责战斗,保护家族。而工蚁则负责寻找食物,打扫卫生,照顾蚁后和她的兄弟姐妹。工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己为群,但是没有后代啊,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不能繁殖的蚂蚁还能存在吗,不是早就应该被淘汰了吗?

蚂蚁.png

这种看法主张自然选择的单位是个体,即个体选择。也就是说,能适应环境繁殖后代的个体才不会被淘汰掉。个体选择不能解释利他行为,因此有人引入了群体选择理论。按这个理论,利他行为虽然对自己没有利,但对整个族群有利,这样有利于族群的保留,因此族群里的不同种类的蚂蚁也得到保留。

英国生物学家哈密顿于1964年提出了基因选择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的单位是基因。按这观点,人们有时可以不计回报帮助亲人,是因为亲人很多基因和自己相同,你帮他有利于他的基因传播,从而也有利于自己的基因传播。从基因的角度看,究竟做出多大的牺牲去帮忙才有利可图,可根据基因相似度做出估算。

哈密顿的基因选择理论也称为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又译为内含适合度)理论。广义适合度是指一个个体在后代中(不一定是自己繁殖的后代)成功传播自己的基因或者是与自身的基因相同的基因的能力。和个体选择对应的是经典适合度。如果一个个体没有后代,经典适合度就是0,但他的广义适合度不一定是0,因为他的基因可以通过旁系亲属遗传下去。

用广义适合度能解释工蚁的利他行为。人们研究发现,蚂蚁有一套特殊的遗传系统。工蚁和姐妹的基因相似性高达四分之三。而如果她生育后代,那她和女儿的基因相似性只有二分之一。从传播基因的角度看,工蚁照顾好自己的姐妹比自己生孩子更划算。这里的逻辑也适用于兵蚁。

美国科学家威廉斯非常赞同哈密顿的基因选择理论。他在1966年出了《适应与自然选择》一书,严厉批评了群体选择。他说群体选择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想象这样一个例子:鸟群中有两类鸟,当食物不足时一类鸟会选择自杀把资源留给其他鸟,而另一类鸟不管什么情况都大吃大喝。假设这两类鸟基因相似性很低。到了下一代,哪种鸟更多呢?显然自私的鸟会有更多的生存优势,无私的鸟会越来越少逐渐绝种。由于哈密顿和威廉斯的研究,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基因选择的观点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后来又有人指出威廉斯论证的弱点,说明了为什么群体选择也可以存在。现在有一种叫多水平选择的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在基因、个体、群体等不同的层面都起作用。不过这是后话了。)

在哈密顿和威廉斯之后,美国出现了一个叫特里弗斯的天才生物学家。特里弗斯这个人是科学家中的另类,他很好斗,曾经打架坐过牢房。他本科在哈佛大学读数学专业,后来改读历史。大学毕业后参与编书,接触到了威廉斯的理论,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又回到哈佛读生物学博士。几年前,他出了一本传记,叫《狂野人生》。

70年代初,他还在读书就提出了极具洞察力的理论。这些理论里影响力最大的是亲代投资理论,根据这理论两性对后代的投资不同导致它们的择偶策略不一样。具体来说,因为男的精子数量多,一次射精就有几亿精子,而女的一辈子最多也只能有几百个卵子。物以稀为贵,卵子比精子值钱,如果把这有限的卵子浪费了,女生就没有后代了。此外,女性生孩子还有怀孕,付出成本远比男性高。所以感情上往往是男的主动,而女生被动矜持。女生择偶时很挑,比较谨慎,而男生传播基因更好的策略就是到处留情。除了亲代投资理论,威廉斯的贡献还有互惠利他理论,亲子冲突理论等,大大推进了人类心理的研究。

 

集大成者:自私的基因

在特里弗斯的研究后,一门新的学科已经呼之欲出,完成这历史任务的是威尔逊和道金斯。

威尔逊出生于美国,自小梦想是当科学家。八岁时,一次钓鱼不小心让鱼钩刺伤了眼睛,右眼瞎了。所以他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选择鸟类这些快速运动的动物。他最后选择了研究蚂蚁。威尔逊在哈佛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当时DNA的发现者沃森也在哈佛生物系,和威尔逊是同事。沃森非常看不起威尔逊的这些生态学的研究,认为分子生物学应该一统天下。威尔逊很不服气,最终也做出了重量级的成果。

1975年,威尔逊推出了鸿篇巨著《社会生物学》。他善于整合,将前人的研究成果放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上,打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他还把这种研究推广到人类社会。这本书宣告了社会生物学的诞生,也引来很多争议,有人批评威尔逊性别歧视,有人批评他是种族主义者。

威尔逊.png

威尔逊

晚一年,英国的道金斯出版了通俗作品《自私的基因》。这书出来后,一时洛阳纸贵。“自私的基因”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固定搭配,这本书你即使没有看过,这个词多半也听说过。道金斯师出名门,他在牛津大学读书,是习性学先驱廷伯根的学生。和威尔逊一样,毕业后也留校工作。道金斯写了很多科普,坚定地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反对无神论,非常雄辩,被誉为达尔文的当代斗犬。

基因总是极力传播自己,这就是自私基因的含义。道金斯指出,基因才是真正的主人,身体只是它的生存机器和交通工具。个体总会死亡,成功的基因才会不朽。身体是由基因设计的,设计得好基因就能传播下去,设计得不好基因就会被淘汰掉。由于环境千变万化,基因无法预先估计到所有情况,所以它让我们有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它的传播。道金斯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择偶、亲子抚养、合作、冲突和战争等不同场合,成功地解释了诸多现象。

在这两本著作问世后,很快就出现了进化心理学这学科。和社会生物学相比,进化心理学将内容聚焦在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上,不单研究行为还研究心理机制,研究它们是如何进化来的,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今进化心理学蓬勃发展,已经成了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科学花果山.png

科学花果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5140-1234939.html

上一篇:人类起源于同一位祖先吗?回答关于线粒体夏娃的种种疑问
下一篇:可证性逻辑GL的不动点定理——逻辑学笔记30
收藏 IP: 58.62.195.*| 热度|

4 范振英 高峡 陈志飞 赫荣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