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244)】中国疾控中心与维基百科的一个逻辑漏洞

已有 3085 次阅读 2020-2-12 22:03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2020年1月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明确指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几天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于病毒传播途径的描述,除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外,新补充了“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在2020年2月8日发布的《试行第五版 修订版》中,该表述并无变化 。


我不懂医学,但我懂一点逻辑学,我认为,中国疾控中心的这个分类有点逻辑问题。


我们知道,概念的划分(以及分类)必须遵守以下四个规则:第一,每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否则,将犯“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逻辑错误。第二,子项必须互相排斥。否则,将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第三,各子项外延的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将犯“子项不穷尽”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第四,划分不能越级。母项和子项必须具有邻近的属种关系。否则,将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我认为,中国疾控中心的分类,违反了上述概念分类规则中的好几条。下面我只说几点主要的可能错误:


第一,依据病毒(本文特指新冠肺炎病毒,下同)携带者和健康人是否处在相对狭小、空气不够流通的同一场所或者是否相距很近,可将病毒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大类,也只能划分为这两大类。病人和健康者处在相对狭小、空气不够流通的同一场所且二者的距离近在咫尺,主要通过病人的飞沫而造成的病毒传播,即传者和受者物理距离很近的传播,属于直接传播;反之,传者和受者不是处在同一场所或者二者相距较远,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病毒传播属于间接传播。从逻辑上说,和直接传播并列的只能是间接传播。可是中国疾控中心的分类只有直接传播而没有相应的间接传播,三个并列的传播途径概念不是依据同一标准来划分,显得不够周延。


第二,如果中国疾控中心认为气溶胶(飞沫核)传播和接触病人的污染物造成的传播属于间接传播,那么,气溶胶传播与接触病人的污染物传播属于间接传播的下位概念,将间接传播的两个下位概念与直接传播概念并列,属于概念的划分越级。


第三,我是外行,我认为接触病人污染物造成的传播,属于间接传播;在空旷之地,健康人由于呼吸进空气中病人产生的气溶胶(飞沫核)而被感染的传播属于间接传播;在密闭或狭小的空间,病人向同一空间的健康者造成的气溶胶传播,比如医生在给病人插管时、飞机上健康人与病人邻座或近座时造成的气溶胶传播,属于直接传播。也就是说,窃以为中国疾控中心的分类在理论上不够细致,不够清晰,不够干净,因此显得逻辑不太严密。


当然,这种逻辑漏洞只是就国家级疾控中心的指导性文件之理论阐释的严密性要求而言,对于防疫抗疫的实际工作可能影响不大。

 

另外,根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在科学网发布的博文《气溶胶传播?不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飞沫核传播或空气传播嘛! 》,维基百科对病毒传播途径的分类是:




我认为维基百科的这个分类在逻辑上也有问题。具体说,维基百科把传播途径分为飞沫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空气传播、粪口传播、载体传播、母婴传播等,在逻辑上是很混乱的。照我这个外行看,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母婴传播等属于直接传播,而粪口传播、载体传播等属于间接传播,病人和健康者近距离的空气传播属于直接传播,病人和健康者较远距离的飞沫核(气溶胶)传播属于间接传播,病人和健康者较近距离的飞沫核(气溶胶)传播属于直接传播。总之,维基百科这个关于病毒传播途径的分类,不是根据概念分类所要求的同一标准来划分,仅仅是一种罗列,不够逻辑。这也说明,即使是维基百科上的词条,不够学术、不够严谨的地方也不算少,使用时也要慎重。


我是外行,我倒是认为《传播途径_百度百科》这个词条的分类逻辑性较强。



2020/02/12初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218235.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242)】想起了费曼
下一篇:【少堂志林(1246)】故乡是什么
收藏 IP: 223.104.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