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3卷耳·總3

已有 2723 次阅读 2022-2-1 10:41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佐君勤忧思,劳心何以泊。

险诐私谒时,恐将魂魄落。*

*和顾况《忆旧游》韵: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顾况( 725-816年),字逋翁,唐代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年间中进士,官至著作郎。后因作诗嘲讽当时权贵,被贬为铙(音挠)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明人辑有《华阳集》。

目次

一、原诗

二、卷耳·小序

三、章字词解

四、译诗

 

一、原诗

共四章,每章四句。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我馬虺(huī)隤(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懐(huí)。

·陟彼髙冈,我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guāng),维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二、卷耳·小序

《毛诗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内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

郑笺:谒,请也。孔疏:私谒(yè)者,妇人有宠,多私荐亲戚,故厉王以艳妻方煽;七子在朝,成汤谢过。妇谒盛与险诐(bì)私谒,是妇人之常态,圣人犹恐不免。后妃能无此心,故美之也。”

陆音义:“卷耳,苓耳也,苓音零;诐,彼寄反,妄加人以罪也。崔云:‘险诐,不正也’”。 孔疏:“险诐者,情实不正,誉恶为善之辞也。”

孔疏:“作《卷耳》诗者,言后妃之志也。后妃非直忧在进贤,躬率妇道,又当辅佐君子,其志欲令君子求贤德之人,审置于官位,复知臣下出使之勤劳,欲令君子赏劳之。内有进贤人之志,唯有德是用,而无险诐不正,私请用其亲戚之心,又朝夕思此,欲此君子官贤人,乃至于忧思而成勤。此是后妃之志也。言‘又’者,系前之辞,虽则异篇,而同是一人之事,故言‘又’,为亚次也。辅佐君子,总辞也。求贤审官,至于忧勤,皆是辅佐君子之事,君子所专,后妃志意如然,故云后妃之志也。……至于忧勤,勤为劳心,忧深不已,至于劳勤,后妃之笃志也。至于忧勤,即首章上二句是也【*担忧筐装不了多少】。求贤审官,即首章下二句是也【*求賢能入周臣行列】。”

朱熹《诗序辩说·卷耳》:此詩之《序》首句得之,餘皆傅會之鑿說。后妃雖知臣下之勤勞而憂之,然曰“嗟我懷人”,則其言親暱,非后妃之所得施於使臣者矣。且首章之“我”獨為后妃,而後章之“我”皆為使臣,首尾衡決不相承應,亦非文字之體也。

     三、章字词解

第一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懐(怀)人,置彼周行(háng)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毛传:“忧者,之兴也。”孔疏:“不云兴也,而云忧者之兴,明有异于馀兴也。馀兴言采菜,即取采菜喻;言生长,即以生长喻。此言采菜而取忧为兴,故特言忧者之兴,言兴取其忧而已,不取其采菜也。言事采之者,言勤事采此菜也。……此取忧为兴,言勤事采菜,尚不言其忧之极”

采采】毛传:“采采,事采之也。”朱傳:“賦也,采采非一采也。

卷耳】毛传:“卷耳,苓耳也。”孔疏:“卷耳,苓耳,《释草》文。郭璞曰:‘《广雅》云枲()耳,亦云胡枲,江东呼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似盘。’(*朱傳同)”陆机《疏》云:‘叶青白色,似胡荽(suī),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中珰,今或谓之耳珰,幽州人谓之爵耳是也。’”

顷筐】毛传:“顷筐,畚(běn)属,易盈之器也。”郑笺:“器之易盈而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子,忧思深也。”

陆音义:“顷音倾。筐,起狂反。《韩诗》云:‘顷筐,欹(yī)筐也(*朱傳同)。’畚音本,何休云‘草器也(*朱傳同)’”。

孔颖达《疏》:言“顷筐,畚属”者,《说文》云:“畚,草器,所以盛种。”此顷筐可盛菜,故言畚属以晓人也。言“易盈之器”者,明此器易盈,自有所忧,不能盈耳。解以不盈为喻之意也。

嗟我懐人,寘彼周行(háng)

】毛傳:“懷,思”(*朱傳同)。

【人】朱傳:“人,蓋謂文王也。”这样一来,此詩就被理解为是后妃怀念周文王了。

寘(zhì)】毛傳:“寘,置”。陆音义:“,之豉反”朱傳:“寘,舍也。”

周行(háng)】毛傳:“行,列也”。陆音义:“行,户康反”。朱傳:“叶戶郎反”。

毛傳:“思君子官賢人,置周之列位”。

郑箋:“周之列位謂朝廷臣也。”孔疏:“知‘周之列位謂朝廷臣也’者,以其言周行是周之列位,周是后妃之朝,故知官人是朝廷臣也。襄十五年傳引《詩》曰:“‘嗟我懷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采、衛、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

朱傳:“周行,大道也。”朱熹的这个解释是否好于《注疏》呢?

章解

孔疏:“言有人事采此卷耳之菜,不能满此顷筐。顷筐,易盈之器,而不能满者,由此人志有所念,忧思不在于此故也。此采菜之人忧念之深矣,以兴后妃志在辅佐君子,欲其官贤赏劳,朝夕思念,至于忧勤。其忧思深远,亦如采菜之人也。此后妃之忧为何事,言后妃嗟呼而叹,我思君子官贤人,欲令君子置此贤人于彼周之列位,以为朝廷臣也。我者,后妃自我也。下笺云‘我,我使臣’,‘我,我君’。此不解者,以诗主美后妃,故不特言也。言彼者,后妃主求贤人为此,故以周行为彼也。”

朱傳:“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賦此詩,託言方采卷耳,未滿頃筐,而心適念其君子,故不能復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

第二章:陟彼崔嵬,我馬虺(huī)隤(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懐(huí)

陟彼崔嵬,我马(huī)(tuí)

【陟】毛傳:“陟,升也。”

崔嵬】毛傳:“土山之戴石者。”陆音义:嵬,五回反。孔疏:“《釋山》云:‘石戴土,謂之崔嵬。’孫炎(*三国时期经学家。字叔然,受业于郑玄)曰:‘石山上有土者,又云土戴石為砠(jū)。’孫炎:‘土山上有石者。’此及下傳云:‘石山戴土曰砠’,與《爾雅》正反者,或《傳》寫誤也。”

【我】郑笺:“我,我使臣也。臣以兵役之事行出,離其列位,身勤勞於山險,而馬又病,君子宜知其然。”

孔疏:“我,我使臣者。《序》云‘知臣下之勤勞’,故知使臣也。定本云‘我,我臣也”,無‘使’字。言勤勞,故知兵役之事,事莫勞於兵役,故舉其尤苦而言之。其實聘使之勞,亦閔念之,《四牡》(*小雅·鹿鸣之什)之篇是其事也。言君子宜知其然,謂未還宜知之,還則宜賞之,故上句欲君子知其勞,下句欲君子加其賞也。”

虺(huī)隤(tuí)】毛傳:“病也”。 陆音义:“虺,呼回反,徐呼懷反,《說文》作‘㾯’。隤,徒回反;徐,徒壞反。孫炎云:‘馬退不能升之病也。’《說文》作‘頹’”。朱傳:“虺音灰(huī);隤音颓(tuí)”。

孔疏:“《釋詁》云:‘虺隤,玄黄,病也。’孫炎曰:‘虺隤,罷不能升高之病。玄黄馬,更黄色之病。’然則,虺隤者病之狀,玄黄者病之變色,二章互言之也。”

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懐(huí)

【我】郑笺:“我,我君也。臣出使功成而反,君且當設饗燕之禮,與之飲酒以勞之,我則以是不復長憂思也。言且者,君賞功臣或多於此。”

孔疏:“‘我,我君者’,以后妃有其志耳,事不敢專,故知所勞臣者,君也。言臣出使成而反者,《聘義》(*《禮記·聘義》)云:“使者聘而誤,主君不親饗”,明功不成不勞之也;將率之敗,非徒無賞,亦自有罪。故知功成而反也。設饗燕之禮者,以經云金罍兕觥皆陳酒事,與臣飲酒,唯饗燕耳。言且者,君賞功臣,或多於此,言或當更有賞賜,非徒饗燕而已”。

】毛傳:“姑,且也。”

金罍(léi)】毛傳:“人君黄金罍。” 郑笺:“罍,盧回反,酒罇(zūn)也。《韓詩》云:“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黄金飾士以梓。”《禮記》云:“夏曰山罍,其形似壺,容一斛,刻而畫之,為雲雷之形。”

金酒杯,毛傳说是君王用,《韩詩》说是诸侯大夫用。下段孔疏认为毛傳说的有道理。这种说法是服务于说此詩是写周文王之妻的。

孔疏:“‘人君黄金罍’,此無文也,故《異義》(*许慎《五经异义,郑玄《驳五经异义》》):罍制,《韓詩》說:‘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毛詩》說“金罍,酒器也,諸臣之所酢,人君以黄金飾尊,大一碩,金飾龜目,蓋刻為雲雷之象’。謹案《韓詩》說天子以玉,經無明文。謂之罍,取象雲雷博施,如人君下及諸臣。又《司尊彝》(*《周礼·春官宗伯》)云:‘皆有罍,諸臣之所酢。’注云:‘罍亦刻而畫之,為山雲之形。’言刻畫,則用木矣。故《禮圖》(*三礼图)依制度云刻木為之。《韓詩》說言士以梓,士無飾,言其木體則以上同用梓而加飾耳。毛說言大一碩,《禮圖》亦云大一斛,則大小之制,尊卑同也。雖尊卑飾異,皆得畫雲雷之形,以其名罍,取於雲雷故也。《毛詩》說諸臣之所酢,與《周禮》文同,則‘人君黄金罍’,謂天子也。《周南》王者之風,故皆以天子之事言焉。”

】毛傳:“永,长也。”

懐(huí)】朱傳:“懐叶胡隈反”。陈第卷一:“懷音囘”。康典第354页:懷,“…又叶胡隈切,音回。《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又叶呼回切,音揮。”

章解

孔疏:

后妃言我升彼崔嵬山顛之上者,我使臣也。我使臣,以兵役之事行出,離其列位,在於山險,身已勤苦矣,其馬又虺隤而病,我之君子當宜知其然。若其還也,我君子且酌彼金罍之酒,饗燕以勞之,我則維以此之故,不復長憂思矣。我所以憂思,恐君子不知之耳。君子知之,故不復憂也。

朱傳:此又託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懷之人,而往從之。則馬罷病而不能進,於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於長以為念也。

第三章:陟彼髙冈,我馬玄黄。我姑酌彼()(guāng),维以不永傷。

【岡】毛傳:“山脊曰岡”。孔疏:《释山》云:“山脊,冈。”孙炎曰:“长山之脊也。

【玄】毛傳:“玄,馬病則黄”。

【兕(sì)觥(guāng)】毛傳:“兕觥,角爵也”。陆音义:“兕,徐履反。觥,古横反,以兕角為之。《韓詩》云容五 《禮圖》云容七升。”

孔疏:“《釋獸》云兕似牛。郭璞曰:‘一角青色,重千斤者,以其言兕’。必以兕角為之觥者,爵稱也。爵,總名,故云角爵也。”孔疏后有文,认为罚酒用七升,太多,可能另有罚爵。略。

郑笺:“觥,罰爵也。饗燕所以有之者,飲酒禮自立司正之後,旅醻必有醉而失禮者,罰之亦所以為樂。”

朱傳:兕音似(sì)。觥音肱(gōng);古黄反(guāng)。陈第卷一:“觥音光。”顾:“音灮”(*古音光)。

】毛傳:“傷,思也”。

章解,郑笺:“此章為意不盡,申殷勤也。”孔疏:“《詩》本畜志發憤,情寄於辭,故有意不盡,重章以申殷勤。《詩》之初始有此,故解之。”

4【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jū)】毛傳:“石山戴土曰砠。”陆音义:“砠,七餘反。”朱傳:“砠音疽”。

【瘏(tú) 痡(fū)】毛傳:“瘏,病也。” 陆音义:“瘏,音塗。”朱傳同。毛傳:“痡,亦病也。”陆音义:“痡,音敷,又普烏反,本又作鋪。”朱傳:“痡音敷”。

孔疏:“《釋詁》云:‘痡、瘏,病也。’孫炎曰:‘痡,人疲不能行之病。瘏,馬疲不能進之病也。’”

【吁(xū)】毛傳:“吁,憂也。” 陆音义:“吁,香于反。”

章解

郑笺:

“此章言臣既勤勞於外,僕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憂矣。深閔之辭。”

朱傳:“此亦后妃所自作,可以見其貞静專一之至矣。豈當文王朝會征伐之時,羑里【*Yǒulǐ,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一带】拘幽【*指商纣囚禁周文王】之日而作,歟(yú)然不可考矣。”

五、译诗

采采苓耳不满筐,思人置筐于道旁。

跋耸崔嵬马有疾,且酌金壶免永怀。

蹬高上岗马有痒,且饮角杯免长想。

登山攀峰马病躯,仆皆有病我何郁!

2022年1月30,2022年2月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23595.html

上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2葛覃·總2 
下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4樛(jiū)木·總4 
收藏 IP: 171.83.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