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科研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png6575

博文

李双成研究员在线发表水稻粒型粒重调控机制研究重要进展

已有 4450 次阅读 2016-5-19 09:04 |个人分类:论文简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四川农业大学, 水稻, 李双成, 调控机制, 粒重

5月18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IF=6.09)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独立完成的研究论文“OsmiR396c-OsGRF4-OsGIF1模体调控水稻粒型和产量”(The OsmiR396c-OsGRF4-OsGIF1 regulatory module determines grain size and yield in Rice)。该论文报道了一个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主效QTL (GLW2)的图位克隆、功能分析和调控机制,水稻产量性状解析和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粒重是水稻重要的产量构成因子之一,明确其遗传调控机制对于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一个水稻特大粒材料307R,通过构建多个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剖分,成功克隆了一个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主效QTL GLW2功能分析显示GLW2位点编码一个植物生长调节因子OsGRF4,具有正向调控水稻粒重的功能。随后研究证实该基因受上游miRNA miR396的直接调控,OsGRF4基因内部miR396结合位点的2个碱基的变异降低了miR396靶向剪切OsGRF4的活性从而导致大粒水稻表型。该研究还发现,OsGRF4蛋白在体外、体内均能与OsGIF1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后者的过量表达同样可以导致水稻的大粒表型。因此,该研究综合利用遗传、生化等手段系统证实了GLW2基因是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关键基因,并解析了该基因的上下游可能的调控机制,从而建立了OsmiR396-OsGRF4-OsGIF1模体调控水稻粒型和产量的遗传途径。同时,该研究还对近等基因系及其配制的杂交稻的产量性状进行了评价,初步结果显示导入该基因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13.7%–28.0%),表明该基因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水稻研究所李双成研究员为第一作者2013级博士生高烽焱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2569/ful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3443-978284.html

上一篇:福建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王锋团队在《自然》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下一篇:川农大隆重举行授位仪式,本团队13名研究生获博士硕士学位
收藏 IP: 218.6.135.*| 热度|

2 蔡小宁 庞晓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