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欧亚之间

已有 8575 次阅读 2014-11-25 18:20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古生物, 地层, 土耳其, 科考, 伊斯坦布尔


欧亚之间

   地中海新近纪地层会议有悠久的历史,第1届于1958年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召开。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发育,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研究程度很高,因此是陆相生物地层学领域最早走向世界的研究方向之一。当1979年第7届地中海新近纪会议在希腊的雅典召开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就派团参加了。近年来中国的新近纪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因此我受邀带着一名博士研究生参加20139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14届会议,将向国际同行介绍我们的成果。

97晚上9点半出发去机场,没想到夜里的航班真多,柜台前排着长队。我们的航班属于土耳其航空公司,绝大多数人都带着巨大的行李箱在托运,看来对土耳其人来说,中国是采购的好地方。提前50分钟登机,这倒少见。机舱墙上贴着电视实况和WiFi的标志,谁知一问,还没有启用。

一夜似睡非睡,主要是挤在中间的座位上很不舒服。航班很准时,早上5点到达伊斯坦布尔,外面还是沉沉的黑夜。机场不大,但早上到达的旅客不少。土耳其与中国互免因公护照的签证,所以我们很快就出来了。但地铁要6点钟才发车,我们就在机场大楼待了一会儿。

伊斯坦布尔的地铁很少,而且并不能相互连接,这大概是他们97日晚上在申办2020年奥运会中失利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开始并不清楚,以为地铁与快速公交车是一票制,换乘了几次车,最后才搞清楚,是要单独买公交的票。伊斯坦布尔分为旧城和新城,但这个“新城”里的建筑大多数都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隔金角湾与拜占庭时期的旧城相望,其实也是很古的城了。坐车到新城中心后,向土耳其人问路相当困难,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不会说英语。最后总算找到了旅店,要11点才能入住。我们就到附近的清真寺看看,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的清真寺,但依然像古代一样完全用石材建成,很漂亮。寺前广场有许多鸽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坐在长椅上休息也很惬意。 

塔克西姆广场上的凯末尔纪念碑 

下午去会场,有不短的距离,正常走路要40分钟,不知道会议组织者是怎么安排旅店的。我们一开始还找错了地方,这缘于土耳其人非常热情却混乱的指点。时间来不及了,赶忙打了一辆车,但司机完全听不懂英语,绕了一大圈,又错了地方。最后总算问到大学生,才顺利找到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的建筑学院,在一座大型的文艺复新风格的古典建筑内,时间刚好到3点,赶上了开幕式。

会议安排了三个主题报告,结果美国人讲得最差,而由于昨夜没有休息好,我听得昏昏欲睡。晚上的招待会,虽然只有酒和点心,但跟大家聊天时,睡意却跑掉了。聊到很热闹时,还是觉得该回旅店了,因为距离比较远,路上的小流氓还特别猖獗。当然,不会有什么事,巡逻的警察很多,中心广场上正有反对美国干涉叙利亚的示威游行。

第二天走路去会场,星期一跟昨天完全不同,街上满是行色匆匆的人流,显示出伊斯坦布尔是一个热闹异常的拥有1200万人口的城市。路旁有很多卖面包圈早点的,许多人就一边走一边吃,都相当简单。后来晚餐我们去尝试了典型的土耳其烙饼,看来这里普通人的生活是非常朴素的,因为他们只吃饼,连菜都没有。

上午的一个专题是人类化石,以在地中海周边地区,如格鲁吉亚、西班牙、希腊和土耳其等地发现的古人类或人科的化石为主题。报告者和听众都很踊跃,大家热情交流,频繁互动。报告认为,早期人类在欧亚大陆西部的扩展受到自然生态条件而不是人类本身运动能力的强烈影响,他们在欧洲西部的首次出现与适宜的气候环境相吻合。尽管有冰期和间冰期的波动,这个地区上新世晚期的气候据分析仍然保持温和和稳定。早更新世的特点是剧烈的气候恶化,可能影响早期人类在高加索南部地区的数量增长。但很快,当气候条件重新转好,人类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存在得到丰富石器遗存的证实。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气候改善再次为人类的居留创造了条件,而地貌和文化起到的作用较小。

建筑学院巨大的中央庭院里有古老的树木洒下荫凉,地面散放着一些石雕建筑部件,我和学生就坐在一个大理石的科林斯柱头上吃完会议提供的优惠午餐盒饭。然后我们到附近的塔克西姆广场走了一圈,这里正在维修,但仍然人头攒动。在凯末尔纪念碑前有无数游人在照相,我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910要去伊斯坦布尔旧城参观,我们很早就到建筑学院来等车,顺便在旁边的公园里坐了一会。看到带白色羽毛的寒鸦在草坪上觅食,而梧桐树上有一群群的红领绿鹦鹉在飞舞吵闹,很是壮观。当我们乘车越过金角湾大桥时,桥上站满钓鱼的人群。往对面的旧城看过去,全是清真寺高耸入云的穹顶和刺破天际的尖塔。车绕着海边走,可以看见君士坦丁时代所建的古老城墙。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首先参观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免费,但鼓励捐款。进去的装束有严格的规定:脱鞋,不能穿短裤短裙,女士必须戴头巾。如不合装束,寺里免费提供临时穿戴。建于17世纪初叶的这座清真寺从外观看已具有咄咄逼人、震撼心灵的气势,内部更是富丽堂皇,全用伊兹尼克花砖装饰。因为有蓝色基调,所以又叫蓝色清真寺。寺外还有埃及法老图特摩斯的方尖碑,是君士坦丁从埃及的卡纳克劫运来的。

图特摩斯方尖碑 

清真寺对面就是拜占庭的索菲亚教堂,在查士丁尼统治的公元536年落成,一千多年的辉煌还在延续。虽然已被安装了宣礼塔,但现在既非教堂也非清真寺,而是博物馆,在里面可以见到重新清洗后的基督教镶嵌画与《古兰经》书法作品并存。我们最后参观了大巴扎,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建于15世纪,有58条室内街道和4000多间商铺。巴扎一词来自波斯语,就是市场的意思。

索菲亚教堂 

911,今天的报告没有脊椎动物,当然也就没有古哺乳动物专题。上午选择去听古环境的报告,虽然只是地中海周边地区,但从方法和结果上都有参考价值。

城市的历史写在它的街道上,在伊斯坦布尔表现得更为典型,于是我们决定亲身去体会。从塔克西姆广场到金角湾大桥的步行街上有古色古香的有轨电车,两旁都是商店,人流涌动。到下坡的地方街道更窄,看到了加拉塔,这是热那亚殖民者在1348年修建的,现在不仅依然坚固,还是观光的制高点。在塔下坐了一会,有很多猫。实际上,伊斯坦布尔到处都可以看见成群的家猫“野”猫在活动。从金角湾可以眺望安纳托利亚的远景,博斯普鲁斯海峡里轮船如织,我们就在海边长椅上轻松地静坐听风。

从金角湾远眺加拉塔 

会议安排代表们体会在欧亚之间夜航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晚上8点登船。伊斯坦布尔辉煌的灯火,照亮了古老的建筑,摇曳闪烁在现代的高楼之间。我们几乎到达黑海再返回,两岸是绵延的市镇,可能是土耳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船上的晚餐后是强烈的音乐,大家都跳起舞来,一直到12点才靠岸,比原来预计的时间长了将近一倍。

912整个一天都有哺乳动物化石的专题,有不少很好的报告,了解到更多有关地中海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地层的新知。也跟相关的研究者讨论了感兴趣的内容,中国的材料受到很多关注。下午会议开过闭幕式后结束了,大家感到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很有些不舍。当然,我们还有三天野外,大家还有讨论聊天的机会。

9137点半出发,在等待的一刻钟里看了一下考察指南,编得很好,能知晓很多内容。这个钟点也是早高峰,路上比较堵。我们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岸走,可以看到皇宫的建筑,外观没有伊斯兰教风格。到海峡大桥相当堵,正好可以尽情地欣赏城市的风景,看到山坡上铺开了红顶白墙的建筑。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越过横跨欧亚两洲的大桥,沿高速公路前行到马尔马拉海的海湾,为避免绕路,安排坐滚装船很快渡过。有意思的是,许多海鸥跟随我们的船以便利用气流,旅客向空中抛面包屑,海鸥都能准确接住。在船上领队给大家介绍了沿岸地层的基本情况,我们将考察一系列新近纪和第四纪化石地点以及考古遗址。马尔马拉海是连接地中海和副特提斯海的重要门户,它在墨西拿盐度事件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海洋演化尤为特别。

到达南岸后很快就是第一个地点亚洛瓦的So?ucak,主要是靠近海岸的河流和三角洲相的砾岩、砂岩和泥岩,有大量晚中新世的双壳类化石,地表还有现代腹足类螺壳堆积,以前在这里曾发现过鱼类化石。前往第二个地点穆达尼亚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就在城市内的公路护坡上,展现了墨西拿期侵蚀面,非常清晰。墨西拿盐度事件发生于墨西拿晚期的596~533万年期间,地中海在这一事件中几乎完全干涸,直到赞克勒期降雨量增强才重新充满海水。来自地中海深层海底之下的沉积物样品,包括蒸发盐矿物、土壤和植物化石都显示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闭造成了地中海首次、此后又多次部分地干涸。该海峡最后的一次关闭发生560万年前,干燥的气候使地中海在一千年内蒸发殆尽,低于海平面35公里的盆地底部被暴露,并形成几处富盐化的袋状“死海”,比如里海。

双壳类模铸化石 

继续沿海岸线西行,这里的农业很发达,森林植被也保护得非常好。到达Kap?da?(古希腊的Arctonnesus)半岛的基齐库斯考古遗址,它是密西亚时期的一个古城,由来自希腊塞萨利的皮拉斯基人建立。在希腊神话中,阿尔戈号的船员们在前往黑海寻找金羊毛的途中曾访问这座城市。古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变得非常重要,而与此同时雅典和米利都衰落了,但这座城市也在公元443年到1063年间被多次地震摧毁。不过,时间不早了,我们就没有细看,而是赶往今天的最后一个观察点。

土耳其田野

?ntepe位于Biga半岛,其晚中新世剖面厚约170,主要由泥岩和富含钙质超微化石的生物碎屑灰岩组成。看完这个剖面,太阳正在达达尼尔海峡上落下,满天的晚霞闪耀着金色的余晖。然后我们回到海峡重镇查纳卡累住下了,这里的伊斯兰教氛围厚重,随处可见漂亮的清真寺。

爱琴海日落 

914清晨,没想到在查纳卡累的城市中心还能听到鸡鸣,随后传来宣礼塔上悠扬的召唤声。特洛伊就在附近,毫无疑问是达达尼尔最著名的古迹。当我们到达特洛伊才发现,它比传说中小很多,更像是一个村落,但这里持续有9个文化层叠压。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9世纪末在这里的工作甚至开启了现代考古学,他曾使用的探方发掘仍然是现代的基本技术。印象深刻的还有遗址展现的建筑风格传承,几千年不变的石头精神,所以各个时代都留下可见的痕迹。

当然,来到特洛伊就必然会想起荷马和木马,想起《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想起海伦和帕里斯。谢里曼的初衷也是按照荷马史诗的描述来探寻特洛伊,他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壕沟,正当嘲笑之声甚嚣尘上之时,他发现了一系列金质的文物,立刻让质疑的人闭上了嘴。不过,谢里曼找到的其实并不是阿伽门农攻打的特洛伊,而是还要再向前推1200年的青铜时代遗存。

特洛伊遗址的剧场

我们回到查纳卡累坐滚装船渡过海峡,前往加里波利半岛。每趟船的间隔很快,而且海上风光由于两岸相近可以看得很清楚,也就不觉得难于等待。到达北岸的Seddülbahir,很近的地方就是剖面,粘土岩中双壳类化石丰富,密集成层。剖面的山丘下是土耳其乡村的农产品摊位,水果质量很好,农民自产自销,就地售卖。

半岛上覆盖了茂盛的松树林,随处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还有许多纪念墓地和博物馆,大约8.6万名土耳其士兵和16万名协约国军战士葬身于此。奥斯曼帝国时代坚固的克里提巴伊尔古堡依然屹立,其城墙一直延伸到海边,以确保在当时控制整个海峡。

扼守达达尼尔海峡的奥斯曼古堡 

我们就在Sonok海边的饭馆午餐,当然,又是土耳其烤肉。接下来的剖面就在海岸线上,潮水冲刷着粘土岩和灰岩,里面的贝壳化石被清洗得更加醒目。到最后的地点Conkbay?r?观察山麓冲积扇沉积时,太阳就落入海峡,一片灿烂的天空与地中海浸染成一体,投射出近岸岛屿的剪影。我们今晚的旅店是乡村风格,有土耳其乐队在演奏。夜风已经很凉了,有人穿上了羊毛衫,我也加了一件厚实的衬衣。

915,昨晚大客车因为太大太高没能开进旅店,乡村的砂石路面无法通过,就只能停在外面高速路边。我们早餐后走出去上车,不过也没多远,两百米而已,行李是旅店的小客车运出去的。

今天主要观察马尔马拉海地区的第四纪海相台地,通常沿海岸线分布,富含海相化石。很快就到第一个地点?yisu,是约20万年前海侵阶地上的贝壳堆积,完全是由厚壳的牡蛎形成,罗马时代曾用来烧石灰。我问随行的研究者是否在其中发现过珍珠的化石,他说有的。海边乡村的土耳其人非常热情,我们路过他们家时,一定要我们喝一杯矿泉水解渴。第二个地点是在格利博卢镇海边的海蚀崖,由约10万年前的砾石构成,也夹有少量贝壳化石。这里的每个村镇都有古迹,海蚀悬崖上就有古代的城堡。

密集的牡蛎化石堆积 

第三个地点是考古遗址,专门请伊斯坦布尔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来做讲解,一开始还参观了一座帕夏的陵墓。这个地点的遗址是色雷斯的切索尼斯古城,像特洛伊一样,在希腊和罗马时代都有修筑。城址在山丘最高处,扼守半岛颈部,北面是爱琴海,南面是达达尼尔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构筑的碉堡还坚固如初。

沿海边行驶了一个小时后到达第四个地点Gazik?y,这里有马尔马拉海地区保存最好的海相台地之一。剖面在村庄后面的山坡上,走过去时,看到山坡上茂盛的无花果树,大家都去摘来吃了,老乡看着非常高兴,车行途中遇见的居民也常常挥手致意。北安纳托里亚断层正从这里穿过,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午餐正在海边,主食就是鱼了,有沙丁鱼和另一种更大的鱼。经验中沙丁鱼不怎么样,就试试另一种鱼,结果还是不怎么样。

面朝大海的村庄 

最后一个地点不算远,但我们不能沿海岸的公路走,而是要返回西面上高速公路,这样就有点耽误时间,花了两个小时到达马尔马拉城。这里曾经是色雷斯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留着罗马时代的遗迹。有一处很大的发掘现场,是公元5世纪的教堂,但毁于地震。那些精美的大理石构件震撼人心,更早的卫城还保留着城墙,历尽沧桑依然屹立。

马尔马拉城的考古遗址 

我们有几个人要乘晚上的航班,还有几个人明天的早班要住在机场,于是客车先送我们,分手时大家依依惜别。考察组织得非常好,内容和后勤都安排得充实而舒适,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组织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846244.html

上一篇:内华达荒漠
下一篇:高高安第斯
收藏 IP: 124.16.246.*| 热度|

14 戴德昌 黄永义 王荣林 余昕 应行仁 强涛 张强 孙永昌 杨正瓴 杨月琴 陈湘明 刘向军 赵文伟 eastHL200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