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缶已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wndream

博文

博士生应慎读文献! 精选

已有 67106 次阅读 2015-4-16 13: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阅读, 文献, 博士生, 硕士生, 老先生

   我所见过的老先生教授们,无不强调在科研的起步阶段要读文献,而且要多读文献。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耳朵都听起老茧了。

   在此,我要反其意为之,来陈述我的观点。那就是,博士生读文献应慎之又慎,宁少勿滥!(真正意义的学术型硕士生较少,我视同为博士生)

   博士生入学,首先要选题开题。最常见的模式,是导师大概指一个方向,然后给学生至少一年的时间,自己选题。这段时间,学生主要的活动就是大量阅读文献。

   但是,叫一个未入门的科研新手去大量阅读原始文献,其实是不妥当的!常常听到有教授抱怨,自己的某某学生,都三四年了,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这与不够科学的方法不无关系。只要方法得当,博士前几年的彷徨、无助、苦闷、老虎吃天无处下手阶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叫一个本科毕业程度的学生直接去阅读自动控制理论前沿领域的论文,基本是看不懂的!相信新手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一篇论文,看一天,不懂;翻来覆去看三天,还是不懂;不信邪!再看一个星期。好像有点迷迷糊糊的感觉,可是掩卷细思,其实还是不懂!过几天连这点迷迷糊糊的印象都会忘记。

   为什么不懂?是不是看得还不够多?看多了就会有感觉吗?不是说“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吗?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我告诉你,非也,这两句古话放在读论文上,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其实是“读书千遍,其义不现”,“熟读唐诗三百首,照样也不会吟诗”。就算你花费一两年的时间看论文,到头来还是看不懂。看得再多也不懂,光靠读文献,是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学术水平的。

     那么,怎么才能学会看论文呢?奥秘在于,只有经历了完整的科研过程,自己写过论文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别人的论文!道理很简单,学游泳,坐在岸上看别人游,看一年自己也不会。必须自己下水亲自游,呛几口水才能学会。学开车,看别的司机开一年,也成不了司机。编程新手,只会自己写程序,而读不懂别人写的程序。

   只有自身已经是一个学者,跟论文的作者处于对等的地位,这个时候才能破除对别人所作论文的神秘感,才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揣摩对方的知识背景、思路和写作历程,才能发现何处对方计拙遮掩,何处对方刻意加了华丽的包装,何处已经被审稿人给虐残了...这时候或可会心一笑吧。

   为什么人的阅读能力不同?因为人在阅读理解的时候,需要用自己已掌握的先验知识去做信息的预测、填补和逻辑的连缀。你理解到的意思其实很多都是用“猜”出来的。我看本方向的某些论文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一日十篇,是因为我在快速寻找我想找的东西,在很多废话我早已了解的情况下。很多别人论文的推导过程,眼睛一扫就能明白意思。为什么?因为我事先早已深入思考过有关问题。阅读只是印证自己所想,所以不必细看。

   阅读理解本身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过程!只有读者跟作者你来我往地过招,才能真正读懂。这就是为什么新手读不懂的原因。永远只是被动接受,永远读不懂!

   如果自己没写过论文,那么永远不能真正看懂别人的论文!因为阅读其实是写作的逆向过程。写作,是先有灵感,点滴光芒,然后演绎,然后生发,然后用细节堆砌成洋洋洒洒一篇文。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阅读,是面对洋洋洒洒一篇文,力图厘清其思路,追索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灵感和玄机。这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阅读理解了,就是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其思想了。其实我自己写过的论文,过半年,推导细节也看不大懂了。但肯定能宏观把握大体思路。

   一方面,写作练习是最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读书充电和静心思考也有助于显著提高文献阅读能力。你在搞研究的过程中,要动手做实验、要深入思考、要精确计算,这些都可以促进你对问题的真正理解。而这些活动,都是游离于文献阅读之外的!

   过多的文献阅读会成为研究生学业成功的大敌!首先,大多数文献都是无用的,发表以后即成过眼烟云,被人遗忘。新手脑子空空,不具备甄别文献价值的能力。其次,过多阅读文献,时间浪费得多,收获特别少,会极大地挫伤自信心。读又读不懂,放又舍不得放下,内心极度纠结。这种状况如果成为常态,绝非好事。

   新手不可一味死读文献!正确地入门方法,应该是迅速着手做一个简单问题,尽快写出自己第一篇论文。这需要先将阅读范围集中于一点,一般而言,与具体问题直接相关的较新文献不会超过10篇。先通过泛读了解背景,定位问题。然后着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再根据需要,去有针对性地选读一些文献章节,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开始一定要做较简单的小问题,记住这只是练习,是为了培养你的科研感觉、学术自信和以后的文献阅读能力。不要指望靠这样的成果吃饭。更不要奢望一开始就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没可能!开始的小练习题目,也是由导师指定比较好,因为新手不具备选题能力,没必要枉费时间。导师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必定积累了较多价值不甚高的小问题,可能不值得花大力气去做大文章,但可以直接拿给你做小练习。随着经验的积累,你的自信心和写作能力会与日俱增。论文水平和研究深度会越来越高。当你写出两三篇较高水平的论文了之后,那时候再去读文献,才真正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学术水平的提高,唯有源于实践。这就是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

   即使对于成熟的学者来说,读论文也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一不留神就会让无用的文章内容吞掉大量的宝贵时间。自然科学的论文还好,较高水平的杂志文章,基本上都结构缜密,语言简练流畅。我今年寒假看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论文,作者往往东拉西扯,卖弄博学,读到第十页还未入正题,气得人想骂娘。所以选择读什么文献,什么章节详读,什么章节忽略,实在是一件大事!套用一句古话:夫文章者,科研成败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也。再套用一句:学者每临文献,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经慎选的文献,宁可不读。

   为了保证阅读量,窃以为可多花时间精读一些经典著作。从阅读的难度来说,经典教材<专著<论文;从阅读的意义来说,又是经典教材>专著>论文。从经典著作当中是不难体会到读书之乐的。

   前几天看到有人鼓吹硕士生要读1000篇CNS论文。我深深怀疑他说的是地球硕士,还是火星硕士。我不知道他自己读没读过1000篇论文,反正我没读过,但我相信我是一个好的博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882834.html

上一篇:昨晚才发现一个惊天真相!
下一篇:晒一晒校园外的田园风光
收藏 IP: 60.165.47.*| 热度|

148 姬扬 高建国 赵猛 赵美娣 霍艾伦 傅云义 赵锐 朱平 梅钢 吴永利 吴跃华 周洲 蔡小宁 刘俊伟 赵凤光 刘玉强 余国志 李亚平 沈乐君 王静洁 施安路 卜昔 杨军军 陈小斌 吴泓润 吕喆 姚伟 LetPub编辑 刘洋 刘毅 胡方云 徐剑 常顺利 李雪 胡健波 张强 陶健 李心诚 金拓 夏少波 张骥 许培扬 黄永义 王春艳 陈日祥 周勇 梁微红 陆泽橼 赵一飞 韦四江 陈新 钟蔚 陈万浩 金怀平 左小超 俞立平 唐寻 陈彬 胡九龙 李明坤 丁大勇 莫红 潘搏 张明 曹贺贺 陆绮 薛宇 孟佳 苏光松 李景果 王先恺 薛加民 李文浩 苗燕楠 刘军胜 徐翠 陈勖 邵海洋 刘四义 黄育和 周普查 郭宏磊 刘鹏飞 丁飞己 陈齐风 陈青春 康建 王日明 方青 张景丰 彭旭艳 谢镭 冯喆 王叶 李土荣 郝德顺 李毅伟 刘永和 张南希 刘锋 杨耀宗 郑俊 王云龙 郜鑫 王江超 杨威嘉 孔垚 张芳 丁超 何金华 白冰 张红贤 强涛 张桂杰 李慧鑫 易奎 吴玉喜 何政达 张传领 张海权 胡敏 shuxuewangzi qzw zhouguanghui wangqinling yzqts taoshl shenlu xiaogp13 AeroStanford stylejun xuqingzheng Tyu1989 oyoungman gaoshannankai Phstar niure sonijia chenhuansheng ceoqinceo dyongliang zhangling xubaiduo sxjin0818 tangzhan1986 niull cyllcz ghzhou567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