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旧作】湖南名师方西河:看少堂师评课

已有 2263 次阅读 2019-2-18 23:10 |个人分类:少堂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文源地址链接: 湖南名师方西河:看少堂师评课


【方西河(1968.11—),男,作家,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教师,“语文湘军”的名师代表。1987年7月岳阳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现为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岳阳市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库成员,民进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支部主委,河南商丘师院、衡阳师院、广西贺州学院和桂林师专国培专家,岳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讲师团团长。是一位在大学校园里开讲座的小学教师。

2010年8月,他的自传体教育写作专著《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出版,之后,应邀在河南、浙江、广西、长沙、衡阳、邵阳、湘潭及岳阳本地讲座100余场,指导100多名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12年2期,《湖南教育》以特稿《岳阳有个教育写作“带头大哥”》予以推介。】



【堂按:方西河对我说:“湖北名师中,洪镇涛老师和您对我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您备课的方式与方法,高人几筹。”他说的“您备课的方式与方法,高人几筹”这话,深圳市内外有不少老师对我说过。因此方西河这个评价不是奉承,而是实事求是的。他这篇文章中概括我的评课艺术特点的那段话——“看少堂师评课却不同。感觉他的评课与众不同,从无先评与后评的顾虑。细细分析,原来已经自成一体,先评,别人无法补充,后评,观点从不雷同。这正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魅力所在”——是所有对我的评课的研究中最准确、最形象的一个评价,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评价。】



刚收到少堂师发来的文章《 教我如何不想“我”(宝安区教学大赛之评课)。拜读之后,心中有感,不吐不快。于是抬手敲击,请少堂师及各路朋友指正。


当教师的,一般有两怕,一是怕上公开课,二是怕评课。公开课(教研课、竞赛课等)与家常不同,无数双眼睛盯着,弄得不好,就会颜面大失,不像家常课那样,就算教得不如意,也只有生知我知,有时甚至只有我知。加上公开课的准备时间长,从钻研教材到设计教法,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不脱几层皮是拿不下来的。如果遇到公开课因故延期,那就像掉进万丈深渊,不知何时才能脚踏实地,完成任务,然后睡个安稳觉。很多教师就是因此而“瘦身”的,虽然达到了意外的效果,但仍很少有人愿意尝试。


评课也是如此。如果私下里交流几句,就算层次不清逻辑性不强也没关系。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管是先评还是后评,都会有所顾忌。先评吧,评得不对会成为众矢之的,讲得不准与别人的高见相差太远又会颜面丢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老祖宗的话真是绝了;后讲吧也麻烦,英雄所见略同的事经常发生,自己的观点一旦从别人口里说出,马上就会像注册商标那样受到“法律保护”,再讲一遍显然不行,另起炉灶又要搜肠刮肚。这真是两手提篮——左难右也难。


看少堂师评课却不同。感觉他的评课与众不同,从无先评与后评的顾虑。细细分析,原来已经自成一体,先评,别人无法补充,后评,观点从不雷同。这正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魅力所在。

其实,我对于“语文味”的思考也是比较早的。湖南有位教师黄耀红博士,后来担任《湖南教育》语文版的主编,曾出版《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说“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就像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一样”。他所讲的就是“语文味”。我的师傅李真微先生在2002年就对我说,语文教学,除了关注内容之外,还要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语文课更有效果。《新型玻璃》的实录整理后,李真微先生说很好,便以《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写下点评文章,一起发表在《湖南教育》上。


那时,我还不认识少堂师。我熟悉少堂师纯属意外。2008年5月的一天,我收到从工作站送来的《语文教学通讯》,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可是读着读着,发现有点不对劲,怎么小学刊还编发了中学老师的文章呢?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并不是我订阅的小学刊,而是高中刊。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只当又多了一次学习机会。封面人物程少堂老师吸引了我,文中介绍他上了《荷花淀》,于是上网查到课堂实录,发现与洪镇涛老师的完全不同。(我曾买了洪镇涛老师的《语感教学实录》,读了20多遍,对于其中的实录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于是我萌发了对两份实录进行比较的想法,经过一番功夫,终于如愿以偿。这篇题为《“语文味”如何体现——两份〈荷花淀〉课堂实录之比较》的论文发表在《湖南教育·中旬刊》2009年第1期,整整三大版。后来无意中百度搜索,才发现少堂师已经转发到“语文味”网站上了,前面还加了1200多字的按语,后来,又重新发布,增加按语。一篇文章如此受到重视,我是倍受感动的。

后来买到了《程少堂讲语文》,也收到这本书的签名本。反复研读,特别是对少堂的这里课尤其佩服。才知道要当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大量读书,并且读出自己的个性来。这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在朝这方面下功夫,也有一些小收获。今年有四个课堂实录在《小学教学》上发表,都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其中前几天收到的《意想不到的经过和结局》,就是自己开发的童话教学的一个成功尝试。

评课也是如此。课上得好,要有本事,课评得好,更要有自己的本事。因为上得好,有时是知其然而不然其所以然,那并不影响老师的水平。而评课却不同,不但要作出好或不好的评价,还要做到有理有据,令人心服口服,特别是令教者心服口服,并让大家受益。不然,“站着讲话不腰疼,你来上试试?”就会将评课者顶到墙壁上去。这正是很多老师不愿意评课的一个原因。因此,要评好课,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教育教学理论是做不到的。


如何才能做到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呢?没有别的办法,除了读书,还要写作,要读得进去,要写得出来。像少堂师对几首宋诗的解读就是很好的例子。难怪一同担任评委的马恩来老师也说诗选得好。我猜想,马老师所说的好,是少不了少堂师解读之妙的。(不知马老师意下如何。)

之所以在这里讲这些,我是有所感慨的。在学校,我是74名语文教师中唯一一名男同志,承担着“顶起朝阳小学半边天”的重任。在全区,我也是熊猫级人物。不管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遇到评课,我总是第一个上。同事说,只要有我在,她们就会安心听别人评课,不需要害怕主持人点名评课。我评课的方法很多是从少堂师那里学来的。如文本解读的角度不同,就让很多教师耳目一新。教学环节的处理策略,也能让教者频频点头。如前不久同事教出《西风胡杨》,广东的一个代表团前来指导。先前集体备课时,我建议将四个“是”去掉,将逗号改为顿号再来读,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同事采纳了我的建议,问:“同学们,这里的顿号能改为逗号吗?”学生说不能。她便无法进行下去了。一个好的点子没有用好,真令人遗憾。

课后,我们马上评课。我说,这里其实很好接下去。学生说不能改,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确实不能改,但是,如果我们将四个一样的字去掉,就可以了,请大家再想想。”这样一来,原设计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我这样一讲,同事们都非常赞同。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如果自己的解读方式与众不同,如果自己对于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是不怕教出的,也是不怕评课的。因此,借这个机会,再次向少堂师表示感谢。是“语文味”将我们(咱们)紧紧地联在一起。今后,我再去评课,心中又多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教我如何不想“我”,将“我”的观点呈现出来,给教者与听者以新的启示。

2017/10/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62921.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134)】当这样的人在生命出现你会痛感什么?
下一篇:【少堂志林(1135)】外婆吃药哪!外婆吃药哪!
收藏 IP: 113.104.16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