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远山呼唤(日志十二) 精选

已有 4366 次阅读 2020-10-1 22:41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庆, 红军, 中甸, 科考, 化石

远山呼唤(日志十二)

客中双节,遥念亲人情更切。

身处洪荒,未赴团圆各一方。

征程万里,猎猎旌旗风舞起。

静感秋霜,夜冷边城冻月光。

——减字木兰花-青藏科考进行时 

    到处静悄悄的,街道上没什么人,马路上没什么车,而这是我们正常的出发时间。就在昨天,我们因要长途往返维西,所以提前半个小时在8点半出发,正撞上中甸城区的早高峰,堵得水泄不通,实际上花了半个小时才出得城来。仅仅过了一夜,国庆和中秋长假的第一天好像唱了一出空城计。其实人都在,奔波的上班族、辛苦的学生们,都要利用这长假好好休息一下,不用起早贪黑了。

我们则继续青藏科考的任务,今天调查中甸县的城郊。地点就在中甸的迎宾大道旁,也没有看见蜂拥而来的旅游车辆和人群。想想也是,从最近的丽江启程到迪庆的游客要中午才能到达,而昆明以远驾车从大理、丽江一线逶迤而来,第一天是不会到迪庆的。

我们就在第四纪的红色沉积物中仔细搜寻,线索来自2004年的一篇报道。其材料包括灵长类原黄狒、啮齿类豪猪、食肉类、奇蹄类云南马、偶蹄类最后祖鹿、真枝角鹿、云南黑鹿、麂、羚羊、丽牛等,揭示了当时一种混合的森林-草原环境。动物群总体面貌与元谋人动物群和中甸尼西动物群相似,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该项研究由北京大学、迪庆州文物管理所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完成,迪庆文管所的老所长李钢参与了此项研究。李所长对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我们在迪庆段的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并把他主编的《金沙江岩画发现与研究》赠送给我们,使我们受益匪浅。

 

而今天的考察由迪庆文管所年轻的潘高原所长担任向导,带我们来到当时的发掘位置。现在这里已是一所新建不久的学校,我们就在附近的一些露头调查研究。从化石地点的演变也说明了迪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经建设成为滇西高原的一座重要城市。随后,我们到文管所观察了库房中收藏的迪庆州各个地点发现的化石,为我们下一步的考察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的国庆日,我们在潘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使全体考察队员受到了一次震撼的教育。新建的博物馆围绕在中甸镇公堂这座古建筑的周围,红军重要的“中甸会议”就在镇公堂内召开。现在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4111日仅距30米外的独克宗古城大火中幸免于难。

 

我们此次考察的云南和四川段实际上几乎与红区长征的路线重合,尤其是红二、六军团的轨迹。1936427日至53日,在石鼓一线渡过金沙江的红二、六军团各师先后翻越雅哈雪山进入中甸。松赞林寺派人进城向贺龙首长等敬献了哈达及见面礼,贺龙亲自书写兴盛番族锦匾赠给寺院。锦匾一直保存至今,现在收藏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锦匾右端竖书的中甸归化寺存”就是现在通常所称的松赞林寺。

 

53日,在贺龙、任弼时的主持下,红军在中甸镇公堂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还有关向应、李达、甘泗淇、张平化等。55日,红军离开县城,向尼西方向进军,就是前几天我们采样的叶卡村所属的尼西乡。这是通往四川方向的重要通道,也就是现在的214国道途经之地。至513日,红军离开中甸县全境,进入四川省乡城县境内。红军在中甸的行程405公里,翻越3座雪山,经历两次战斗,16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此。

 

由于在高原上,10月初的中甸已经冷下来,而当红军在此的5月份,温度在4~16℃之间。今天中甸的气温6~19℃,晚上已经看到不少人穿上羽绒服了,但当时的红军远没有什么御寒的装备,大多数人只有补了又补的单军装,他们还要翻越雪山。姬鹏飞后来对采访他的索尔兹伯里说:“牺牲的人很多,天气太冷,有些是冻死的,有些人根本喘不上气来”。缅怀那些英雄,珍惜今天的生活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252903.html

上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十一)
下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十三)
收藏 IP: 106.58.142.*| 热度|

6 黄永义 范振英 杨卫东 张士宏 张晓良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