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六年前,我偶然间发现,有人在“百度·百科”创建了语文味词条(语文味_百度百科),掌握的资料还很详细,创建者信息栏中留有词条编写者电话。我按图索骥,一个电话打过去,得知是东北大学化学系在校学生邱海波。一个与我素不相识的,此前也从未有过任何联系的,远在东北的学化学的年轻大学生,竟知道我老人家搞的语文味研究,还辛苦为语文味做百度词条,做了词条,百度居然还能审查通过,这让我既意外,又感动。觉得这只能是缘分。为感谢他的关注,也为纪念这一缘分,我写了一篇随笔《 发现百度“语文味”词条作者东北大学生邱海波 (2010-11-3 11:32:04)》,挂在语文味网上。
今天晚上,在办公室对书稿《我们当年——程少堂率性诗文集》进行终校,校对到写邱海波的这篇文章时,想念起他来,就又按邱海波当时留的哈尔滨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我知道他毕业后到北京工作,但他北京的电话号码在我原来的手机里)。可能我的这个电话号码他感到陌生(我2014年初换了电话号码),打了两次,邱海波的电话是通的,但他没有接。正当我准备给他发短信时,邱海波用工作所在地北京的手机打来电话。他第一句话就说已知道是程老师。我告诉他我正在校对书稿,校到《发现百度“语文味”词条作者东北大学生邱海波 》一文时,想起他来,因此给他打电话。我说我到北京出差少,我要去北京一定给你电话,约你出来见个面喝杯小酒,我说你出差到深圳的机会肯定不少,来了深圳一定要给我个电话啊,我请你吃个饭见个面。海波说,老师客气。我说不是客气,是缘分,一定要请你吃个饭见个面的。海波说好好好。
2016/4/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