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扬宗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一生,以1950年回国为界,呈现出前后半生鲜明的对比。其后半生的曲折艰难,很可能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不过人们往往震于他的盛名和宣传塑造的高大形象,对他挣扎在数学与政治的夹缝中的后半生心路了解不足,也不大能认清在科学的殿堂重重帷幕之后,他的数学创造生涯不得不在其盛年早早结束的悲剧事实,以及这个转变对于中科院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1950年2月,华罗庚满腔热情回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清华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思想改造运动中,华罗庚备受冲击。恰好那时候中国科学院筹备成立数学研究所,邀请他去当了所长。
华罗庚是一位入世的科学家。他一直抱有发展中国数学的雄心,这是他放弃美国的优裕条件回国发展的根本原因。有了数学所这个用武之地,他的长才得以尽展。短短的几年之间,他把数学所办成中国数学的最重要的研究中心,还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青年数学家。1953年上半年,数学所的科研人员有32人,其中17人后来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或院士。成才率之高,可谓天下独步。1956年,国家首次评选科学奖金,数学所获得了全部三个一等奖中的两项(华罗庚和吴文俊)。华罗庚的大名传遍了华夏大地。
然而好景不长。1957年夏季开始的反右运动,改变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华罗庚后半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民盟科学规划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华罗庚参与了曾昭抡教授主持起草的《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6月9日,这个“意见”在《光明日报》发表,已是反右运动箭在弦上之时,“意见”旋即被当作“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遭到严厉的批判。华罗庚不得不立即检讨。在1957年6、7月间的20多天里,仅《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他的三篇检讨书。尽管最终没有被打成右派,但华罗庚实际上被视为漏网右派,沦为政治贱民。从此,数学所那些以正确路线代表自居的人,就盯上了华罗庚不放。一遇风吹草动,就把华罗庚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反动落后的代表人物揪出来批判。华罗庚靠边站了,日子很不好过。
在大跃进之年的“拔白旗”运动中,华罗庚被当作数学所最大的白旗进行了公开批判。1958年9月,新建的中国科技大学开学,华罗庚兼任了应用数学系主任,并亲自为该系一年级新生上课。后来,华罗庚在数学所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就想辞去所长职务,离开数学所这个是非之地。最终院领导让他继续当挂名的所长,但同意他把人事关系转到了科大。
反右以后,华罗庚逐步离开了他擅长的纯粹数学领域,而转向应用数学,并最终在60年代初转向了推广“双法”(统筹法和优选法)之路。这转变的过程,王元院士的《华罗庚》一书有很详细的记述。这里只对这一转变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影响略作解说。
早在1946年华罗庚赴美,就是受政府委派肩负有考察美国原子弹的任务,后来由于美国政府不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原子弹计划化为了泡影。20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投入一半以上的科研力量参与两弹一星的相关工作,数学所的党员数学家关肇直就承接了不少重要的任务。但华罗庚政治上不可靠,没有资格参与重要任务。可想而知,此事对他刺激至深。
1946年华罗庚曾对记者说:在中国,科学与政治无法分开,但中国科学家一定要努力将科学与政治分开,否则难有成就。他期盼有朝一日政治清明后,用科学为国效力。1950年回国后,华罗庚虽然不得不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但他一向反感外行领导内行,衷心期盼有安心的治学环境。华罗庚本来是搞纯粹数学的,却一再遭到“脱离实际”的指摘。1958年后他转向了应用数学,却没有资格参与当时最重要的应用数学工作。于是他决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从此投身于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双法,足迹遍及祖国大地,达20年之久。
华罗庚的转向是极端政治形势下的别无选择。而一旦他走上这条当时政治正确的道路,华罗庚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双法推广搞得风生水起,成为那个年代科学家深入实际、走群众路线的一个榜样。他的转向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上至最高领袖的鼓励表扬,下到工人农民的衷心爱戴。尽管在“文革”中他一度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但毛主席的回信和周总理的指示最终保护他过关。他的爱国爱党、为人民服务的高大形象,掩盖了他被迫在盛年告别数学前沿的隐衷。那时候,华罗庚不过50多岁,但他作为一个数学家的创造生命却基本结束了。这是左的意识形态影响科学事业的一个典型事例。
“文革”过后,人们对华罗庚的学术转向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双法”很简单,无需大数学家做那样的初等数学工作。但人们应当体谅华罗庚的“抉择”。从另一方面看,无论如何,华罗庚无法在他擅长的基础数学领域继续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和培养人才工作,对于中国科学院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的程度和长远影响是很值得重视和探讨的。
《中国科学报》 (2015-01-09 第6版 历史)
补记:
本站关于华罗庚的几篇小文:
华罗庚从清华到中科院的“内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40-825926.html
华罗庚从先生到同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40-862158.html
学术、政治与华罗庚的后半生,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43740&do=blog&id=872479
本文发表后不久,收到《数学与人文》的转载约请,作者随即补写了“从先生到同志”等内容,对文中涉及的若干细节增加了一些注释解说,并补充了资料出处和参考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将在《数学与人文》发表的较为完整的文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