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221):自己的心海,不为不喜欢的人与事波澜

已有 1638 次阅读 2015-7-30 12:4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外省有一位语文教师,很长一段时间里比较关注语文味与我。这是一位年轻人,比我小整整20岁。按旧时说法,20岁是一代人的距离。实际上,他比我女儿只大5岁。以前我不认识他,最近几年稍有交集,交集中,很容易发现其年轻人的特点:有才华,有个性。我要感谢他写过基调确是“表扬”我的文章在有影响的全国性报刊发表。昨日,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很长很大的的会议横幅:《某某某教育研究所第四届年会暨“中国某某某式好教师”颁奖大会》。这位年轻朋友在照片上发了如下文字:

一边自谦到尘埃里,一边把横幅直挂九重霄,看着看着,我忍不住笑了[害羞][害羞]其实中国语文教育最缺的不是名师、大师,而是言行一致、不卑不亢的人。

不怕得罪他,愚见以为,如此年轻,就以这样的姿态行文,是值得斟酌的。

人之为人,生活在人的世界,我们总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自己也会被一些人所不喜欢。老实说,在语文界,有的人与事,我也不喜欢。特别是有的人不够善良,攻击性强,别人和他没有任何过节甚至完全没招惹他,他也要主动攻击你。不过,这位年轻人批评的“一边自谦到尘埃里”,如真属实,那确是美德,我以为不应该讽刺;而“一边把横幅直挂九重霄”,我想这也不是某某某自己干的事,肯定是别人干的。当然,修持更高的人,可能不会参加“把横幅直挂九重霄” 之类如钱钟书所言“不三不四”的活动。但参加了,也不算太过。因此,我从我的价值观出发,在这位年轻人的文字下发了一个评论:

微信中见到有某中学语文教师的文章,“不经意”地引用别人说自己是“国宝”的文字而丝毫不加推辞。呵呵。不过各人有各人的风格,看不惯可以少看或不看。年轻人还是少议论别人,多反求诸己,这是中国传统。

按我的习惯,微信看过就过去了,有点赞,却很少发评论。日常,我不喜欢的人,他的博客或网站,我从不去看。杂志社赠送我的刊物,我发现有他的文章,先把他的文章撕下扔进垃圾筐。我的文章也从来不提及他的名字。为何如此?很简单:我不看他的东西对我来说他就不存在,我自己的心海,不为不喜欢的人与事波澜。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这样做,并非修持到家,而是很早就发现,人生确是有限,为人一辈子,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已属很难,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盯着别人。

要做好自己的事,首先要懂得“知止”。《大学》中关于“知止”的论述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是停止、不迁、不出位的意思。你的心海,老为不喜欢的人和事波澜,怎能定,怎能静,怎能安,又怎能虑而有得?过多关注这些表面看来你似乎不喜欢的人和事,实际上透漏出来的是你内心相反的一面:你过于看重甚至羡慕这些人和事。

要做好自己的事,就不要无端指责甚至攻击别人。就是在不得不指责别人的时候,也最好要先反省自己;在不得不攻击别人的时候,要厚道点,要留有余地。这位青年朋友指责攻击的人,是有相当成就的。别人有成就,他不是踩着你爬上去的,也没和你过不去,你为何就看不惯他亢一点呢?他年龄比你大许多(大21岁),本事比你大许多,但他并没有搞你也并没有挡住你的道,而你却来指责他攻击他,就这一点而言,谁比谁更亢呢?你这么年轻,不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的读书和研究上,老盯着别人的事来情绪,划得来吗?

为人,勿无端指责甚至攻击别人,是因为任何人都不完美。就拿不卑不亢来说,做人不卑不亢当然好,但要是很容易做到,就大概不会有不卑不亢这个词在生活中流传这回事了。据我的观察,人,要能做到失意时不卑最难,得意时不亢也不易。失意时不卑先不论,单说得意时不亢。按弗洛伊德理论,人得意时有点亢是常态,得意时不亢是变态,是为文明所压抑的结果。卑与亢,只是两种人生姿态,只要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的意图,别人无权要求其如何如何。你不喜欢他卑或亢,可以采取我上面推荐的策略:远离他,少看,甚至不看他的东西。至于你好像觉得被别人的卑与亢所伤害,恐怕更多的要从自己的心态找原因。而且,凭我的了解,这位批评别人亢的年轻人,自己是很亢的——不亢会这样指责攻击别人吗?

要做好自己的事,面对别人的成就,就要心理健康、强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成就的人不多,有大成就的人更少,庸碌一辈子的人是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一种局面:亢的人总是少数,卑的人总是多数。因此一般人常常会对别人的成功羡慕嫉妒恨。也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所谓亢与张扬,有时这样解释才最准确:不是你到处吹牛才是亢,才是张扬,而是别人没有做的,你做了,就是亢,就是张扬。面对别人的成功,真正有实力有自信的人心态似乎应该这样:别人的亢与卑,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亢是书面语,用口语说是牛。窃以为,亢也罢,牛也罢,既是真丈夫的缺点,也是真丈夫的优点。面对牛人,我以为中国文化中有三种著名的心理与态度都极健康,极强大,均大可借鉴,它们是:

(1)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

(2)彼可取而代之!(项羽)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

生活中,我们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夹着尾巴做人,但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照此办理。何况,现实中的中国人往往这样,你夹着尾巴做人,他就认为你不行;你抖给他看,他就觉得你亢,你牛,受不了(当然,芝麻大点本事却总想抖一抖的人也常见,这里先姑且不论)。我刚到深圳工作时,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的。但有一天,深圳语文界一位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忽然对我说,你先摸摸深圳的水有多深。听后,我一声冷笑。我的心里话是:我30岁前论文上《新华文摘》,33岁论文上顶级刊物《教育研究》,37岁论文上《北师大学报》头条,36岁参加编写大学教材,37岁破格评上副教授,我也是全国招聘考试考第一名考来深圳的,你年过半百,有什么东西拿出来比一比?

心理健康与强大,来自于专心与实干中语界有几位年轻人,个性有一些,才能有一些,有的已做到特级,但临渊羡鱼有余,退而结网不足,过多把自己的关注点聚焦在别人身上,对老一代的影响也多少有些羡慕嫉妒恨于是乎,自己的心海,常常为表面不喜欢实则内心羡慕之至的人与事掀起波澜,文章和才情,不少就浪费在今天写文章刺刺这个,明天写文章刺刺那个上,或者等而下之,在QQ上挂个指桑骂槐发泄阴暗情绪的签名(其实别人并没有招惹他),显得小鼻子小眼。个别人甚至戾气十足,攻击性甚强。可是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你的心海常常为表面不喜欢实则内心羡慕之至的人与事波澜,自己做自己的事的能量就少了。

而且,动辄看不惯别人的人,动辄指责攻击别人的人,这本身算不算缺点呢?

至于动辄指责甚至攻击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人,更是年轻人的致命弱点。

照我的看法,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是矛盾的,用心理学语言说是双面人格。或者说世界上99.99999999%的人,常常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不信你看看历史,看看现实,看看学界、商界、政界上的所有人。再不信,你看看《圣经》,《圣经》上记录了不少耶稣矛盾的言行,耶稣前面信誓旦旦要求信徒坚决不能做的某些事,他自己在后面却做了。孔子在世时,也并非圣人,按鲁迅的说法,圣人是后世捧出来的。

最后“反求诸己”一下。由于我办了一个语文味网,不可避免地要在语文味网上宣传一下语文味,因此早有心理脆弱之士看不惯,或者觉得我亢。照我看来,不喜欢语文味网,你不看就完了。你不喜欢看,又要控制不住偷偷地看,看了又不舒服,何苦呢?你看与不看,都不会影响我。我办的网站名字就叫语文味网,它不宣传语文味宣传什么呢?比起有的名师的个人网站满网都是宣传个人的东西,语文味网上宣传语文味和我个人的东西并不多,我认为我并不亢。或者退一步说,虽然在有些人眼里我有时可能有点“狂”,但我绝不“狂妄”(实际上,我只是人生定位非常之高,并且抱有一般人少有的远大的学术理想而已。这也就是我喜欢“一个人要活得胜过一支队伍”这句话的原因。我曾在《少堂志林(35):向过去十五年致敬(过去十五年自我鉴定书)》中总结自己的“十不”:“(一)不冷;(二)不懒;(三)不躁;(四)不贪;(五)不妒;(六)不偷(此为学问底线);(七)不假;(八)不哗众取宠;(九)不狂妄。狂不狂有争论,不狂到妄是绝对的。(十)不官。”这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狂妄”。有个别年轻人可能会觉得程少堂“很狂妄”。实际上那是你太差了,因为我有好多狂妄之语,至今被文明压抑着,没有说出口呢。

七扯八拉写了这么多,小结全文,我这篇文章说来说去,实际上也就是两句话:

一是反求诸己,才是最高尚的。

二是人生有限,年轻人应把心思用在专心做自己的事上,历史只相信成就与贡献。



2015/7/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09343.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220):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铁锅
下一篇:少堂志林(224):发现语文新大陆(程少堂研究)
收藏 IP: 116.76.9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