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67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6789

博文

科学啊科学 精选

已有 8252 次阅读 2016-5-12 14:33 |个人分类:科学星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科学啊科学

周 健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和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此后,在多种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该“基准”的讨论。2015年,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之后,也有一些媒体大力弘扬了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并赞扬其科学精神。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发布,还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都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然而,对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些差距中,既有理念的落后,也有组织、战略、策略等多方面的不足。现仅就“科学”一词的相关信息,作如下分析。

1 “科学”之源   一般说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的发现或理论创造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诸如中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是不容置疑的。分析“科学”的源头,自然要回到欧洲的历史之中。英文"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其原意是指“知识”、“学问”,这也是科学一词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含义。当人类的知识尚未分门别类,形成诸多独立学科之时,“哲学”就是人类知识的别名,用以表示知识的总汇和整体。能够称作“哲学”的,才有资格称之为“科学”。这里的“科学”,显然指一般的人类知识。[1]直到19世纪末,日本的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意为“分科之学”。后来康有为引进该词到中国。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代替了“格致”。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直到今天。[2]

2  “科学”之意   第一,从历史发展来看,“科学”只是对人类一切知识的总称。那时,也并没有约定:“科学”仅仅是涵盖自然科学的各门类学科的称谓。第二,福泽瑜吉把“science”解释为“分科之学”,也正是基于对各门类学科称谓的认识。第三,《辞海》对“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可见《辞海》不仅认同“科学”是对知识体系的称谓,而且明确指出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类只是在“科学”总体项下,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次级分类而已。

3  “科学”演绎  “科学”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当下语境中,其演绎出的意蕴却很有趣。首先,“科学”一词已经演变成公众口中常用的“是非”判断标准,凡是科学的(或者说以为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实际上科学(其含义是指作为各门类学科的总称)并不包含一个唯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判定公理,倒是在各门类学科的理论系统中,可能存在人们作是非判断时需要参照的某些公理准则。其二,“科学”的内涵仅限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不属于科学的体系。对于这种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贝弗里奇的一段论述中找到答案:“世界是由物质客体和非物质的现象或过程组成的(我们还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来一般地概括理论、信息、机构和抽象概念),借用计算机技术的专门技术术语来说,也就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人文科学和艺术总是主要同软件联系在一起,而自然科学则主要研究硬件,虽然它在处理具体的东西时,都要用到思想和理论这类软件。有一个时期,一些科学家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只有物质的东西才是“实在的”,而概念和理论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抽象观念。但是,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已认识到这种狭隘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缺陷。”[3]其三,自然科学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因此,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其重要性就不言自明。对此,贝弗里奇亦不认同。他指出:“包括你和我在内的生物体,是由一些普通原材料构成的,这些原材料的本身并不是重要的,唯有当他们形成一种富有意义的模式,一种动力学系统时,它们才能构成一个具有某些能力和生命特征和生命能力的实体,而这些特征和能力是那些原料本身并不具有的。正是这种组织性,这种非物质成分才使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而不是一堆物质的混合物。” [3]无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这无疑彰显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但是,这种促进不限于自然科学的唯一。当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信息交流方式,为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很显然,这种推动作用源自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进步。其四,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才是名符其实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具有认知技巧和研究技能方面的优势,所以他们的观点理应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在中国盛行数十年的基础教育“文理分科”以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等等,可能正好是对这种“理工独尊”意识的侧面印证。当今中国的自然科学家有了一个流行而时髦的代名词:“理工男”(网络上有人从择偶的视角总结出了“理工男”的18大优势),与此相对应的是“文科女”。理工男们普遍认为,自己经过了理科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工作的认知经验的积累,例如理性意识、求真原则、质疑精神、可证实或证伪、可重复等等,因此我们的观点自然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在涉及研究工作时,理工男们也认为研究是理工男们的事,别的学科就谈不上研究了,或者说对别的学科的研究有不削一顾的轻视。不言而喻,理工男们的这些认识显然有失偏颇。到底是自然科学为主还是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显然,要确切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然而,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一般的共识是: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进步推动之下向前发展的。另外,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中“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那么我们的“理工男”们便无从产生了。因此,无论是“理工男”还是“文科女”,人们都应该理性的看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需要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发展;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并不能高人一筹,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也并不低人一等。重要的是你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其实就是对人类一般知识的总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在总称下的一个次级分类,这个次级分类无法派生出“自然科学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科学”的定理。同时,也没有证据支持“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优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判断。面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携起手来,相互包容,互相支持,各尽所能,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PS:本文承蒙《金融博览》张老师指正,以“科学之意”为题发表在该刊2016,6,25-26,特此向张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杜丽燕: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和未来[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4-17

2. 霍岩: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贝弗里奇著,金吾伦 李亚东译:发现的种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4-155

0一六年五月十二日

zhou6789@21cn.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976712.html

上一篇:何处寻觅: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
下一篇:科学研究与职业价值
收藏 IP: 14.159.204.*| 热度|

18 郑小康 骆小红 李颖业 张行者 汤伯杞 代恒伟 黄永义 强涛 黄荣彬 钟振余 郭领阵 刘钢 biofans zjzhaokeqin xlianggg kx25 ep4h liudazh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