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67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6789

博文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痛

已有 3532 次阅读 2014-6-3 15:41 |个人分类:教育新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心理, 学生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痛

周 健

从科学网上看到郭世龙同学的帖子,心中难免焦虑。无奈感慨之余,说说几点个人想法。

 

当下,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都是极度缺乏的。过去,我们的理由是中国穷,能重视人的生理健康已经不错了;今天的中国,到了逐步实现小康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的慢慢到来,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全民百姓都达到小康水平了),也许人们可以更多的关注人的心理健康了。每每谈到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人们都往往容易聚焦于体制和制度的顶层设计问题,毋容置疑的是这种关注原本应该是效果最好的途径之一。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成功案例却难得一见。因此,面对人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复杂问题,也许我们还可以关心一下你我身边的情形。相信这样的关心也必定有其现实的意义。

人的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科学问题,截至目前,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大都认为: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鉴于此,第一,建议政府更积极的推广和实践婚前健康检查(应该有相应的法规支持),其中的重点是保障这种检查的免费(尤其对农村人群)、可及和实效,应该坚决杜绝任何虚假形式的虚假检查或证明。第二,对于婚前检查结果,应有与之相对应的、可行的、科学的、合理的处理规则(这同样需要相应法规的支持)。这里的关注重点不是能否结婚,而是结婚的双方是否带有高发病概率、可能危及孩子将来生长发育或自理生活能力的、严重的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第三,妇女孕期,在加强生理营养保健的同时,也要加强母亲自身的心理调适,尽量减少对腹中宝宝的不良刺激。第四,孩子出生之后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慢慢成长。对于这一点要求,还有一个必需的假设:就是身为父母的人们首先是自己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该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在抚养孩子时能够应用。在这方面农村的年轻父母为了外出打工挣钱,将婴儿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第五,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处于婚育年代的人们(特别是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者),许多人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将婴儿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这里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有求必应,任其发展,结果常常造成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面对挫折,个人自我意识强烈、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最常见的原因。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生活就开始了。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即使有种种讨论,也很难有实际的结果。不过,我们可以关注一些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其中的一些问题是可以在某所学校、或某些学校是可以改进的。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培养和锻炼。第二,学者能否撰写出一些适合各种年龄段读者学习的、各科学习方法之类的书籍,估计这方面书的应该有一些,但是学科门类是否齐全、学习方法的新颖和实用性等就值得怀疑了。目前,在各个学校充斥的就什么经典、什么北大、什么清华之类的教参资料,此类不说全面禁止,至少应该不得提倡。第三,尽量减少家庭作业。第四,在中小学,应该为孩子们在学校留出一定的时间(安排适当的课时)在一起游戏玩耍,或者自由交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学校的心理辅导员,不能仅仅是挂一个名,应该在学校课程安排中,有一定的课时来培育孩子们的心理发育,不能采取上课灌输的模式,应该是心理故事会、心理剧演出等等。第六,在全社会(当然包括学校)应该积极倡导和实践“公平正义”原则。因为,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缺乏公平正义的事件最容易打击和伤害他们的人格尊严,并由此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父母、家人也是孩子的老师。当前的中国,现实的问题是人口众多、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压力太大,这方面的压力已经传导到了年轻人的父辈、祖辈。加之中国现代培训产业的迅猛发展,什么“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观念,已经对孩子的父母家人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孩子和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父母家人在其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里,同样必需的一个假设是:父母或家人自己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该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在和孩子相处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或者说起到教师的作用。第一,尽可能让孩子开心的成长,不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孩子。第二,父母家人率先垂范,如果一个家庭里两个大男人(可能是父辈和祖辈)长期酗酒,吵闹不休,或者家庭暴力不断,家人生活立离心离德,这样的家庭几乎可以说无法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全的孩子。第三,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主要是学习方面的。比如各种技能的培养,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正相关,而确认孩子是否真的具有这方面的兴趣是一件并非容易的事情。现实情况是父母家人们的要求(可能依据的是别的少数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将来就业的考量),变成了孩子不得不接受的兴趣。第四,要注意不能羞辱孩子(比如父母家人对待孩子不佳的考试成绩时),这种羞辱对孩子的自尊心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自尊心的伤害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第五,父母家人要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克服可以克服困难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团队意识、公平正义观念等,一步一步为孩子培养出一个健康心理,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应对一个接一个的人生挑战。

                                    0 一四年六月三日

作者联络:Email:zhou6789@21cn.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800045.html

上一篇:病人与“红包”:基于治病真像的分析
下一篇:中国成人教育刍议
收藏 IP: 119.134.157.*| 热度|

4 强涛 张海权 ljxm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