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nan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nenana

博文

我们的新文章:林业碳汇的碳权交易能否保护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

已有 5548 次阅读 2014-2-26 23:26 |个人分类:工作博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原文发表于:http://www.xtbg.cas.cn/xwzx/kydt/201402/t20140226_4040941.html

生态补偿在西方国家是重要的生态保护手段之一,近些年中国政府也在探索有效的生态补偿策略,以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然而,中国的生态补偿补偿力度小,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没有过多考虑区域特色等等,慢慢使得天然林以“低产低效林区”被有市场价值高的人工林替代,如桉树林,橡胶林等,从而大大散失了天然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等等。由于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得稀缺,而使得自然资源的经济价越来越被重视。由此引出了,自然资本市场。自然资本市场中被关注最多和发展最快的是碳交易市场,水权交易市场和生态旅游市场。

其中碳交易市场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通过排放权的交易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毁林和林区退化被认为贡献了全球约20%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通过碳交易市场把购买碳排放权的富裕区(发达国家)的财富转移(投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造林)到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被认为具有:1)扶贫;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林业碳汇,对抗全球气候变化(也叫气候融资);同时3)通过林业生态系统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等的重要手段。碳交易市场同时被认为是实现全球财富平均分配,并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类福祉”,且最有前景的自然资本市场之一。

西双版纳作为我国主要热区之一,不仅储存了大量的碳汇,而且天然林保护和恢复更会带来除碳汇之外的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市场,即自然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版纳植物园博士毕业生依庄防等人发表于《土地利用政策(Land Use Policy)》中的文章即以我国碳市场发展和成长为假设背景回答研究问题 “碳市场的价格应该达到多少才使得西双版纳胶农放弃橡胶林单一种植模式转为天然林恢复?”。由于西双版纳地处的橡胶产量具有随海拔和坡度升高而产量减少的特别,因此如果想要胶农放弃不同海拔橡胶单一种植模式,将产生不同的机会成本(指面临多个决策时,因为一个决定而放弃其他决定从而舍弃了产生最高价值的决策)。碳市场价格应该随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借此以橡胶林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应。在这个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比西双版纳计算不同海拔橡胶经济收益,和以此响应的碳市场价格。我们发现:恢复海拔和坡度比降低,生物多样性高上升的地方,需要的天然林恢复成本越高,即碳价格必须特别高,高达1000美金/吨,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4.9美金/吨,才能和橡胶经济收益匹配。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模拟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境,包括基准情境(business-as-usual-BAU:基于目前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模式(Economic oriented scenario-EOS:把适宜种植橡胶的天然林开发并完全种植上橡胶)和生态保护模式(conservation oriented scenario-COS:把目前橡胶树长不大和产量低的地区用于天然林恢复)来探讨不同的土地利用和森林保护政策,主要是天然林和橡胶林不同构成比率之下,未来西双版纳想要恢复天然林获得更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要的投入成本有什么不同。研究发现:1)现在盲目种植橡胶林而忽略森林生态保护,未来要恢复/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成本就越高;2)以橡胶种植发展为重的政策扶持,将不得不雇佣更多的外来劳动力而导致更大的土地压力,更多地社会福利支出;3)盲目期待自然资本市场,如国际和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而忽略长期的合理的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将使我们未来的森林生态保护事业成本更高。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模式变迁(第一排)与C储存(第二排)预测模型(A 基准情境;B 经济发展模式;C 生态保护模式)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8377130027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9334-771331.html


下一篇: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的不同
收藏 IP: 71.206.53.*| 热度|

4 朱晓刚 强涛 王铮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